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沙龙 > 文史语吧 > 正文

《塘河锦路——镇村文化史料专辑》之近湖街道

发布日期:2017/5/23 7:56:12  阅读:26281  【字体:
 

近湖街道

  闲话湖垛

  小巷悠悠话汤碾

  铁军医院驻扎地赵家庄

  女儿河边东冯庄

  风水福地中堡庄

  塘河环绕的西吴庄

 

 

 

     

◇ 彭淑玲

 

 

1

  县行政中心所在地也叫城关镇,城关镇原名湖垛。也就是说,湖垛是城关镇的乳名,而不是整个县的县名。对今天的建湖人来说,湖垛是一个久远又陌生的名字。垛字源于它的地形,东西塘河边淤成的一个个土垛。也有人说,湖垛的前身不叫湖垛,而叫胡垛,因垛上居住的多为胡姓人家。明末进士孙榘的《被缨集》里记作胡垛庄。从胡到湖,又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因为傍水,二说是源于文人恶俗爱雅,湖字自然比胡字雅了许多。如今已无从考证,只能作为趣谈。

  湖垛庄三个字最早见于明万历《盐城县志》。明代的湖垛庄贫穷、荒凉,经常发生洪水、干旱类的天灾,清光绪志记载:崇祯五年(1632)七月,有官兵船运米十万余担,停泊湖垛庄,民众迫于饥荒,结船百余艘,抢夺米船而走。

  古代社会,河流是生存的命脉。万历二十年(1592),兴化县令欧阳东凤督浚西塘河沙沟至神台段时,在今天的神台河(原名建港沟)附近设坛或庵祭拜水神,留下了一个叫神台的地名,也打通了湖垛一直以来闭塞的经络。盐城往淮安的官道,古基寺到官渡的行船,都要经过神台。河面上,往来盐城淮安的运粮船,往来天赐(今滨海境内)庙湾(今阜宁境内)的运盐船,靠的都是最原始的人力,需要有个歇脚的地方,神台是个理想的选择,湖垛庄也跟着神台慢慢热闹起来。

2

  《永丰圩兴筑记》一文记载,嘉庆年间,湖垛庄已经是一个户逾六百、人近四千的小集镇了。嘉庆年间的湖垛举人王天然总结了湖垛的兴盛史,说是“发端于水,而兴于米”。这短短八个字,说的是康熙年间治水后筑圩种稻,后因米市而兴的湖垛历史。乾隆年间,湖垛因此由庄改镇,成为古盐城八大镇之一。

  明清时期,淮安府下属六县中唯有盐城产米。盐城的米多半生长在东西塘河两岸。官府收购,民间经营,湖垛的米市相当有名。清光绪年间,湖垛、上冈两镇的米行有40多家,每年纳银两三百两,领证经营。那时的米行叫陆陈行。《辞源》中说,粮食中的米、大小麦、大小豆、芝麻都可久藏,故称六陈。而六陈多写作陆陈。米行以徽州人李氏兄弟开设的鼎记米号最为有名。湖垛南的唐桥集市慢慢冷落下来,被湖垛取代。

  米要运输,船行也兴盛了起来。除了米市,湖垛与秦南仓的船市为盐城两大有名的船市。有米业,就有砻坊,还有直接叫砻坊的地名。有米市,自然有米厂。到了民国七八年,规模大的有廖鉴湖的公昌油米厂、孙宗洛的泰丰米厂、王桂章的万泰米厂、洋桥河东永利机器碾米厂,竞争激烈。米业的兴盛,带动了糟坊、铁木业、茶食业、酱醋业,带动了三百六十行的兴起。最盛时,每年输出泡子酒三千多担。湖垛的铁木业也相当有名,规模最大时有80多家,徐姓铁匠的鸡心钩称亦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木业手艺人加工的风箱,齿口紧、不漏风,不止湖垛,外乡人也知道。

3

  鸦片战争以前,湖垛像一个安守本分得有点木讷的农民,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的天与地。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南京、镇江、扬州时,一些商人富户为了避乱来到湖垛,带来了商业的文明与繁华,也改变了湖垛人的思维与生活方式。

  湖垛街上,丹徒籍的客商有二三十家,兴化籍的也不少,最远的有安徽、湖北、江西的商人,最多的是镇江人,老街银行后面是镇江人的商会京江公所,镇江古称京口。来自不同地方的商人,带来不同的生意。丹徒客商做的多半是百货、刨烟、酱腐、制蚀、布匹。安徽、江西的客商带来了国药、桐油、天然漆、瓷器、笔墨、纸张,还带来了制香的工艺,天聚堂国药店的姚宏昌就是江西南昌人。同治末年的福泰当典,光绪初年的万隆酱园、侯协顺鸭行、源隆油坊,均是兴化籍商人开的。兴化彭姓商人在沈舍开的恒和蛋栈,为兴化蛋厂收购禽蛋,后来有打蛋、烘干、包装车间,雇工百余名,已经有现代工业的模样。很多的湖垛人纷纷仿效,形成收购贩运的跑单帮风气。一些湖垛人开始学着做生意,慢慢有了自己的商号。比如,与吉隆昌齐名的黄义兴布匹嫁妆店、徐万兴杂货店和廖公昌木行,都是湖垛人开的。

