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专业志 > 正文

建湖县建县初期的粮食工作(李铭)

发布日期:2012/8/16 9:29:33  阅读:3480  【字体:
 

 

 

一、时代的使命

建湖县在战争时期称为建阳县。19517月,因与福建省建阳县同名,奉政务院(国务院前称政务院)通知改为建湖县(本想称湖垛,因县治设在湖垛镇,但因湖垛谐音不雅,遂取离湖垛五公里的建阳镇名首字组合为建湖)。建湖县原是盐城县的一个部分。194010月我八路军南下,新四军北上,在盐城以南白驹狮子口会师后,军部设在盐城,以盐城为盐阜区政治中心。现建湖县境大部份属盐城县西北行署管辖。1941年夏天,日本侵略者向我盐阜区大举进攻,为便于坚持对敌斗争,于9月成立建阳县,东北至草堰口,西南至孟家庄以南,西北至永兴集河东,东南至北门闸河西,全县不足一百万亩土地,以水田一熟为主。东边西边都是高田,大部分稻麦两熟,全县都是肥田沃土,素称“鱼米之乡”,又称盐阜地区的乌克兰。当时新四军三师部队五万人的口粮主要靠建湖、盐城两县供应,建湖公粮都在2000万斤以上。日本侵略者东边以陈洋合德为中心,掠夺棉花,西边以建阳为重点,抢夺粮食,所以当时建阳县日伪据点林立。全县没有一个区没有据点,以湖垛为中心,南边大崔庄、江家庄、东夏庄、楼夏庄;西边蒋营、建阳,北边高作,东边古基寺、廖家庄、洪桥、小阜庄、宋家楼、石桥头、花墩头,沿通榆路全是据点,全县大大小小不下数十个之多,连番扫荡抢掠。当时我们粮食工作就是一切为了战争,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保证军粮供应。农民对缴公粮视为天经地义,一声号令,都争相缴纳,很少有拖欠。对军烈属也有减免政策。白天藏粮跑反,夜间按指定地点完粮,上下无不同心协力,全县几千万斤公粮能在短短的头十天时间内缴纳结束。

 

二、粮食机构的演变和人事更迭

建政初期,土地税(又称田赋,即农业税)和公粮分开。1943年合并为公粮一项,到1945年后又分开,财政部门负责征粮,粮食部门负责保管加工运输供应。1947年开始又大合并(财政、粮食、税务、贸易统并为财经局)1949年冬天又分开,农税负责造册造串(编者注:挨家挨户登记建立账册)征收,粮食部门负责保、运、供,贸易归商业(称粮食公司)。统购统销后,财政负责农税征收结账,粮食统归粮食部门管理经营,国营商业不再经营粮食。

 

1941年建政时,县政府成立粮食科,科长虞廷松;1942年科长为刘传运(盐阜区粮食总站站长调来的)1943年刘传运调三区任财经分局主任,粮食和财政合并,科长李铮;1945年财政科将粮食划出,成立县粮库,主任缺,副主任咸萍、李铭。县粮库下辖四个支库:一支库地点在建阳的马厂,主任李铭();二支库主任缺,副主任何剑芒,地点在上冈区吉家庄;三支库主任缺,副主任严萍,地点在沿河东夏庄;四支库主任缺,副主任周涛,19465月周涛同志调财政科,钟兆文同志接替副主任,地点先在收成区大顾庄,粮库干部日夜都轮流站岗,1946年春在大顾庄库内,会计周勉等同志放岗,坏人来库偷粮被发现,粮未偷得去,而掉下一支小粗腿手枪,坏人跳墙逃跑,此案以后一直未查清,后迁陆家桥。直至19471月县粮库撤销,全部并入财经局,咸萍同志留县财经局,协助工作,李铭调盐阜区党委行政部任巡视员,何剑芒调永丰区任财粮股长,严萍留沿河区任财粮股长。钟兆文调高作区任财粮股长。1948年秋天成立粮食局,周铭任局长,咸萍任副局长。1949年春周铭调出,咸萍任局长,1949年冬咸萍调湖南运粮,彭立玠任局长。

