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沙龙 > 文史语吧 > 正文

《塘河锦路——镇村文化史料专辑》之上冈镇之二

发布日期:2017/5/31 17:21:07  阅读:33132  【字体:
 

     

◇ 彭淑玲

 

 

冈东原是县境最东边的一个镇,如今属于上冈镇冈东社区,因地处沙冈东部而得名。冈东最早为浅海,后为滩涂,最后为平原。从煮海为盐到废灶兴垦、盐碱地脱碱、兴修水利,冈东人付出了比内圩人更艰辛的劳作,他们是盐碱滩涂的拓荒者。冈东成为平原也就是近百年的事情吧,不少冈东人还记得自己的爷爷辈离乡背井,来这里垦荒种地的家史。冈东的沧海与桑田是那么生动而又立体,浅海或滩涂仿佛就是昨天的样子,偶尔可以见到带着滩涂记忆的盐蒿。二三十年前的冈东人砌房子不用买沙,田里挖一挖就有了。如今的冈东大地依然有北方平原的开阔大气。松软的沙土,雨过即干,特别适宜种植花生、胡萝卜一类的作物。

冈东镇中心,老辈人多半叫做大缺口。与大缺口对应的是小缺口,与大小缺口地名相对应的,是一段历史公案。清道光年间,上冈盐商宋道勋在串场河东开辟北七灶之一黄沙灶,煮海为盐,河与海是相通的,海水一倒灌,盐分会降低,盐的品质也会降低,为阻止海水倒灌,宋道勋让人在黄沙灶四周筑起高高的围堆黄沙滩。黄沙堆的围筑阻碍了内河的行水,夏秋多雨时节,范公堤西的农田经常受涝,盐商与农民有了纠葛,纠葛一直得不到彻底的解决。直到清同治六年(1867),由盐城县知县公断,在黄沙滩北段开大、小缺口两处,使河海相通,流水顺畅,两缺口也成了地名。

冈东清代隶属淮安府盐城县上冈市。民国初年市乡自治时仍属上冈市。这里的市是相当于一个大乡的行政建制。1956年起,以王智谋烈士命名为智谋乡,后为智谋公社。1958年创立的中学亦被命名为智谋中学,后为冈东初级中学。如今还有智谋路,纪念这位为和平与正义牺牲的先行者。1965年更名为冈东。王智谋(1916-1943),阜宁县沟墩镇王桥人。硕湖乡村师范毕业,后做了小学教师,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119,在抗击日伪的反扫荡战斗中,牺牲在冈东的土地上。

在建湖,冈东大地的盐分是最浓的。早年的滩涂多港汊,洼滩。港汊有叫川洋、大洋、小洋、西洋的地名。洼有大洼、小洼、大洼脊、小洼脊。滩有马兴滩、小官滩、口滩、小南滩、西官滩等。有运盐的大码头,拖草的老码头。有叫二十引的地名,也是与盐有关。引是草荡的一种计量单位,13亩草荡为一引,二十引就是2013亩,这是清代新兴场灶区分配给灶民纳盐的方式,每引按税率计征灶课银7厘。荡为草源,草为盐母。盐碱地在盐民的嘴里就叫草荡。新厂原为上冈盐商宋小郎收草的草厂,还有叫帐房的老地名,为宋氏裕隆盐号北七灶的账房。

冈东的河流众多,多半是成陆后人工开挖的,除了通榆河、黄沙港、廖家沟这些大河流经冈东外,冈东境内还有南竖汀、八份河、威武河、学道河、怡成河、川洋河、星河、老沙河等。八份河的河名缘于河上的八份桥,八家合造的桥。廖家沟很宽阔,南通长江,是大河之水的气度。

陈灶锅是冈东有名气的老庄子,离镇中心大缺口较远,建国前这里多是陈姓人家,有十八家是地主,早年的陈宗烈家是其中之一,这里的富裕人家家风清白,极重读书,现在这十八家的后人都离开了家乡,不少远在台湾或海外。老庄子上还有七户人家,均与这十八家地主没有关系了。陈灶锅的土地与周围的平原不同,依然保留着大海冲刷时的记忆,有极明显的高低起伏。

 

 

 

炕孵专业村大南庄

◇ 夏咸龙

 

 

大南庄1946年土改前叫南陈庄,南距上冈镇区3公里,西邻204国道、串场河,北与草堰口社区东冈村接壤。通榆运河贯穿南北,县道双冈公路横跨东西,水陆交通便利。80年代前全村人口高达4250人,近20多年因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小城镇人口的迁移变化,人口下降15%

南庄村是一个传统的炕孵专业村,炕孵历史悠久,源于宋元、兴盛于明清,有着近千年的炕孵历史。前辈人炕孵是土缸,燃料是柴草,炕出来的苗禽是靠一条扁担两只筐,步行上百里地吆喝着买卖。如今这里有56家炕坊,家家是电孵箱,出壳后的苗禽经过68家育雏户的精心温育,育雏后的苗禽个大体健,通过网上销售至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一部分苗禽空运到边陲地区。全村从业人员达1160人,全村年产销苗禽6800多万羽,已培植6家苗禽专业合作社,兴建投资2000多万元的众瀚禽业集团已投入生产,专业生产与扬州农学院合作研发的新一代大南庄牌大白鹅,日产苗鹅5万羽。300多名炕孵技术人员常年奔赴在全国各地从事专业孵禽,仅炕孵产销收入全村人均达1万元以上。

战争年代,这时走出不少有理想的革命青年,有的为了人类的民主与平等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烈士陈青山,19178月出生,1941年参加革命,同年6月入党,19433月的一天在与日伪的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而牺牲。烈士夏期华,1916年出生,夏明,1918年出生,兄弟俩于19412月同时参加革命,在战争中英勇杀敌,屡立战功。19461219,父亲50岁生日,驻上冈的还乡团知晓孝顺的兄弟俩肯定回家祝寿,趁机突袭,天黑时到家的兄弟俩一杯水还没喝完就发现有情况,立即藏身于大南庄小河边的亲戚家,由于奸细告密,兄弟俩相继被捕,后被杀害,壮烈牺牲。烈士刘必生,19311月出生,19467月参军,是10213连战士。1947511随部队在阜宁、涟水一带阻击敌人,为保证我党政机关领导同志安全转移,年仅17岁的刘必生在与敌人肉搏战斗中牺牲。烈士陈延转,1950年入伍,19514月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壮烈牺牲。烈士陈延福,192712月出生于,1950年参军,朝鲜战争爆发后,又报名参加志愿军,同年10月首批入朝。19514月,陈延福在汉江北岸的下珍里以西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烈士陈德,出生于19205月,1943年参加革命,在东北民主联军41111连任排长。19464月,在吉林省攻打四平的一次战斗中牺牲。