  胡应庚的《续修盐城县志》记载,鲍瑞庵的吉恒丰,与盐城城厢的和丰、沙沟的源记合并为盐城杂货业的三巨擘。吉恒丰最鼎盛时有白银10多万两,货栈27间,在湖垛的商界是老大级的人物了。民国初年,扬州八大总商之一的许德和在洋桥河东开设德和官盐分栈。汪裕泰家的货栈很大,有汪家大厅之称。李姓的顺泰怡、刘姓的刘同盛、姚同兴的香店、孙家的季美酱园、许家的恒丰裕、吴家的吉隆昌、刘家的鼎大,董家的福大昌、做毛笔的张裕元等,都是比较有名气的。张裕元的店现在跃进路上,张家后人仍在经营着。经营“五洋”商品的韩泰和商号,乡间有几百亩土地,镇上有房屋97间。在当时的湖垛,东洋的花布、老刀香烟、法国颜料、拜尔药品都可以买到。

  交易多了,金融业也成为一种需要。后来的百货公司批发部就是正和钱庄旧址。旧时盐城有当典八家,湖垛占了两家,南有义兴当典,北有福泰当典。还有一些小押典,如共和、德兴,利息过高,一般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的。民国二十三年(1934),江苏农民银行第13区分行来湖垛开设谷物抵押业务,这是建湖第一家官办金融机构。

  除了一些老字号,手工业的小作坊也特别多,前店后坊、前店后场的形式,编藤竹,织巾、纺麻等等,琳琅繁杂。商业的兴盛也带动了商会的成立。清末民初,湖垛有了商会,最早隶属上冈商务分会,后来隶属盐城商会,最后单独成立湖垛商会。有南货、苏货、京货、烟业、酱腐、蛋业、粮油业、鲜货、茶食、旅馆、染衣等十二个公会,工匠、箩行、香烛、屠宰四个公会。公会也就是现在的行业商会的意思。

4

  商业的丰富,带动了饮食业的繁华,浴室业的兴盛。一些富有的湖垛人,开始了听戏吃餐馆泡澡堂的悠闲生活。民国初年,洋桥巷西广场上有砖瓦结构的戏楼,唱徽剧和老淮戏。有名气的菜馆有长胜园、复圣园、双胜、福胜居、王小园、亦乐园等十多家。浴室除了前李府财主在文化巷开设的白玉池,人称老北堂子,还有小兰亭、鲁泉浴室、于家巷的永安浴室。如今,白玉池这个浴室名仍被使用着。

  湖垛最早的交通是水路,靠的是帮船(建湖方言),帮船很小很简陋,靠着人力摇橹、风力扯帆航行。当日往返的有盐城班、沙沟班、东益班、上冈班,这样的交通模式沿袭百年之久。民国七年(1918),上海杜月笙、南通张孝若经营的大达轮船公司,开辟盐益班,途经湖垛,湖垛人开始了坐轮船的历史。民国十五年(1926),湖垛人刘步高兄弟合营开往沙庄的小火轮,与往来益林、邵伯的益邵班接线。湖垛向东有盐益班,向西有益邵班。民国十七年(1928),江北大亨顾竹轩(高作人)的大生轮船公司在魁星楼处开辟了湖泰班。湖泰班经唐桥、楼夏、黄土沟、沙沟、兴化、老阁等地。有一度时间,江泰、大达、大源轮船公司相继开设湖泰班,恶意砸价,竞争激烈。他们之间的竞争还留下一个顺口溜:要得快,跟江泰(设备新、马力大);要得发,跟大达(赠礼品);怕花钱,跟大源;省得奔,跟大生(票价低,速度慢)。湖泰班的开航,带动了旅馆业的发展,最多时湖垛有客栈二十多家。朝阳巷口有大同客栈。