 

三、粮食储运方法

那时是处于战争状态,环境十分恶劣,日本侵略者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我们在道义上处于优势,因为我们是保卫国土,不当亡国奴,是正义战争,日本是侵略者,是非正义战争。但当时在军事实力上他是处于优势。我们开始没有军工厂,武器弹药严重缺乏,即使有一点质量也很低劣,主要靠赤手空拳去夺敌人的来武装自己。当时按照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敌进我退,敌住我扰,敌退我追,寻找机会,消灭敌人。敌人用汽油船下来扫荡抢粮,我们就采取把交通河道层层打坝,使他船只无法通行。交通要冲,毁路改道,农民粮食分散储藏。因此,所征公粮,选择离敌据点稍远处,分散储存在可靠的农民家里,存户打存条,以后凭存条取粮。1944年夏天,三师财委会在阜宁板湖四甲曹开粮食会议,我是去出席会议的,确定用三联单,一联存户保管,一联付粮凭证,一联上交备查。直至1945年秋天,日本战败投降,我们创建国家粮库。当时粮库条件很差,选择祠堂庙宇和地主留下的房屋,室内存一部分,外面露天存放一部分。大部分还是存放在房屋条件好些的人家,过数打存条,凭存条付粮,属纯义务性的,只有保管的责任,而无分文酬劳。群众自觉爱护公粮,情况紧张时,群众自动将公粮往安全地点转移。1946年秋天,收成区反动地主搞棍子队暴动,把交睦庄收成区政府的办公楼烧光,但民兵武装围着国家粮库来保护。小风沟刘步才、王四等人自动带枪看守马厂粮库,到1946年冬自卫战争开始后公粮仍全部分存各户。

 

运粮主要靠水运,到阜宁旱地才用民工肩挑和小土车推运。在运粮中也属义务性的,农船运粮只给饭吃,不给工资,商船按吨公里计算付给少量报酬,除够吃饭外,余额也很有限,多数是一次性任务完成,即就地遣散。

 

四、用粮标准

当时是处于战争时代,军队和地方机关全部过军事共产主义生活。部队保证吃饭穿衣,零用钱很少,一人一月只有几角。地方机关脱产干部只解决吃饭,衣服有时成年不发,有时一年两三人发一套,优先解决外来干部和本地家庭困难的同志,直到1946年以后如有得发,才人人发到。乡干部不发农服,只发口粮,四个人份子,五个干部分吃(乡长、指导员,乡财粮员、民兵中队长、农会主任),村干部什么都没有。吃粮标准,每人每天部队l.5斤大米、3斤火草,地方机关是l.2斤大米、3斤火草,月初造花名册预领,月终按实有人数报决算。

 

五、有价证券

我们刚建立政权时,没有发行钞票,直至1942年夏天,盐阜行署才发行货币。当时印刷条件很差,用桑树皮做纸印钞票,简称抗币。当时我们的金融方针是,打击伪币,日伪发行的储备银行票子,用没收的办法,排斥法币(国民党印的钞票),即采取要新的,稍旧的不用,提高抗币威信。我们粮食公粮按田亩用累进税办法征收,部队和机关学校单位凭拨条和粮票拨付(拨条用钢板油印,粮票先也用油印后用铜板硬印),不付现金,粮票和拨条等于有价证券,但不能到市场流通。干部出差到各机关凭饭券吃饭,到老百姓家吃顿饭,也给饭券(即饭票,分早、中、晚),以后凭饭券兑给现粮,不用把钱。

 