这里是开明绅士陈曙东的故土。陈曙东名万芳,又名宗焕,1885年出生,是一位无党派有远见的民主人士,民主建政至1955年,陈曙东先后担任过盐城县参议会常务委员、盐阜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区参议员、江苏省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等职,党和政府及地方老百姓都很敬重他。后来陈曙东迁居西乡,落脚在今天钟庄街道陈村,著名革命家王翰(陈延庆)就是他的大儿子。

南庄有三处历史遗迹。一是弹药库爆炸地。1946年,新四军某后勤部认为南庄百姓对敌斗争意识较强,拥护共产党的热情较高,选择这里作为供给前方部队渡江所需物资弹药的暂时存放地。1949年初,物资弹药陆续往泰州方向调度,可就在当年阴历712凌晨四时左右,看管药库的刘光明(涟水人)发现火光,预计药库即将爆炸,随即发出危险呼叫,庄上百姓得知相互告知,逃离本庄。轰隆一声巨响的爆炸声瞬间响彻云霄,泥沙炸出几十米高的黑柱,村庄顿时一片漆黑,油桶最远的炸飞到本县的冈西镇境内,近处的房屋倒塌,稍远的房屋四处裂缝,一片狼藉,不顾安危前来扑火的年轻村民陈朝安、陈延友和看管药库的刘光明被炸倒在地。当年的爆炸地点在本村九组村民陈豪家住宅东侧,现仍可见到爆炸后的遗址。二是大南庄祭坛。祭坛遗址在本村一组村民陈光圣、陈光明家住宅处,祭坛房屋1930年前建成,里面供奉龙王老爷和多尊菩萨佛像,佛像多用泥沙做成,有两名祭坛“僧人”专为四乡八邻的村民祷告求佛。有超度上人的、有探听国事的、有预测五谷收成的,前去祷告的村民只要说出祷告意向,“僧人”便用神器在沙盘上写反手字,一个字一个字的拼成了佛祖给予的回复内容。每年二月二有个出会祈祷仪式,干旱时将龙王老爷抬出来求雨,专门装扮的雷公老爷舞枪弄棍做出求雨的神术,龙王老爷身上出汗了即刻便大雨倾注了。1946年土改时,农会将祭坛房屋拆除,砸了龙王老爷及佛像,在原址建起南庄小学。三是中陈庄贞节牌坊。遗址在南庄村四组与东冈村交界的南侧约3050,串场河东约50100处,牌坊约4高,牌坊上有朝廷的批文,是表彰彭姓女子的,彭姓女子结婚后不久,丈夫因病去世,她终身未改嫁。牌坊于1967年文革拆除,四组有很多农户家的水码头上有牌坊石块,成为悠久历史的佐证。

 

 

废灶兴垦陈灶锅

◇ 吴进明   王乃定

 

陈灶锅在上冈镇风华村七组境内,最早为浅海,后为滩涂,最后为平原。百年前为煎盐的灶点,今为地名。成陆也就是近百年的时间,目前仍可以看到大海冲刷形成的高低起伏的模样,东是廖家沟,南至南竖河,西至通洋路,北至益民河。早年的陈灶锅人多半是外地迁过来的,他们在这里从煮海为盐到废灶兴垦,兴修水利,付出了比平原人更艰辛的劳动,他们是盐碱滩涂的拓荒者。经过多年脱碱后的土壤为松软的沙质土壤,雨过即干,特别适宜种植花生、胡萝卜一类的作物。陈灶锅有十八个墩子,是以前十八家地主的十八个灶锅,墩子上的农户以种粮为生,庄沟仍然存在,面积约160亩。

清代康熙年间,约公元1629年左右,西淮盐运使奏请皇上,范公堤东有大片新滩涂可以开发,请皇上发落,朝廷为少花库银,降了一道“谁纳土地税,这块地可由谁开发利用”的圣旨。循着这样的旨意,勤劳聪明的陈氏十二世祖陈尚元、陈尚达、陈尚国三兄弟迁移至这里建灶烧盐,因灶锅是陈家的,乡民多半叫这地方陈灶锅子。废灶兴垦后,陈家成了地主,当时一共有18户地主,皆是陈姓,他们拥有土地几千亩,风车三十余部,耕牛200多头,替地主干活、种田的有几百人。人们称这里为陈灶锅子庄园。1942年农历425,日寇沿陈洋、海河、陈灶锅一线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原来还算热闹的陈灶锅子庄园被烧成一片火海,夷为平地。现在这18家地主的后代全部在外地或是国外,现住有七户人家,一户姓吴,四户姓周,二户姓陈,陈姓人家与18家地主没有关系。

陈灶锅的富裕人家很重视读书,三十年代出过不少的大学生,比如复旦大学毕业的陈久仁、镇江医政学院毕业的陈宗良、上海东南医学院毕业的陈仰梅等,对一个边远交通不便的地方来说,这是很难得的。黄埔军校第十九期学员张炳星的联系方式是江苏盐城上冈薛福隆转陈灶锅交,按这个联系方式推算,张炳星应该是陈灶锅人,对一个乡村孩子来说,能考进黄埔军校是不容易的。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走出了不少有血气与家国情怀的青年。建湖党史记载,在南京金陵大学读书的陈宗泽,暑假回老家陈灶锅,召集在外地读书的学生陈久仁、陈宗良,陈仰梅和本地年龄较大的学生十多人,组成学生抗日救亡宣传队,宣传抗日救亡。后来,陈宗泽(赵敬之妻弟)与唐君鄂、唐君照、唐小石与赵敬之等组建盐城县十四区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宣传抗日,陈灶锅有不少爱国青年,服务团还特别成立了一个陈灶锅分团,陈宗泽任分团团长。朱泽先生在回忆中写道:1939年上冈中学也迁到乡下,……最难得的是冈中教师唐小什和陈宗泽,都是中共地下党员,他们常召集一些进步师生,在我家开秘密会议,给了我革命启蒙教育,动员参加抗战。陈宗泽后任江苏省九三学社组织部长。

陈灶锅值得记录的青年除了陈宗泽,还有陈铸和陈宗烈等。

18岁的陈铸(19231944)上冈中学毕业后,在阜宁停翅港找到新四军后便入党参加革命。后在阜东县皋滩乡搞民运工作,与百姓吃住在一起,被老百姓称为最信得过的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316,陈铸在一次激战中左腿不幸中弹,他拖着负伤的腿走了三百多米,因不愿截肢导致病情恶化,后又因医疗技术和设备都比较差,不幸倒在手术台上,离世时才21岁。不能锯我的腿,没有腿,我还干什么革命!他是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这个人世的。在他的牺牲地滨海,有以他名字命名的陈铸乡,乡里有陈铸命名的大街、医院、中心幼儿园。