  湖垛的邮递业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盐城县志》记载,丹徒人黄立三在湖垛赵姓商号南源兴烟庄内设分铺,作为邮件代收代转点,有快件和挂号业务。南源兴与吴姓的宝成号和阳春号合称为烟业三鼎足。黄立三是丹徒籍人,在上冈长大,做过盐城县商会会长,地方上颇有名望。因当时还没有门牌号码这样科学细致的城市规范,往来邮件随水路的湖盐快班运送,多由商号代收代转。民国初年,邮铺收归国有,官方在湖垛设二等邮局,地址在后来的老街新华书店南侧,大约在今天的登达酒店后面。建阳、高作、洪桥、楼夏、钟庄、北左、古基寺、大崔庄、蒋营、顾家庄等设代办所,往来邮件随轮船或帮船夹带运送,再由邮差按三六九的班期,分送到各地。那时的邮差不叫邮差,叫脚班。我在一份早年黄埔军校同学录的资料里看到学生留的地址,如江苏泰州湖垛南源兴烟庄转吴家庄、江苏盐城湖垛南源兴烟庄转古陈村。盐城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属泰州管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湖垛有了电话,交换分所设在北大庵内,高作、建阳、大云山(三官殿)、西吴庄、八字桥、二桥、蒋营等地都可以与外界用电话联系,还有电报业务,由脚夫专送。

5

  湖垛是一个水做的小镇。东有西塘河,南有盂兰河,北有建港沟,西有夹沟河,也叫护城河,夹沟河有两条向东的叉河,通向西塘河。南北流向的夹沟河在现县武装部东约30公尺处,蜿蜒至原县政府大院,接通原朝阳小学旁的南北河道。上世纪70年代初因疏浚西塘河被填,原政府大院内的池塘可算是一点遗迹。

  有河自然有桥,河让桥成为一种风景。盂兰河上有顾家大桥,原名固嘉大桥,原是秀才陈根桐出资重修的。固嘉二字,是对桥的祝愿,意为坚固美好之意。建港沟与西塘河汇合处的神台桥,全木质结构,乾隆十一年(1746)神台仁元庵住持僧素风用化缘的银两修建,原名利济桥,同治年间,北当典捐资重建,更名为神台桥。老街由南往北,南是连接夹沟路与老街中路的小虹桥,中有于家大巷西的万福桥,人民剧场东北角有木质的镇安桥,副食品公司南有永安桥。四桥皆为贡生管士锷、秀才陈佐廷修建。在过去,修桥铺路都是行善积德的事情,这些桥都有田产租息收入供桥维修之用。

  连接西塘河两岸的洋桥,宣统元年动工,次年建成,耗资龙洋九千六百余元,为民间资本,地方绅士严子和与商界首领鲍瑞庵两人共同监理。桥中间一截为活动桥板,设有洋松木做的绞关,机械启动,在当时视为洋物,乡人多叫洋桥。桥板一头高高绞起,来往大小帆船只要落帆,不用倒桅,就能穿桥而过。每当大船过桥时,人工开启绞关,声势浩大,会有很多人驻足两岸看热闹。有洋桥,也有了老街银行前的洋桥巷。没有洋桥之前,一直靠于家巷、神台等三处渡口往来塘河两岸。

  老街的路有三条,正式名称叫沈舍街、老街中路、夹沟街。老街中路是临河的南北长街。县城最早的饭店人民饭店、最早的商场人民商场、最早的剧场人民剧场都在这条老街上,分别是老街中路418号和180号。第一家新华书店也在这条街上。那些老字号店铺基本都在这条街上。夹沟街东西走向,东至洋桥头,西达小虹桥,没有什么像样的店面,管氏宗祠在这条街上。1941年时,盐城西北军政办事处借用过管氏宗祠。万福桥向东到主街经过于家大巷,于家大巷大概位置在现在的县人武部向东。于家大巷与主街交汇处有县城最早的照相馆,叫风华照相馆,旁边就是人民饭店。

  老街北起观音庵(今江淮戏馆),南至魁星楼的南北长街,还有夹沟街的路面,皆是上好的花冈岩条石青石板,长三尺,宽一尺,厚半尺多。道光年间,湖垛商民自筹钱财,委托在江宁府做学官的王天然从江南购回。石板下面是砖砌的下水道,设计科学,做工讲究,雨再大再急,也是雨过路干,不会有任何积水。

  老街原是没有自来水的,水井也不多。有自来水塔是后来的事情了,最早的自来水塔在南边的魁星楼处。西塘河边上有许多码头,沿河人家直接从河里取水,淘米洗菜、洗衣服都在码头上。缺乏劳力的有钱人家,不必自己去挑水,可花钱请专门的挑水人。两桶水担上肩的挑水人,走路时会发出嗨哟嗨哟的声音,是艰辛岁月的踏实之音。

6

  光绪末年,废科学、办新学成为一种时代风潮,最早的初等小学堂在北大庵内。民国初年,权绅徐熙亭和副榜举人杨同举在三教庵内创办第一所两等小学堂,相当于今天的完小,后改为盐城县立湖垛小学。1937年秋,国民党24集团军197团团长程海波捐资在伴孤庵创办振湖中学。抗战胜利后,湖垛小学在仁善堂内重新创办。