六、度量衡

那时没有磅秤,全部用木杆秤,称法先用163钱法子的秤,后用153的法子,现在通用的是克,即500克为一市斤,即用136的法子。木杆秤先用的是机心秤,用时间长了不准,以后又改用了外夹子,一直沿用到有磅秤时为止。但木杆过秤数量多时,不是每笔都称,采用戽打抽称办法,每一戽拿一根竹筹子,即每过50戽最少抽称一戽,多不限,抽多少次平均计算成一戽斤数,以后乘50戽即为一笔数。地方和部队交接粮食关系比较紧张,问题多数出在过秤上,因用木杆秤,阴天晴天,雨季和干旱天气往往有不同,过的数量大,俗说四两拨千斤,一次几十万斤粮食交接下来,常常出入较大过秤常常发生纠纷。钟庄有个瓦瓷沟这个地方,1944年冈西丁渡乡交接粮食,曾发生过民兵动枪事件,是我去处理调解的。1946年春我请示树海县长批一千斤铜元给我们,请建阳东边周家庵冶匠翻砂做了不少铜秤砣,铜砝码,有30斤的,有50斤的,秤在未用之先和砝码校对一下,以力求准确。

 

    七、财粮纪律和干部作风

盐阜地区颁布的财粮纪律相当严格,如果有人贪污挪用几百斤粮食就要坐牢,贪污5000斤粮食要杀头。l944年春专门搞了清仓查粮,每个区都有一两个乡财粮员或其他干部受处分。永丰区税务所长凌云吃商人一顿饭,1943年冬全县财粮干部集中在高作北边姜家大圩子整风,一连批斗三天。那时财粮干部廉洁奉公精神,群众有口皆碑,所到之处,是秋毫无犯,不论领导干部还是一般人员,都是自带被包,到老百姓家借宿,都是低声细语。走后把缸里水挑满,地上打扫干净,借物用后归还,损坏按价赔偿,开会没有会议费,出差没有出差费,更没有夜餐费,更谈不上什么招待费。开会,会一散,各人都连夜返回工作岗位,不论是雨天雪天,寒天暑天,从不在任何地方耽搁。有的同志路过家门而不停,真是象禹王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次在高作老舍开会,会散时正下大雪,我们冈西的几个同志,都没有雨具,更谈不上胶鞋球鞋,那时连看都没有看过这些洋东西,各人光着头,穿着单布鞋,顶着大风大雪,连夜返回冈西西南庄区政府临时所在地。各人头上雪下的象戴的白斗蓬,周身全是雪,真是个雪人,连眉毛上都是雪。我们几个青年还好,当时有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名字叫梁竟,冻得生了病,睡了好几天。那年冬天特别冷,大河都封冻起来好走人,水田更不用说,就是用石榔头都不容易打开,每人发二斤重的絮棉被胎,一般都盖上三、四个冬天,夜里冻醒了,穿单衣到外边风口溜下再进屋睡就不觉得冷了。那时动员一个人脱产出来工作很不容易,因为没有名也没有利,随时有牺牲的危险。今天一起吃饭,不知明天是否还能在一起吃早饭。1945年春节刚过,冈西区公安特派员(原粮食区员)申德辉先一天晚上和我在西南庄陶汉太家屋中间铺的稻草睡在一起,第二天到边区活动就被敌人捕去,以后在盐城城墙根被敌人杀害。所以那时出来工作的人,没有相当觉悟和勇于献身精神是不可能冒这么大的风险的。那时各人一致目标是打败日本侵略者,日本投降后,干部队伍又起了不小的分化。有人不干,有人外流,有的清洗,当然能坚持下来的也不少。

 

战时的粮食工作完全是为战争服务的,部队一声说要粮,不分日夜赶办,原粮发动农民加工,稻子交砻坊先用砻子去壳而后用大石舂冲熟。一般稻子变米为65折,小麦用磨子磨,一般是75折,不给加工费,麦皮糠壳归加工户所有。1946年涟水保卫战开始,要建湖调运大批粮食,县政府秘书刘捷三(以后当副县长),文教科科员崔硕年同志亲自带粮船往前线,交粮结账,不怕枪林弹雨,都及时完成任务。不管多大困难险阻,有时自己送粮,饿着肚皮追赶部队。古话说,烧饼枕着头把人饿死了,那时干部确有这样高的觉悟,有时送的是细粮给部队,自己吃粗粮,从来没有人叫一声苦。就是这样的革命精神,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

 

转自《老党员话建湖党史》 中共建湖县委党史办编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