陈宗烈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8岁担任区委书记。老辈建湖人今天还记得,一次县里召开大会,只听有个小孩子一样的人在台上讲话,讲得头头是道,有条有理,再一打听原来是18岁的区委书记陈宗烈。陈宗烈1953年任盐城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他思维超前有新意,50年代就提出《盐城城市建设规划设想》,现在的建军中路就是在他的领导下修建的。后来的职务分别是农业部粮油生产局局长、中纪委二室主任、上海市副市长、省政协副主席。陈宗烈的姐姐陈真也是老革命,解放后任合肥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

 

 

 

红色历史大唐庄

◇ 唐于正   王乃定

 

大唐庄位于上冈镇西北角,草堰口社区大唐村的东首,南北长500余米,东西宽80左右。东距204国道2公里,西临大唐庄河,南临草堰河,北与阜宁县沟墩镇的鲁唐村隔友谊河相望,庄子1958年前隶属阜宁县。县道301线穿越庄而过。

数百年前,唐姓人家在这里落户,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庄上的乡民90%以上姓唐,故称为大唐庄。建国前,庄南有一座土窑,专门烧制乌盆(一种家用陶器),人们称那里为乌盆窑。后来,随着社会进步,乌盆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乌盆窑改成砖窑,因位于庄的南端,人们称这里为南窑。这里的乡民语言偏阜宁口音。

大唐庄有光荣的革命历史:

19281月,中共阜宁县委在此成立。

194396,成立文灿乡,文灿乡政府在此办公。

建国初期,阜宁县沟墩区政府在此设立。

192711月,中共江北特委成立,李林被任命为书记,率领部分同志到苏北盐阜一带开展党的工作。李林是湖南邵东人,早年曾和李维汉、李富春等150名青年一同去法国留学,是很有能力的共产党人。19281月春节前夕,李林等来到大唐庄,在地下党员唐太初家商量秘密成立中共阜宁县委事宜,唐太初分开身份是阜宁篆河小学教师。接着在庄南面的牛车棚(现址大唐村二组)里开会,宣布成立中共阜宁县委员会。首届县委由9人组成,李林任县委书记,唐太初、王家祥、黄效白、张凤吾、钱福海、王四、陈勃、姜元之为委员。县委分工李林负责全面工作,唐太初负责宣传工作,钱福海、王四到蔡桥镇西北乡花园头工作,王家祥等负责蛤蜊港、刘戈、左兴庄、八滩、前岸、东坡等地工作。县委成立后,积极发展党的组织,组织武装斗争。全县发展党员360多人,建立了海关镇、花园头、城厢小学,喻口、蛤蜊港、蔡桥等8个党支部和21个党小组。县境北部地区在阜宁县委的领导下,党的工作迅速开展起来,革命群众运动蓬勃兴起。

抗战时期,村民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日夜奋战,在距大唐庄西边1.5公里处,宽阔的草堰河上筑起一道大坝,用以阻挡日寇扫荡的汽艇,这条大坝现叫董家大坝。

大唐庄曾发生过日本鬼子一天枪杀28人的惨剧,大唐庄人杨文灿(19201943)是受害者之一。194396,扫荡的日伪军在大唐庄疯狂屠杀人民群众,堰西乡民兵中队长杨文灿带7位民兵在同日伪军反扫荡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又被戳数刀后牺牲。为纪念烈士,射阳县二区(沟墩)区委将堰西乡改名为文灿乡,办公用的是大唐庄一户地主的房子。历任乡长有曾凤晶、陆超、周学皇等,乡指导员有彭正香、唐存明等。直到1955年,文灿乡才迁移到草堰口小街北办公。1972年,在庄北阜宁、建湖两县交界处新建的一座水泥桥,命名为文灿桥。

沟墩区区政府办公用的是唐于宽家的房子,历时4年多后才迁移到现今的阜宁县沟墩镇。

大唐庄的历史名人不少。做过民国政府总统段祺瑞的助理唐茂森(号隶吾)是大唐庄人,他曾和日本人签订过胶济铁路合同。原省水利厅厅长唐太初、江苏水利学院院长唐虎,原中国石化部部长唐克等皆出生于此。

 

 

 

断头将军陈中柱的家乡洪桥庄

◇ 陈      王乃定

 

洪桥庄在草堰口串场河东岸,南北长6里半,原属阜宁陈家坎。清光绪年间,地方三大富户在草堰河出口东建了一座宽515的木桥,以红漆漆起栏杆,乡人纪念他们的善举取名洪桥。

建国前隶属盐阜14区,曾叫过陈坎区洪桥乡,现为草堰口社区堰东村。地势西高东低,梯形状,西高地宽为600,属次高地,境内(文革前)汉墓较多,西高地东侧,地势陡低,宽为200,称军港,传为战争时挖战壕之用。再向东至通榆河早年是盐碱地,水沤田,南北小河,风车林立,六里多长约百部之多,一派原生态景象,令人陶醉。目前,洪桥庄南北4里,东西近5里(有部分划旧阜宁县沟墩镇陈坎村),现有农田面积3600余亩,678户,人口2470人,境内以陈姓为主,约占70%,赵、杨、戴等姓次之。

1949年以前,乡民以经商、窑业、金银铜匠业、木排、编织、草行、农业为主,撑起草堰口一片天。尤其窑业最为发达,有草堰口失火——谣言(窑烟)的歇后语。闲时舞龙班、戏班非常活跃,随历史变迁,大多青年以经商及第三产业为主,中年以养殖为主,境内有两个特色农业项目:一是永丰特种水产育苗场,年产值达3000万以上;二是海旺养蟹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200亩,年产值达7000万元以上。

这里汉墓群较多,庄的历史从汉唐开始,宋朝范仲淹开挖串场河而将永丰汉墓群隔断。明洪武二十五年陈氏从苏南移入本地,发展成为一大族群。陈氏十二世孙陈维藩,乾隆年间任职于朝廷,驻守太仓,专管后勤粮草,告老还乡后乾隆帝赐占地1000平米左右的天井大院,并赠良田4份,每份75亩,合计300亩,称四分围子,位置在堰东村56组小河东到八节沟。传说乾隆帝还亲手画一鹰,挂于中堂时突然飞了,传到朝廷,乾隆帝又重新作画:一棵松、一根绳子、一个鹰再挂才留住鹰。可惜乾隆帝赠与的天井大院毁于日寇之手,鹰画被村民收存,建国前卖了。庄内原有清朝树立的贞洁坊、节孝坊四座,位置在现在的56组境内,毁于文革,几根柱子砌电灌站时做地基了。