  庵堂与寺庙是旧时代的精神殿堂,古老的中国社会因此变得温厚而完整。在咸丰年间,不大的湖垛有五庵、六祠、二堂的说法。魁星楼处有三教庵,供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旧志记载,这种儒道释合一的庙宇,苏北淮南只有两处,一处扬州,一处湖垛。姜神祠旧基上有雍正朝建的仁元庵。人民剧场的前身是乾隆朝建的观音庵,又名北大庵。原食品厂内有太平庵,又名南庵。老县中西边,良种场的前身是伴孤庵。伴孤庵风景秀美,有小桥、流水、茅亭、土山。六祠为管姓、徐姓、黄姓、朱姓、李姓、成姓的祠堂。二堂为两处念佛堂,又称节孝祠,一处在中堂巷内,另一处在太平庵东侧,今天太平路上的罗汉院处。宣统二年(1910),盐城的美籍传教士白秀生来湖垛传过教,在南大街设福音堂,即后来基督教三自会的旧址。

  旧中国盛行帮会,湖垛也有帮会组织,做坏事,也做些好事。光绪年间,身份为酱园老板的青帮“通”字辈老大周相甫,联合其他的富户,盖起了16间的慈善机构积缘堂,地址为太安巷30号。用每年3次观音会善男信女的香火钱,赈灾济难、施粥送衣,还为清寒子弟提供义塾。民国初年,迷信团体同善社发动信徒在文化巷内建起仁善堂,做着与积缘堂近似的好事情。建阳红十字会曾在这里设过办事处。建国后,宣传部、广播站、建湖报社在仁善堂办过公。1945年县委机关在积缘堂办过公,后又搬至中堂巷陈氏宗祠内。老街上的房子并不太好,但也有几进几出雕梁画栋的深宅大院,中堂巷北就有三家。

7

  湖垛起自明末清初,数百年里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但同样是不平静的。《盐城县志》记载,乾隆二年(1737),湖垛大火。光绪元年(1875)冬,湖垛镇大火,延烧半条街。原始的木制水龙水枪无济无事。被大火烧得心疼的湖垛商户,以民间捐资的方式,在老街的南中北三处各设一个洋龙局,从镇江怡和洋行买回英制灭火洋龙,每年二月初二和九月初九举行试龙演习。洋龙局就是消防室。

  清末民初,匪乱兵扰,劫案频频发生。神台处有哨所神台汛,有汛兵五名,只吃饭不管事,无力保护商民的安全。兵荒马乱的年代,平安特别重要。商民为了自卫,设保甲局,可是青帮和地痞无赖混进局子,防卫仍限于刀茅叉戟火枪等旧式武器,根本无力自卫。一些富绅又想出办法,从清江提督衙门调来新军十三协(清末新军制三营为一标,两标为一协,协相当于后来的旅)属下十多名士兵,却是引狼入室,最终导致宣统三年(1911)秋的哗变抢掠,各大商户洗劫一空,损失惨重。民国元年(1912),成立清乡分所,从上海洋行购买后膛快枪10多支,成立武装保商团,人员经费均由商民供给。老街上还有一种民间身份的管理者,叫老街长老,由德高望重的人担任。

  民国十六年(1927),军阀孙传芳五省联军的一些散兵游勇从湖垛过境,断断续续长达半月,每过境一批,都索要军需粮秣,强征人夫(被征发服劳役的人称为人夫)船只,商会疲于奔命,力不从心。民国十九年(1930),地方军阀马玉仁被冯玉祥收编为27军军长,同年夏,该军师长王兆五领着收编的五百余土匪要挟商会,提供给养,南北当典及厚记、吉隆昌等商号,均因无力提供而关门歇业。

  民国二十七年(1938824上午8时左右,日寇飞机开始轰炸湖垛,目标是人群比较集中的神台庄蛋厂。92上午,又第二次轰炸,作为战时医院住着伤病员的北当典遭到了毁灭性的轰炸。魁星楼、成氏宗祠等许多建筑被毁,残垣废墟,触目皆是。日寇砌造寨墙炮楼,在湖垛街上横行设卡,残害百姓,日商在临河街市开设洋行,湖泰班停航。汪伪政府也在此成立伪政权、伪商会,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湖垛城进入了暗无天日的日伪时代。多半的商业关闭或苟延残喘,客籍商人纷纷南逃,商业清冷而萧条,物价飞涨、米珠薪桂,民众艰难度日,一片混乱。

  民国二十九年秋(1940),湖垛镇迎来第一次解放。八路军五纵队一支队王良太团驻防湖垛,团部设在北当典。湖垛商会与民众在李寄农的带领下,欢迎解放军的到来。王良太是新中国开国少将,后来担任沈阳军区工程兵司令员,轰动全国的雷锋精神就是他发现并宣传的。同年112日下午,刘少奇带着代号为“乌江大队”的部队行经湖垛,在北当典留宿一夜,与老街上的百姓聊天,对驻防官兵宣讲抗战形势。

