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与“卷”的由来
我们平时阅读的古今图书中有许多书分上册、下册或上卷、下卷。那么什么叫“册”?什么叫“卷”呢?这与我国古代的书籍制度有关系。
远在战国前后,当时的书写主要材料是削制成的竹片或木片。竹成“简”木片成“札”或“牍”,通称为“简”。如把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就叫做“册”了。后来,书写材料逐渐被纸张所代替,但是,写出的文章装订成书仍沿用了“册”这个称呼。所以称书的计量单位为“册”,如三册书、五册书。
书的计量单位称之为“卷”,这也是古代的说法。古代的文章,多裱成长卷 ,有轴可以舒展,故称这种书为“卷轴”。宋人胡应麟说:“凡书,唐以前皆为卷轴,盖今所谓一卷即古之一轴”(见《少室山房笔丛笔》卷一)。另外,古时将每五卷书或十卷书放在一起,用一块布或帛盖上,称之为“帙“。成语“卷帙浩繁”的含义就是指书的数量很多。
转自《牛城晚报》2010年1月5日
- 上一篇文章: “马大哈”是否真有其人
- 下一篇文章: 古代也有“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