抗日解放战争期间,这里共出了八名烈士,最著名的是盐阜地区红色教育家赵敬之和断头将军陈中柱。他们是同学,一生交谊深厚,反映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的纪录片《兄弟》拍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赵敬之1907年出生于地主家庭,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土木工程系。早年任盐城十四区区长,组织过十四区上冈青年救亡服务团开展抗日活动。赵敬之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办学,先是兼上冈中学校长,后根据陈毅指示,筹建创办盐城县县立中学(今天的盐城中学)、盐阜区立射阳中学,在今天的射阳中学校园内有赵敬之烈士的雕像,1946年任建阳县(今建湖县)海南中学校长,1947年秋筹办苏皖边区第五行政区高级专科学校。1947821,赵敬之去盐城行署汇报工作,在穿越串场河封锁线时,遭遇了国民党便衣队,为躲避敌人,跳入串场河中,被击中头部,牺牲在串场河中,牺牲时才40岁。

陈中柱原名陈为让,字退之。1906出生农民家庭,家境清苦。陈中柱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任苏、鲁、皖游击战区4纵队司令,驻守泰州,19416月对日作战三夜后身中六弹牺牲,牺牲时才35岁,牺牲后被日寇割去头颅,其夫人王志芳身怀七甲,去日寇司令部索回头颅,安葬于泰州郊外,1987年迁葬于盐城烈士陵园。王志芳及子女等移居澳洲,王志芳百岁生日时,英国女王、澳洲总督、总理及马英九题字祝寿,中国领事馆主持寿庆。陈中柱将军的全国纪念地有:台湾台北忠烈祠、北京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泰州中柱纪念馆、盐城烈士陵园、建湖烈士陵园纪念馆、中柱中学纪念室、洪桥(家乡)抗日烈士纪念碑。香港凤凰卫视为他做了节目《将军一去——黄埔抗战将领殉国录》第三集《无头将军陈中柱》。

新中国成立后,洪桥庄更是人才辈出,这里走出过部队中将3名,副部级干部2名,处级以上5名,考入北大清华的学子2名,本科生38名,大专学历众多。

 

 

 

宋楼——历史从宋家更楼开始

◇ 王洪春   王乃定

 

很多年前,安徽的宋氏逃荒落脚上冈镇西河头(现上冈酱醋厂西门处),多年后逐步发迹。宋氏在上冈镇建了宋家大院(原上冈公社党委驻地),又在宋楼村东南买了三百余亩耕地,砌了仓房,取名宋家仓房。在耕地四周做大圩,防止大水淹没良田,取名宋家大圩(现宋楼村四组)。当地老百姓给宋家种的粮食都要交到宋家仓房入库,为更好地看护宋家仓房,宋家在现村部办公楼东南角建了一座的木质更楼。就因为这个更楼,人们称这里为宋家楼。

宋楼村在上冈镇西南,水陆交通便利,新长铁路、盐淮公路横跨东西,南北有复沙线、建冈线,全村总面积一万余亩,其中耕地面积7500亩,共有1749户,4388个人口,九个村民小组。

抗战前这里曾叫过宋楼镇,1941年初,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女青年王志行等在宋楼搞过民运工作。在20155月发表的《福建华侨与抗日战争》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参加新四军的福建籍华侨还有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梁灵光……印度尼西亚的肖诗颖(肖枫)、王志行。

抗战胜利后改名为堰北乡(辖上冈镇宋楼片、铁石片、庆丰十八团、亭湖区永丰乡)。195610月,宋楼成立宋楼乡人民政府,庆丰人孙士秀担任乡长,管辖范围包括庆丰的华林、西沙、谷庄、杨奎、坚石等九个行政村,上冈镇的宋楼、新光、为民、新北、桥南、大志等六个行政村,计十五个行政村。195810月,大跃进开始,成立人民公社,把庆丰的九个行政村划归庆丰公社,上冈的宋楼片六个行政村归上冈人民公社,宋楼为宋楼大队。

早年从上冈到建湖的客车必经宋楼,所以与建湖其他村庄相比,宋楼的名气要大得多。宋楼小街历史悠久,小街上的房屋是新式的小楼房。建国后这里有供销社、商业公司、柴草场、生猪贸易场、浴室、放映室、车站、轮船码头、宋楼小学、宋楼中学等。宋楼花炮早年也很有名气。现在,宋楼小街有门市住房200多户,大型超市两个,商店5家,理发店4家,缝纫店4家,水产批发部2家,肉店5个,饭店2家,小学一所。宋楼的集市也有名气,逢三、逢八是村民们赶集的日子。建湖电视台《塘河视线》做过一期宋楼逢集的专题。

故乡美,美就美在游子对故乡的情谊。宋楼人谷远怀先生在《魂牵宋楼》一文的结尾写道:春雨在窗外渐渐地停了,小村宋楼却仍在我的思绪中萦绕。今夜故乡也许会不到我的梦里,但今生我的灵魂注定要与故乡相依相守!

 

三道冈之仓家冈

◇ 袁为成   王宗斌   刘长枝

 

仓家冈位于上冈镇西北,西靠冈西镇肖荡村,北邻草堰口社区桃园村,东与龙汪村相邻,南与沙汪村搭界。东是朝阳河,西是西冈河。1948年初,建阳县人民政府批准这里正名为仓家冈。

长江与黄海水夹带泥沙冲积形成垄地,垄地逐年堆积,形成高出四周洼田一米多,南北长约700多米,东西近百米的沙冈。1982年,南京考古队来上冈考察地质地貌,推断这条沙冈已有七千多年历史。这就是《盐城县志》上说的三道冈。离这不远的沙汪为二道冈,范公堤边的东冈为三道冈。当时出土的有南北走向的坝四道(地下二米处),古井两口,另有该村六组村民张玉忠挖出的文理铜鼎一只、三脚酒杯和乳丁纹罐各一只,经县博物馆专家考证,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祭品,这说明仓家冈很久以前就有人类居住。