  民国三十年(19417月,华中鲁艺部分科系迁至北大庵,开展宁死不做亡国权的抗日宣传。71,华中鲁艺在仁善堂举行晚会,招待美国记者希浦夫妇和大音乐家贺绿汀,在贺绿汀先生的回忆录中也提到了这件事,他还在这里工作过。不久,日寇对苏北根据地进行扫荡,湖垛镇沦陷敌手,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4月,日寇撤出湖垛。716,建阳县政府迁驻湖垛,湖垛镇迎来第二次解放。

  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政府改行政区乡制时,湖垛划归盐城十二区,分湖南湖北两个镇。1966年文革开始,有人认为湖垛与糊涂发音近似,不太好听,把一个叫了许多年、带着岁月温情的乳名给抛弃了。有趣的是,林则徐当年巡查皮岔河时,原准备从湖垛走的,日记中确实写作糊涂:本由涧阳(疑今建阳)糊涂入东塘河,因东北风大……由武港口入。

 

 

      链接:湖垛镇沿西塘河两岸兴起,东岸早于西岸。镇名最早见于明万历《盐城县志》。建国后,仍沿用湖垛镇的镇名。1957年实行大乡制,湖垛郊区划设近湖乡。1958年实行公社制,湖垛镇改为东风大队,隶属东风公社(近湖乡改称)1959年从公社划出,复名湖垛镇。1966年“文革”开始,为避“湖垛”的谐音“糊涂”之嫌,随县名改称建湖镇。20016月建湖镇和近湖镇合并,统称近湖镇。2014年,撤销近湖镇,设立近湖、钟庄、塘河3个街道办事处。原湖垛镇的主要部分属于近湖街道。

 

 

小巷悠悠话汤碾

◇ 周兴明   张万康

 

 

  汤碾人洪伟先生曾经在《长河入梦》里写过自己的家乡:老家塘河西岸是汤碾,老街道,青石板,黛瓦凌檐,小巷幽幽,青苔深深。有轮船码头,常有人坐在那里等轮船进城,也有砖头小路,由此可以一路到建湖县城。儿时汤碾有渡船。若在对岸,唤上一声,船夫老者,橹篙吱呀,缓缓而来……

  明洪武赶散年间,苏南的部分汤姓先人从苏州阊门迁徙到县境的西塘河西岸,在西邻建阳、北接高作的交界处定居。相传这里昔日多产稻米,因交通便利,南销通泰、北及淮涟,碾砻业较为发达,故取名汤碾庄。

  汤碾原是一个大村庄,有100多亩地,分为前汤碾、后汤碾,地势较高。西塘河中段又名张岐塘,早年是大运河与串场河之间的运盐水道。据《建湖县志》记载,西塘河,其上流南起兴化沙沟,至黄土沟、须沟口、楼夏庄、唐桥、湖垛、汤家碾、高作河口等处,至朦胧汇入射阳河入海。台胞左武章先生的文字里有这样的记载,洪武赶散时,建湖境内的陆地主要是两块,一块是东线上冈条状陆地,另一块就是今西塘河西边,南起沙村荡及楼夏庄,经湖垛、汤家碾、建阳至高作。汤碾庄东对钟庄、西邻建阳、南连湖垛、北接高作,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特殊的地理优势造就了这座古老的农村集市。

  后汤碾南有一条市井气息浓郁的巷道,巷道呈“7字型,没有具体的名字,当地人称“汤家小街”。在这条不长的老街上,房与房相对而望,小块青砖铺就的路面仿佛一条凹凸不平的时间隧道,走在上面似乎依稀可以听到当年商贩们热闹的叫卖声、吆喝声。

  在小巷老街通向马路的一端完好地保留着两口古井,据庄上老人汤乃玉说过去没有自来水,水井只有少数的大户人家才有。而大户人家可以在院内打上一口井,所以在那个年代井是富有的象征。小巷老街的另一端一直通到轮船码头,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来自各地的货物就是通过这条老街流向千家万户的。据当地的老人们回忆,从民国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街集市贸易十分活跃,商贾云集、商铺林立。老街上有磨坊、碾米厂、豆腐店、杂货店、浆洗店、银匠店、肉店等,光豆腐店就有三四家,米店更多。老街上还有老澡堂,清末民初就有了,只对男人开放,每到冬天,四里八乡的乡亲、赶集留宿的小贩、远近贸易的商贾都喜欢来这里洗澡。

