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城庄初探(陈衡志 李世安)
建湖县蒋营乡有个古老的村庄——收城,该庄濒临射阳湖东岸。庄名首见于明万历年间编写的《盐城县志》。据《续修盐城县志》记载,传说“收城初名首城”,意为汉盐渎立县后,首次建城就在该处。收城是否作过城邑,是否就是汉盐渎故城所在,现就有关资料初探如下:
收城地当古射陂(射阳湖)东岸,紧傍古新阳浦,南接马长汀,水运称便。收城在明清时为盐城四乡之一建城乡的中心地带。建城乡的“建”含有首创之意,“建城”和“首城”是有着内在联系而无庸置疑的。该庄附近有地名“城河”,今新编舆图上仍标作”城河”,但并非是围河,而是作一条河流的名称罢了。辛亥革命后,前建城乡的中心地带即收城及其周围被划作古城乡,三十年代初改称收城镇。单从地望和地名的演变,还不足以说明为古代城邑所在。如果说这里曾为城邑所在,那必然或多或少地有些遗迹可寻。据当地的父老回忆,他们的先辈在该庄四周开沟洫时,曾几次发现过夯土层,其中有一段为南北走向的十多丈长的夯土,其接近地面的部分还带有“版筑”(夹板打土墙)痕迹。从所说夯土长度看,决非普通建筑的基脚,而是城堡遗址的残留。另据当地父老讲,抗战前,他们在庄北“小海”处开挖排水沟时,曾发现过头二十丈长的砖块阴沟,砖呈浅黑色,其形制与近代砖块迥异。显而易见,这是古代城邑下水道工程的遗迹,该庄地下又多古代瓷器和陶缶的碎片。凡此,可以证明收城在古代曾为人户聚居之所。六十年代初,收城一带兴修水利时,曾在庄南不远处发现古代刀矛箭簇(多已朽烂)和完整的军用陶罐等物,还发现一堆“蛏米”(碳化了的,呈黑色的谷物)。这证明收城在古代曾是建戍设防的城堡所在。此外,当地还流传一些与城堡有关的地名,但多为牵强附会之说,是不足用作佐证资料的。
收城作为历史上的城邑,始建于何代,是哪个县的县治所在呢?长期流行的说法是汉代的盐渎故城。据说盐渎与射阳分治之初,有县无治,后来盐渎建城时因东部海滨土薄不及西部临湖地区土厚而建城,予湖滨(见乾隆《盐城县志·陈继美舆地总论》)。此说又缘于清初顾祖禹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汉盐渎故城在治西北九十里”的记载。顾说不知何本,这可能因该处有城堡遗址而作出的推想。乾隆和光绪《淮安府志》也都沿用了顾说。收城正好地当盐城县西北九十里。这就是收城传为盐渎县首建的城邑之处的由来。但奇怪的是收城及其附近从未发现过汉代的文物,而东部海滨地区却不断发现文物。建国后,随着盐城东北近郊基本建设工程的日益发展,许多地下文物的陆续发现,特别是麻瓦坟秦汉宫署遗址的发现,初步证实了这一地带曾是古代盐城城邑所在。该遗址中“射阳丞”封泥的发现,基本上否定了“盐渎故城在治西北九十里”的说法。近年,盐城学人周氏梦庄并据此推测收城可能是隋末韦彻据盐城立射州置三县时的某个县的县城遗址(见周氏《续修盐城县志(补遗)》)。
收城既然不是盐渎故城所在,那么是不是周氏梦庄所推测的隋末韦彻时的射州某县城呢?而这个城堡是不是隋末新建的呢?这留下文再谈。清同治十二年(1873)冬,收城庄北边晋宗室东海王司马彦璋坟墓的发现(详见光绪:《盐城县志·邱墓》)对于收城何时建城,给人以一定的启迪。尽管旧的盐城县志未能考虑及此,我们试作探述如下。据《晋书》记载墓主司马彦璋是东海哀王司马冲的嗣子。安帝元兴元年(402)为叛晋的桓玄杀害于东晋朝廷所在地建康(今南京市)。义熙四年(408)入葬收城庄(墓砖有“东海王”和“义熙四年”字样)。死久后葬,是古代乱世常有的事。问题是墓主人的身份为东海王,为什么不葬东海王国的本土淮北,而择葬于淮南山阳郡东南的收城庄呢?原来“永嘉之乱”后,东晋王朝为了安置渡淮南下的北方流亡士族和庶民,在长江两岸设置了一些侨帅、侨郡和侨县。东海侨郡的郡治虽设在京口(今镇江市)附近,而东海侨郡属下的侨县却大部分侨寄在山阳郡内,故东晋和南朝时山阳郡又称“南东海”(郡)。“南”字意非本土,而为侨寄。司马彦璋死后择葬于山阳郡的收城,固然是这里地近东海郡本土,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收城当时是东海侨郡属下的某个侨县所在。按照当时的惯例,郡王坟墓可以安排一些民户为其看守庐墓,免其徭役,这些民户只能是籍隶本郡的民户。由此可以推知收城为东海侨郡某侨县士庶的聚居地。侨县的治所,一般也筑有城堡用以防卫兵争匪乱。但往往因财力所限,又属侨寄,所以城垣的形制一般从简。多为长度不大,墙身不高的土城。收城如果确是当时东海侨郡的某个侨县县治所在的话,也当筑有简单的土城堡,前述的夯土层带有版筑痕迹的土墙,可能就是当时土城堡的基脚。以后的宋、齐、梁、陈四朝对侨寓人口历经“土断”,户籍划属所在郡县,大量侨郡侨县也因之废置了。城堡也因不复修茸而日渐颓圮了。收城从建城设堡到废置所经历的情况大致也不外于此。
隋末,韦彻据盐城置射州设新安、安乐、射阳三县时,上距陈朝只有三四十年,上距梁朝不足一百年。收城的土城堡尚未至于完全倾圮,即使倾圮,城堡基脚尚存,可以利用而节省人力。因为当时射州三县县小地狭,民力有限,建城只能因陋就简稍加修葺,这是当时择治于此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收城曾是侨寓人口聚居之地,后来虽然历经土断,户籍期属所在地,但居住地仍然大部不变,所以侨县虽废置,但人口还较一般村庄为多。设治于何地是要考虑到人口因素的。第三个原因是当时咸君相在楚王割地称王,韦彻不得不临湖设防。所以周氏梦庄推测收城曾是韦彻射州的某县县城完全是有可能的,但城堡不一定是当时所建,很有可能是利用故城稍加修葺罢了。
关于收城曾是城邑的探讨,因资料不多,故作上述推测,是否有当,还待高明指正。
- 上一篇文章: 建湖县典型地名述源(陈衡志)
- 下一篇文章: 《烈士证书》为烈士正名(洪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