仓家冈最早是海中高地,东西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有渔民在此以捕鱼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此居住的渔民越来越多。到隋唐时,仓家冈北至杜家庄,南至石桥头,形成南北走向的繁华集镇,乡民称十里长街。但好景不长,由于海水侵蚀,黄淮泛滥,很多人葬身大水,年轻人纷纷逃离。仓家冈北沙墩出土的汉墓群中有为纪念死难渔民做的空棺,就是村民用“招魂葬”的习俗纪念葬身大水的亲人。宋代范仲淹修筑了范公堤,阻挡了海水,有渔民仓氏兄弟落脚在此,经过几代传衍,渐渐形成村落,人们称为仓家冈,外地人多称仓一冈。由于连年洪水,最多时有两米多深,发水时一片汪洋,乡民陆续逃荒外地。到民国时,仓家有的去东海烧盐,有一个小名叫仓小成子的后人也不知去向,现在村里一个仓姓也没有了。

仓家冈现在的村民多是洪武赶散从苏州来的移民,最早有裔氏三兄弟来此落脚,后又有龙冈过来的裔氏,组成了仓家冈的裔氏家族。至清光绪朝,裔氏家族已是百余户、近千人口的大族,有砖瓦结构带太平山的房屋百余间,十米高更楼一座,这里一度改名为裔家冈。裔氏家族中有在朝廷做官的,其中的裔步驹为光绪赐封御先生正四品(文革抄家时抄出铜制四品官的大印一枚上缴国库),与芦沟的进士裔步銮是亲兄弟。民国二十年大水时,裔步驹发动学生捐款,接济两大船米给村里,救活了不少人。

仓家冈原有建于唐朝的舍利寺,砖瓦木料结构,计36间,主殿五丈见方,有东西厢房,和尚20多人,有山田和学田456亩,因为庙大,有的谐音传十里大的寺,也叫十里寺。光绪版《盐城县志》记载,舍利寺在上冈西北仓家冈。19399月,原钟南中学淮东分校教师董立因宣传抗日,遭校方排斥,遂至上冈与唐小什、赵敬之、陈宗泽等商定,创办盐城县第一中学生补习团。补习团起先用的是上冈镇陈姓楼房,后多次迁移,有一次是迁到仓家冈舍利寺。盐城市第一中学校史记载,1941年春,民主政府于永丰邵家河福慧庵复办盐城县县立中学,续招新生,并在上冈舍利寺设分校。舍利寺一名小和尚因受到师生们的影响,脱下僧袍参军抗日。陈克天、陈宗烈、朱泽等都在这座寺庙里读过书,朱泽在回忆中提到,在日寇侵占上冈之前,上冈小学迁到农村分两处续办,我在西乡舍利寺勉强读完六年级毕业。1943年农历423,因寺空房较多,区长李甲担心成为敌据点,动员裔月波率族人先拆掉24间东西厢房和前大殿,同年五月初八日下午,区委又动员裔氏家族组织200余人,每人自带一捆稻草点火烧庙,整整烧了三天三夜。

张歪子交枪——反正不是我的。这是一句只有建湖老辈人才能听得懂的俗语,与这个俗语有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张歪子本名张运惟,出生于冈西萧家荡的地主家庭,因年轻时嘴歪了,人称张歪子。早年毕业于泰州师范,后参加共产党,作过左幼乡的乡长。当时的伪军苏北行营直属特务团团长胡冠军与他是亲戚,觉得他是个人才,一直希望他能到伪军处工作。有一天晚上,张运惟与几个同志借宿在村民家,胡闻讯后派人晚上去围堵张运惟,只是想缴了他的枪,好让张运惟考虑到伪军处工作。等到伪军在村民家堵截张运惟时,张运惟说,自己人不打自己人,枪你们要就拿去吧。张运惟巧妙地掩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保护了随行的同志。不过张歪子交枪——反正不是我的这句俗语却流传至今。张运惟当时因为枪的事差点受到处分。建国后,张运惟任盐城江淮动力机械厂第一任厂长。

建国前,庄上有王隆盛的熟食店(炸馓子、炸麻花),沈寿山、沈寿廷兄弟家的手工织布,杨志乔的手工卷香烟,土刀刨旱烟,孙二愣子打烧饼,裔家的豆食品坊,王氏铁匠铺,翟氏、裔氏祖传手工木匠,刘氏取鱼都小有名气,可惜这样的繁华被战争破坏了。现在每月的4日和9日仍然逢集,来赶集的摊点有百余个,很热闹。

村里现有51个姓氏, 610户,1750人。2013年,村里建成了一幢两层上下五间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大楼,有宽敞的活动和办公场所。

 

 

书香世家七里庵

◇ 游育林   彭淑玲

 

上冈北七里庵(现草堰口丰宁村)的人家多姓陈,是地方上传统的书香世家。陈家因读书人多,家谱写序的人也很多,篇篇文气古雅,在地方家谱中比较少见。陈家家谱中有很多家训的文字,劝人为善、循规、守法、孝亲,教后世子孙如何做人行世,可见其家风的厚重。

古代书生多重气节。陈家七世祖黄道公明末主持新兴场的灶学,明亡时摔笔砚,毁冠服,离世时告诫后世子孙不得应试为官,自此陈家后世皆读书务农,远离科举功名。一直到咸丰年间,陈蔚林才束发受书,考取功名。陈蔚林是县学生员,在地方上有些影响。从陈蔚林开始,陈家走出了光绪朝举人陈玉澍、留德军官陈宗达、国学大师陈中凡,上世纪二十年代留法的陈钟浩教授、四十年代留学丹麦的陈廷祚教授等诸多学业有成之人。

放眼近代,盐城地方众多的读书人中,七里庵的陈玉澍对地方影响力很大。他一生多半时间在教书。光绪十九年(1893),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盐城知县刘崇照邀请他负责总纂光绪版《盐城县志》。陈玉澍是刘崇照在盐城地方上最信任的人,地方上的诸多改革会听取陈玉澍的建议和看法。陈玉澍热心地方公益,愿意为民请愿,曾与陶鸿恩、萧向荣等人借仓谷修正妃、正越两闸,与陶鸿恩倡建尚志书院,重申米禁,划定民樵地界,都有他的参与。陈玉澍还得到过淮扬道谢福元、蒯光典,江西巡抚柯逢时的赏识与礼聘。赏识他的人多是名望、学养深厚的大家,其中的蒯光典,出任过清政府的欧洲留学生监督一职,造访过托尔斯泰,是有远见之人。甲午战争之后,陈玉澍将自己居住的地方改名为后乐堂,熟悉他的朋友也有叫他后乐先生的。跟随他读书的侄儿,著名学者陈中凡在自传中写道:叔父陈玉澍,盐城名孝廉,曾任尚志书院,南京两江师范学堂教务长。平日自勉,不受一自辱之钱,不作一近耻之事,又以曾参少讽诵、壮议论、老教诲相勉。我自十岁至十五岁,从叔父读书,受他的影响至深。在陈中凡先生弟子追忆老师的文章中,也有不少提到了这位不畏权势、不慕荣利的叔父。陈玉澍离世后,乡人感念他的恩德,曾在盐城的望海楼用香火供奉过他,他的墓在丰宁村三组,为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玉澍的弟弟玉墀23岁即离世,他的儿子陈宗谌便在叔父陈玉澍身边长大。受叔父影响,陈宗谌也有为地方效力的愿望,《清末国会请愿风云》一书提到陈宗谌请愿的事情:盐城县有个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专科学习的马为珑,他对时局极为关心,素以早开国会为救亡的唯一手段……暑假回乡后,即运动绅商学子请愿,刘启晴、陈宗谌提倡由盐城单独上书。824,该县自治会会长陶鸿庆召集全县绅商学界人士开了一次特别大会,出席者一千五百多人。马为珑登台发表了极为沉痛的演说,宣布江苏第二次请愿的宗旨。到会者均表同情,当场签名。又推张延寿、陈宗谌为起草员,各区的代表领去签名册。会后各区又分别开会演说,一时民情鼓舞,签名者达二万人。陈宗谌后做过民国政府的省参议员。