  曾经的汤碾老庄有轮船码头,一级一级台阶簇拥下的老码头繁忙而杂乱。建湖北部乡镇的人们,当年就是从轮船码头坐船,去往自己要去的地方。东边农田的大米,西南沿荡的水鲜,北边的大豆高粱,也在此集散,可以说西塘河边上的汤碾老街,是当地几代建湖人的集体乡愁。随着时代的变迁,陆路交通的发展,轮船客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汤碾庄的农村集市也随之衰败。如今的汤碾庄已变得冷清,昔日林立的商铺已不复存在,在这里经商的外地人都已离去,而本庄的居民也大都举家搬迁到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更好的居民点居住。现在,前汤碾、后汤碾总共还居住着20多户,70多人。

 

 

铁军医院驻扎地赵家庄

◇ 赵文权   张万康

 

 

  明洪武赶散年间,居住在苏州阊门的赵姓四兄弟遇文、遇候、遇连、遇时携表弟阮遇通举家迁徙到东塘河东侧择地定居,并以塘东河为界,阮家居于河北,赵家居于河南,“赵家庄”由此得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土改初期,赵家庄定名为芦沟区洪章乡赵村,撤小乡时赵村划归新兴乡,成立东风人民公社后改名为唐东村,一直沿袭至今。

  在赵家庄的东南角,仍保存着一处青砖老瓦房,虽经过多次修缮,融入现代元素的春联和铁门,但丝毫掩盖不了岁月的痕迹。从老人口中得知,这座老宅院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赵家庄仅存的一座“老古董”。赵氏宗祠毗邻而建,可惜宗祠在抗日战争中被毁坏大部分,文革期间全部被毁。解放战争期间,赵家宗祠曾是新四军后方医院的驻地。19468月,华野后方医院苏北某分院转移到赵家庄,用数十条木船送来大量医用器械和药品,医务人员30多人,随院转移的伤员有200多人,主要是在黄桥、南草堰战斗中负伤的新四军官兵。院部就在赵氏宗祠,外科手术室就设在今天尚存的老屋内,伤员大部分安置在百姓家里。赵家庄的妇女每天为分院伤员洗衣服、被褥、绷带敷料等,帮助护理重伤员,医务人员也为当地百姓免费治病。军民鱼水情,一时传颂为佳话。在赵家庄东南边曾有三座小墓,或者说是土坟堆,就是赵家庄农民赵林生帮忙埋葬的三位烈士:谢金余、谢金标、张世昌。三十几年前,三位烈士的遗骸迁葬到县烈士陵园。

  赵家庄先人崇尚耕读传家,赵姓后世能人辈出。晚清时,曾一科考中十三名秀才,成为轰动远近的美谈。民国时期,乡里文人赵锡纯留有“虽无熊掌味,但有菜根香”、“人情阅尽秋云后,时事看来蜀道平”等诗句。随着时代的发展,赵姓后辈不断发展壮大,他们走出赵家庄,足迹遍布华夏乃至世界各地。1996年定居台北的赵文锈汇款给故乡建了一幢豪华的老年活动中心——玉雪老年中心。年轻的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赵文艺一直在非洲支援当地铁路建设,现任中铁大桥局摩洛哥公司总经理,为中非友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现在,庄上只有20几户,基本上都是留守老人,但生活都比较富裕。人口最多的时候有100多户,现在大多已搬迁至居民点居住,还有很大一部分在外地生活工作。

 

 

 

 

 

 

女儿河边东冯庄

◇ 杨林林   张万康

 

  东冯庄,又称东冯沟,位于近湖街道东冯村境内。据庄上老人讲,传说东冯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东冯沟东至七里沟,西至沙浆湾,南接中堡庄,北连后鱼塘,方圆近3000亩。东冯沟一带,是有名的老鼠孔、荷花塘,地势十分低洼。老鼠孔,十年多备九年种;荷花塘,一场大雨变汪洋。这首民谣至今仍广为流传。

  东冯庄以祁姓为主。据庄上祁德彬、祁德正两位老人讲,东冯祁氏祖先世居山西太原郡,后因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因素多次迁徙,在东晋、南朝时,由太原郡迁至江西彭泽县。北宋末年,随高宗皇帝迁渡苏州阊门定居。明洪武年间,祁氏先祖背井离乡,来到东冯沟插草为标,繁衍生息。东冯祁氏历朝以来贤才辈出,据《祁氏宗谱》记载,文武出仕者有几十人,七品以上官阶数十人。民国时期,各类大学毕业生有30多人,从事革命工作的有40多人。

