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地名志 > 正文

“十八团”圩堤的变迁(马崇云)

发布日期:2012/7/8 11:25:01  阅读:3573  【字体:
 

 

  庆丰镇史称“十八团”,四面环水,东有西冈河,南有南盐河(皮岔河),西有东塘河,北有黄沙港。听老人说傍河四周圩堤全长八十三里半,镇域落水面积120平方公里。庆丰,地处里下河腹部地区,成土母质是海相沉积物,系黄海冲积平原。镇内有“五荡三河”,地势低洼,地面高程一般在0.8~2.0米,易涝易旱。

 

  记得1964年发大水,“十八团”内一片汪洋,几万亩早中稻都黄熟了,被泡在水中。位于马家庄内的东平初中学生宿舍双人床的下一层正好平水。当时的公社书记周学彬同志乘一小铁皮船,到处察看灾情、水情,思考退水对策……水退了之后的当年冬天,公社党委发动群众做河圩,全社344个生产队,队自为战,一个队做成一个或几个小圩子防水,全社形成了四、五百个小圩子。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全社又依据河流走向,按村沿河边做成了27个真高2米的中圩堤。

 

  1976年、1977年时任公社书记的潘震同志发动全社人民分两期开通了贯穿全镇东西的庆丰河,全长11公里,河圩真高3.5米。庆丰河的开通,不但将全社原来的27个圩堤变成9个圩堤,提高了圩堤的设防标准,而且疏通了内涝下泄,还发展了水路运输,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1979~1980年冬,先后疏浚了华林港至逍遥港和廖港至朱港几条大河,使全镇初步形成了西北、长虹、东北、东南、新村、西南六大圩区。其后又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完善,闸、站逐步配套,全镇形成了三大圩区,排涝模数由0.7上升到0.75立方米/S/km2。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庆丰“联圩抗洪、隔圩排涝”的经验曾在全县全市推广。2008年,根据全县大联圩规划,全镇又由庆南、庆东、庆西三大防洪圩区并为庆南、庆北两个圩区。

 

  20111月,党中央的第8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发表了,把“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上升到了“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高度,全面奏响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号角。庆丰水利又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全镇总投入800多万元,新建、拆建苏Ⅱ排涝站7座,防洪闸5座,其中县水利重点项目投资203万元,在庆丰河东端永安村谷巷桥东建成了全县规模最大的闸站工程——苏Ⅱ6泵、6米防洪闸联建工程,建筑质量堪称一流,农民群众交口称赞。至此,全镇又将庆南、庆北两个圩区并成了一个大圩区。这正是:“十八团”圩众志诚,党恩民力发效能;水旱无忧巧筹划,固若金汤享太平。

 

转自《建湖日报》20111224日 人文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