陈宗达,字绍五,家谱中记作绍武,幼时跟随叔父陈玉澍学习经史,18岁时参加淮安府试,中了秀才第二名,后入南京陆师学堂,与国民党元老张群等同学。晚清官派留德学生史料上提到他留学的事情:1904326……江南学堂的学生中也有12名被派往德国习陆军,他们是杜云、陈宗达、王浴光、高兆华、王鄂、李德昭、宋成钺、范崇望、李鼐、周凝修、张杰和善龄阿。1904年是光绪三十年,陈宗达24岁,他在德国呆了七年,一直到31岁才回国。有一篇题为《留学生政治社团与进步期刊》的文章写到了他在德国的片断:另外,也有一些在国内出版的留学生杂志。如留德陆军学生陈宗达(当时在德国马城)于19089月创办编辑的《军学季刊》即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可见他在德国时是勤恳努力的,想用自己的所学为国家服务。民国时陈宗达在北京参谋部任少将高参。遗憾的是,陈宗达与叔父陈玉澍一样,皆英年早逝,离世时才五十多岁。

国学大师陈中凡早年就读于两江师范学堂,受业于李瑞清、缪荃孙、陈三立诸名师。后来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与蔡元培、刘师培、胡适、陈独秀、梁启超、李大钊等人皆有交往,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广东大学、暨南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南京大学。在南京大学时,与胡小石、汪辟疆并称南大中文系三老。他的人生信条是“三不”与“三书”:不做官、不纳妾、不吸烟。以读书、教书、著书为乐事。叶兆言先生写过这样的文字:过去的中文系讲究实力,通常标榜和卖弄老先生。中文系仿佛出土文物,越老越值钱,越老越不朽。三十年前,我在中文系读书,陈中凡老先生还在,他是一级教授,此一级非同小可,与今天的“国家一级”。绝对不可同日而语。陈中凡先生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批评史》、《诸子书目》、《经学通论》、《诸子通谊》、《中国韵文通论》、《两宋思想述评》等十余部。1982年离世,终年95岁。

陈玉澍的儿子陈钟浩1927年金陵大学毕业后,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在牛津进修,陈玉澍去世时陈钟浩才几岁,父亲的言传身教自是谈不上了,但家族一脉相承的好学之风对他影响很大。陈钟浩回国后历任中央军校上校教官、中央大学史学教授、陆军大学少将政治总教官,还做过孔祥熙的秘书,网上还有他当年写的书卖,作家施蛰存说过,陈钟浩是个不简单的人物。陈钟浩一直活到100岁。

陈家子孙对读书的理解非同寻常人家,微生物专家陈廷祚先生写过这样的话,我得感谢我的双亲这一不同于当地人的举措。从此,我这个乡镇娃儿到了江南名城之后,大开眼界,立志追求永无止境的理想和目标。陈先生的父亲陈宗和在上冈开棉花行,为无锡商人代收棉花,因为父母亲的远见,陈先生的二弟廷祐后来成了商务印书馆高级编审,著有《书法之美》一书,三弟陈廷伟是农业细菌专家。陈廷祚在政治运动受迫害时,仍坚持说真话,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尊严。晚年写《陈情表》一书时,多次提到留学德国的大伯父陈宗达,可见大伯父对他的影响之深。

在靠近范公堤的路边上,原有陈家家祠,祠堂民国二十四年还在,请的是岑春煊题的字,陈中凡的父亲陈玉冠在家谱的序中提到,清光绪二十一年与仲氏招集全族,购买祠宇……仲氏惕庵由粤归,请西林宫保岑公云阶,撰赠联额……悬于堂。仲氏惕庵即陈玉澍,西林宫保岑公云阶即岑春煊。陈家最新的家谱是台湾退役上将陈廷宠将军牵头在台湾修的,郝柏村先生作的序。陈廷宠14岁离开家乡后长期服务台湾军界,直到66岁那年退休才能够回家看看,他在回忆中写道:余于七里庵寻觅许久,始觅得故居老墩子,但已物换星移,家园不再矣。又往丰宁桥看田地,寻得前余家之佃户,亦为族人之杨老爹爹家,可惜返来已迟,他已过世。传统儒学滋养下的前辈,对乡土的情义令我辈景仰。

 

 

厚重家风杨家巷

◇ 游育林   彭淑玲

 

杨家巷,当地人多叫杨巷,因古时有杨姓居住而得名。杨巷位于草堰口社区永丰村,在范公堤边上,范公堤旁是串场河。杨巷原有一口约十亩地大的井,人称朱家墩大井,井水可供乡民饮用。1438年,臧氏始祖廷富移居杨家巷。如今杨巷一个姓杨的也没有,多为臧氏。七十年代的永丰村是全国民主理财的先进典型,杨巷成立了接待站,接待全国各地来此参观学习的人员,民主理财的小淮剧几乎天天上演,村会堂内外门庭若市。

杨家巷的臧氏很有名气,在地方上算得上是望族。臧氏宗祠原在路东,堂号烈士堂,1848年建,有义田80亩。后迁至范公堤西,盐城名士张逸笙题的字。民国九年,族人臧铁夫在祠内办小学,民国二十六年,族人臧蜕庵建门楼和围墙。臧家先祖茂勋,字子猷,自习医理,乡人季龙图在为他写的传记中说,为人诊疾,贫不能药者,施之,亡不能葬者,勉为众人倡,不惜舍已以利人。臧茂勋教育后代:尔宜立志,无论穷达,皆须存济人之心。官可以济天下,医可以济一方,好良为之,吾厚望汝也。也就是说,一个人无论穷富,要有志向,有帮助他人的心,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也是古代儒生的家教传统。