  1953年修公路时,在庄子南侧挖出了大量的古井砖、土灶、灰堆塘。横穿东冯沟有一条宽逾10的河流,东起古基寺,西入西塘河,名曰“女儿河”。相传千年之前的唐代,东冯沟有一大户人家叫郭玉仙,拥耕地千顷,流传有“干了黄河塌了天,穷不了郭玉仙”之说。郭玉仙的女儿嫁给古基寺附近的一个叫“潘二驴”的大户人家,据说女儿河就是郭玉仙为了方便女儿出嫁、回门、省亲所开。除了女儿河,现在的东冯庄境内还有几处和郭玉仙相关的地方,位于庄东侧的“牛绳沟”,是当年郭家放牛时,牛绳拖拉踩踏,积年累月形成的。“牛绳沟”南侧有荷花塘,是郭家的荷花池。荷花塘东有个鸭汪塘,是郭家养鸭子的。荷花塘向南还有高草沟,是专门用来长喂牛羊用的青草的地方。传说过去郭家“敲锣吃饭,骑马关门”,充分说明了当年郭的富有。

  东冯沟流传着“打水平”的民俗。相传元末明初有一年大水围门,庄稼被淹,民怨冲天,两位近百岁老人冒着大雨,对着大水跪地而拜,磕头不止。过一会,忽见眼前一亮,一尊金身木雕佛像逆水而上,漂流而至,二老喜出望外,回家虔诚供奉,不久大水退去。一夜间,二老异床同梦,佛像站在面前说:“我是上天派来的王灵官菩萨,专管六神,难得你们心善,我会保护你们的。”随后又将“打水平”的做法一一告知。从此东冯沟一带一传十,十传百传开了,流传至今。

  说到东冯沟,不得不提庄东河西岸中部的清洁庵。清洁庵原名清洁佛堂,茗山法师为其书写了山门字匾。庵如其名,清雅洁净。有碑文记载清洁庵始建于1924年,是祁公柏龄的遗孀苏、伍二位夫人所建,用于接纳遗妇、贞女念经修佛。庵有前殿、正殿和东西厢房,红色的庭柱上有这样的对联: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津人,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苏、伍二位妇人,乐善好施、行善积德。民国年间,乡里陈其事迹于盐城公署,公署赠以“一门节义”和“巾帼完人”,两块木匾仍悬挂庵堂内,供后人瞻仰。

  庄上的百姓于2000年前后拆迁搬离到安置房居住。

 

 

 

风水福地中堡庄

◇ 杨林林   张万康

 

 

  中堡庄,因墩子四周环水,墩高而中间凸起,有如堡垒而取名中堡庄。这里的堡在普通话中只有第三声的读法,而建湖方言则读为去声。洪武初年,沈氏先祖沈螽率家众从苏州阊门迁至淮北盐邑地区,始居盐城集仙堂街,后插草为标,开垦荒地,定居于近湖街道中堡庄。庄子距今有近650年历史,以沈姓为主,沈氏在中堡已繁衍二十余世。

  中堡庄,原属近湖镇中堡村。2001年区划调整,中堡村与东冯村合并为东冯村,现中堡庄位于近湖街道东冯村东南,是由三个自然小组融合而成的一个大村庄,面积有近200亩。村庄四周绿水环绕,环境宜人。民国二十年(1931)的大水,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如刀刻一般,终生难忘。这一年8月中旬,老天好像被捅了个特大的窟窿,倾盆大雨几天几夜不曾停歇,再加上南来的洪水汹涌,整个苏北地区浸泡在滔天浊水里,而中堡庄凭借其较高的地势幸免于难,逃过了一劫。一时被当地百姓誉为“风水福地”。

  中堡庄拥有浓厚的人文底蕴。在中堡庄的西头,保存着一块显眼的梯形石头,据庄上老人说这是明朝知府沈政的上马石。沈政,中堡庄人,珣公,字世珍,号璞斋,明正统二年(1437)任山东莱州府昌邑县知县,授文林郎,谥授奉直大夫;配薛氏,恩封为宜人。70岁时致仕归里,享年88岁。明末志士乡人宋曹所撰《世珍公讳珣传》中述:“世珍公幼聪颖,八岁善属文,下笔千言,势如潮涌,年十六,补博士弟子员,嗣又读书永宁寺,寒暑不辍,书声与梵声相和,五载辛劳,声蜚艺苑,捷报南宫。其登仕途也,奉公守法,忠君爱国,刚直无私,俯仰不愧。其治民也,道以德,齐以礼,彬彬然为慈惠之师,众人之母,时士民泽其恩膏,献以‘德铭甘棠’的匾额。”他每次外出时就在这块石头上上马出行,虽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传说似乎给这块石头增添了灵性,每当雨过天晴时,石头总会熠熠生辉。值得一提的是,中堡庄沈氏先祖曾出过一位老寿星,据传是五世祖沈龙,字腾云,为人正直,德高望重,深受族人爱戴,活到105岁,被朝廷恩赐为寿官,后人有诗赞曰:“恩赐天门中,龙谷上观同,君能有高德,不改旧家风。”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堡供销社闻名乡里,集东冯、中堡、唐东三个村的物资供给。改革开放后,中堡庄人不甘示弱,读书的、经营的、参军的等等能人辈出,中堡走出的有志儿女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中堡走出了沈鹏、沈鹤等清华大学高材生,还走出了“农民记者”沈耕夫。沈耕夫是一个地道的农民,文化不高,自学成才,他从事新闻写作40余年,累计撰写消息、评论、生活随笔和散文2000多篇,字数超过200万,敢于讲真话、实话。不少作品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农民日报》、《新华日报》和《盐阜大众报》选用,近百篇作品在各类征文中获奖。他写的《农民想着他》获得《人民日报》“今日谈”栏目征文一等奖,《可怜天下种田人》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好稿一等奖。沈耕夫多次获得各级部门的表彰。曾连续23年被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和模范通讯员,11次获得特等奖。1989年,他被表彰为全国首届农民优秀通讯员。沈耕夫情系农民,一生为农民服务,用犀利的笔触敏锐地表达农民兄弟的喜怒哀乐,甘做他们的知心人和代言人。农民兄弟也用“要为农民鼓与呼,请找中堡沈耕夫”的话掷地有声地表达了他们对这位“农民记者”的崇敬、信任和爱戴之情。