在良好家教的熏染下,臧茂勋的下一辈子中,臧燮臣、臧镕成、臧蜕庵三人皆入县学,家谱中说他们读书一直到读到鸡鸣方寝,归省时必携文卷,父子相对研勘,未尝或懈,值得今人学习。

臧镕成,字铁夫,秀才,多半时间被人聘请做塾师,1936年病故,终年74岁。弟弟臧蜕庵民国时曾参加北京香山诗社、上海乐天诗社,盐城人称他臧四太爷。臧蜕庵读书很刻苦,先后做过河南内乡县、山东德州兵工厂文牍科长,段祺瑞政府警卫旅秘书。民国十四年出版的《近代名贤印选》一书中有古盐臧蜕葊作的序。臧蜕葊,就是臧蜕庵。臧蜕庵终生习字,86岁时临摩唐朝孙过庭的《书谱》三册,并题诗“八十春秋爱学书,昕宵寒暑下功夫,百花齐放争舒艳,好把青年作楷模”于扉页勉励后辈。书前有小序:余幼时,先君子猷公书家藏欧阳率更令九成宫醴泉铭,命摩习;小楷,习多宝塔、黄庭经、钟绍经;大楷,习颜鲁公家庙碑;行书,习争座位;草书,习怀素草、孙过庭书谱。入京后,习石门颂、石门铭、张猛龙、二王法帖、董香光龙虎台。游故宫,见过庭墨迹,回环审视,又得影印本,昕夕临摩。现值百花齐放,书法亦美丽之花朵,又尚简体,今写此,以遗后进青年,若肯学习,于记录书函,便利多矣。

小序写得清丽雅致,可以读出旧中国读书人家世代相传的生活气息,把读书习字看作纯粹的精神生活。臧蜕庵先生除了诗词书法,亦精医理,尤长于妇科,虽没有开设门诊,很多人慕名来求他诊治。建国后做过盐城的政协委员。1958年离世,享年87岁,归葬之日,盐城各界香花为祭,鼓乐相送,极具哀荣。

民国年间,臧家后代延续着先人好学上进的遗风,成为地方青年学子的楷模。臧镕成长子琥,字伯侯,毕业于金陵大学,得美籍校长赏识留校任教,校长原拟助他赴美留学,民国八年暑假,臧琥带妻女返乡探父疾,染霍乱而离世,仅31岁。臧琥的女儿臧筱实,在上冈女子小学读的书,胡乔木的妹妹方铭在回忆录里提到过她:1933年暑假,我准备考高中。有一天,我到上冈找一位在苏州高中部读书的同学臧筱实……那个年代,乡间读书的女孩子能考上苏州中学是很不容易的,臧筱实后来嫁给钟庄梁垛陈曙东的次子陈延熙,陈曙东是臧镕成的大女婿。陈延熙是植物病理学家,有人赞他是农业科学领域的一座丰碑。

臧镕成的三子臧循做过民国盐城县政府主任秘书,国民革命军第224集团军上校军政法官。盐城大事记记载:民国十二年(19232月,上冈部分知识青年组织共进社。其宗旨为:砥砺德行,交换智识,谋乡梓公共事业之进步。参加这个组织的青年人多是在外地读书的大学生,他们推选臧循为社长。陈毅来盐城后,在194174的《江淮日报》发表《酬良父并同赋诸君七律四章》,诗前附小序:今春臧良父先生惠诗,一时和者甚众。余不文,回避诗坛久矣,虽鞍马间,往往横槊赋诗,但存者不及百一,今者诗债积累日深,走笔以酬,感时伤事,所怀万端,聊博良父及同咏诸君一粲。良父是臧循的字。臧循性情耿直,冤死于1957年的反右,令人疼惜敬重,他是一个把讲真话当作信仰的人。

一个家族有如此多的精英,会让人怀疑是不是基因的优秀,细细想来,良好的家风和家教的滋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原因,但更多的是靠勤奋与努力。

文化传承为建国后的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1958年草堰口境内的第一所中学——连吉中学(以烈士丁连吉命名)在杨巷创办,1968年改办为完中,更名为草堰中学。上世纪九十年代因生源不足复为初中,后并入设在草堰口街道的草堰口中学。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教学改革和助推永丰大队民主理财工作在全省颇有名气。几十年中,这所中学培养了一批有用人才,江苏省审计厅副厅长金海江、青海省司法厅原副厅长铁轮(原名铁步足)、哈尔滨市国土局局长杨学春、盐城市财政局局长季步江、建湖县政协主席唐修国等皆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

 

 

耕读传家吴家桥

◇ 游育林   彭淑玲

 

明朝时,吴氏三世祖吴自明在杨巷南置民田数顷,安家落户,勤勉耕种,因和杨巷相邻的河上有桥,故得名吴家桥。

民国时,吴家桥有吴氏宗祠、净土庵、土地庙、砚台池、功名林和民宅,形成一里多长的自然小街,颇为繁华。汉墓群西大墩上先后安葬七座吴氏祖坟,皆在汉墓之上,当地人称之为棺上加棺,材上加材。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吴氏后人是这样回忆吴家桥的:在盐城和阜宁之间有个村庄叫吴家桥,座落在串场河的西岸通渝路的东侧,南北迤逶二三里,庄内一片青砖黛瓦的深宅庭院,首尾相连。院内古树参天,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云蒸霞蔚,聚居着近百户人家,人丁颇为兴旺。这里有码头、车站,小火轮、汽车时常在这里停靠,交通也便捷,是当地人员南来北往、农副产品、生活用品,货物集散的小枢纽。1939年,日伪军一把火把吴家桥祖祖辈辈留下的老房子烧得一间不剩。这一把火之后,吴家桥稍微富裕的人家都离开吴家桥,到上海等地去了。