  现在的中堡庄,还居住着200多户人家。

 

 

 

塘河环绕的西吴庄

◇ 吴德海   张万康

 

  据传西吴庄、东吴庄、南吴庄三个庄子所在的地方在楚汉时期曾是韩信屯兵扎营的高台哨所,有石姓教头曾在这里操练军队。唐代时,朝廷把高大的瞭望台平下来作村庄地基,移民屯垦,吴氏先人奉召从江南迁此督办屯垦,连续五个朝代,吴氏好几代人出任督办官。因吴氏族人大多集中到西吴庄繁衍生息,西吴庄规模越来越大。

  静静流淌的东塘河,自东南向西北环绕着西吴庄。95岁高龄的吴仕荣老人说,在他的记忆中,西吴庄曾经十分兴旺,有四十多户人家,庄子上有日用品商店、磨坊、豆腐坊、大饼店、屠宰场,还有一家洗澡堂。庄子东头有石码头,两侧都是高大的树木。庄南有座建于洪武二年的大祠堂,上下两层四合院式,东西厢房各有6间,南北主屋各5间,屋面是小黑瓦,大殿正中三间有阁楼,祠堂东西厢南山头是小长砖砌的拱形楼梯踏步,走廊是连通的,大殿中间挂着三块大横匾,一块是明代的,两块是清代的,大殿中间墙壁有八个大字,东边是“精忠报国”,西边是“光宗耀祖”。东厢六间墙上画的是历代名臣名将的画像。西厢六间下面墙上画的渔樵耕读,上面墙上画的二十四孝。南面五间东墙上写的唐诗行书,中间写着“有功不宣,无功不收”八个大字,西墙上写的是草书三字经千字文。院内四周树木繁茂,祠堂西南角有一棵凌霄花,花期从每年五月到十月,可摘花一百多斤。祠堂隔几年就由族人维修粉饰一番。

  《建湖县志》记载,194010月,盐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西吴庄归属盐城第五分区,区公所设在西吴庄吴家祠堂。194011月,八路军来到西吴庄,指挥部设在祠堂里。《盐城史话》记载:19417月,《江淮日报》社隐蔽在龙冈与湖垛之间的西吴庄。在祠堂东南一棵大树上搭了瞭望哨,南面和庄子前面场上每天早上有当兵的做操。男女战士穿着军装,个个都很神气。他们下乡打土匪,到老百姓家里宣传抗日,村庄里很是热闹。有四匹枣红马拴在吴四妈的屋里,专人负责饲养,据说这些马是刘少奇等新四军领导人的坐骑。

  令人痛惜的是,1941728,西吴庄被日寇烧毁。80多岁的吴腊选、吴胜选等老人回忆说,那天鬼子又坐汽艇下来扫荡,全庄老小一逃而空。日伪军放火烧了整个村庄,人们躲在远处,眼睁睁望见浓烟四起,恨得咬牙切齿。鬼子把砖瓦都弄到河东修碉堡铺路了,此后几个月老百姓无家可归,只能搭小草棚子度日。

  2015年,盐城晚报的《盐城抗战民间口述史》系列之“摆渡工被杀在水田沟”讲的就是西吴庄发生的故事。庄上有个叫朱培全的(小名朱大丫头),是东塘河渡船上的摆渡工,经常为新四军摆渡,后来被日伪军追杀。

  今天的西吴老庄只住着410多位老人,靠种田为生,大多数西吴人已转移到生活条件更好的居民点居住。河西岸原五区区公所遗址,现在已是河沟交织,树木葱郁。在这些大树下挖上几锹,就能挖到断砖碎瓦。吴氏祖先几百年前夯就的地基上,承载过族人的祭祀跪拜,也洒过先烈的血汗。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