吴家重视耕读传家的古风,历史上出了不少有影响的人。吴彝白,又名吴鸿璧,清末秀才,后毕业于南京两江师范,这样的教育经历在当时的乡村是很少的。废旧学后,他在家乡办新学吴桥小学、李村小学,自兼校董会主任与国文教员。在家乡宣传辛亥革命,提倡剪辫发,反对缠足,参与过盐城的倒袁斗争。他还乐善好施,《盐城县志》记载,民国十七年,季龙图、马为珑等创办贫女教养院,借惜字局旧址添建院舍,吴彝白捐金陈舍田三百四十六亩四分。他还愿意为民请愿。《盐城大事记》记载,民国六年(1917)大纲盐垦公司与新兴场北七灶灶民为土地发生争议。县人吴鸿璧、沈云瑞、刘障东等,为灶民奔走6年,终于争得部分土地所有权。194010月,盐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吴彝白先生带头捐献枪支弹药,陈毅将军赞他是上冈以北的地方耆宿,意为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吴彝白做过盐阜区首届临时参议会参议员,盐阜区行政委员会委员。他对诗词亦有爱好,和乡人唐碧澄、杨幼樵、李树滋等参加了陈毅倡建的《湖海艺文社》,多次与陈毅军长诗词唱和。吴彝白也做过民国时期的省参议员,他以自己的威望保护乡里,要求国民党部队不得骚扰民众,国军没有一个敢进民宅,扰民抢掠,乡民都很尊重他。吴氏后人是这样回忆他的:在祖父辈中他年龄最小,有些文化,言谈举止颇具涵养,处事公正果断,在吴氏家族内有长者之风;社会上交际甚广,三教九流,官场商场互有往来,仗义疏财,口碑甚好,在外有侠义之风。

吴家桥的吴宗鲁是我县最早的革命烈士。200943《武汉晚报》的一篇文章《生死大时代》这样写到:今天我们要怀念的,是几位不那么“著名”的烈士,他们的名字没有收入课本,但历史上会有他们的剪影……他们是:林可彝、周达山、吴宗鲁、许白池、吴琼、田常、李子芳。这段文字中提到的吴宗鲁是吴家桥人。吴宗鲁,字绍连,江苏省立第九中学毕业后在离家不远的李村小学教书。1921年与地方上的青年人一起参加上冈的同志共进社。1923年,已经成家的吴宗鲁放弃教职考入武昌商科大学。读书时和董必武等有过接触,是武昌中山大学学生运动领袖。1928114,武汉反动当局判吴宗鲁为共党要犯,以鼓吹共产,阴谋暴动的罪名,杀害于汉口济生路阅马场,年仅24岁,死后葬在吴家桥。复旦大学毕业的堂弟吴宗伦(190819401937年写过《哭宗鲁兄》:

黄鹤楼边野草原,血花飞舞莫须冤。

讵疑秦政儒坑尽,恍见清风书乱翻。

民治民权皆幻影,狐埋狐搰复何言。

私心莫罄鸰原痛,自有千秋公论存。

吴家参加革命的,还有1940年参加抗日、建国后做到镇江地委书记、省经委副主任(正厅级)的吴山(化名梅林),解放战争时牺牲的烈士吴德钧等人。

吴家后人吴佩云先生一生以追求精湛完美的工匠精神赢得后人的敬重,他建房支灶的技艺四里八乡都知道,草堰口镇不少瓦匠跟着他学过手艺,现在草堰口的老辈人还知道那位把手艺质量当着自己的脸面一样看重的吴氏瓦匠。吴先生还会木匠手艺,建国前曾躲在地窖里帮助新四军、民兵修枪木托。吴佩云先生的三儿子吴中生一直跟他学手艺,后来担任草堰口建筑公司的总经理,草堰口荣获省、市“建筑之乡”这块牌子有他的许多付出。

 

 

院道港边院道庄

◇ 游育林   彭淑玲

 

《大清一统志》卷64记载,院道港在盐城县西北七十五里,其水由东塘河东北流至草堰口入北穿场河,乾隆三年(1738),盐城知县金世超谒见总理河务大臣,请疏北串场河、廖家港、院道港。本朝乾隆五年浚,改名草堰河,二十三年重浚。河流附近的两个村庄也跟着叫院道,草堰口的称东院道,冈西的称西院道。

《庙湾镇志》说是此河是奉院道谕开的,所以叫院道港,乡间曾讹传为乱盗港。这乱盗恰是当地的方言发音。院道的得名还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明成化十一年(1475),祖籍草堰口大颜庄的镇国大将军颜彪卒于任上,古代的人乡土观念重,去世后多半要回归故土,颜彪的官位是比较高的,朝廷派礼部侍郎俞钦等前来致奠。盐城县地方政府为迎接俞钦等人的致奠,疏浚了东塘河至大颜庄的河道,因俞钦的官位列部院级别,他走过的河道也就叫院道港。另一说来自《建湖县地名录》,说是因一院姓官员督工开挖河道而得名,百家姓中确有院姓。

陈玉澍先生写过《院道港惜字会碑记》,惜字会是民间儒生倡导尊孔尚儒、爱惜字纸的组织。从文章的名字看,院道港早年应该有一个惜字会碑,盐城早年就有惜字局,这可能是用记的文体记录建碑的过程和意义。在这篇文章中,陈玉澍先生有一段堪称字字珠玑的话:字能使昧者哲,拙者巧,窒者达,贱者尊;为胥吏薄书之用,为庙朝诏勅之文,为士人科名之阶,为国家富强之本。这段话百年之后仍被引用着。

东院道庄以唐姓人家居多,始祖唐质甫,号隐岸,又号嗜海,因担心胡惟庸案的牵连,与弟英甫公自姑苏阊门迁至此,也就是历史上说的洪武赶散。家谱上说他少颖异,长膺节钺之寄。因遭时不遇,遂芥视功名,隐迹林泉。其性嗜古,博极群书,最优于八股,尤善诗。唐质甫有《吹角秋风里》三十首,后世仅存四首,诗的格局气象非驰骋疆场者不能作,现摘录一首:

吹角秋风里,胶坚塞上弓;

铁衣侵晓露,鼙鼓起元戎。

谁是无双士?先争第一功。

不虚畋渭水,入梦叶飞熊。

他的后世子孙唐华鄂先生,字陶庵,后人多称陶庵先生,县学生员,与东林党人有交谊,县志说淮东文士亦推其才行。《盐城县志》有传。乾隆《淮安府志》记载,宏光初,史可法开府扬州,聘盐城诸生四人参军事,其中有陶庵先生和楼王庄的王之祯。陶庵先生做过南明小朝廷的河南归德府通判,王之祯在《唐陶庵家课叙》中提到,两人极为友善,是结拜兄弟。史可法殉国后,两人曾到梅岭西台为史可法招魂。南明灭亡后,陶庵先生归居乡里,地方文士以诗文请教,但若问及政治时事,皆默然不答。有地方官员礼聘其入幕,一概不就。后以授时文为生,足迹远至鲁南,终年83岁。沈德潜《清诗别裁》收有盐城榜眼孙一致写给陶庵先生的诗《赠唐陶庵先生》,诗中写他眷念前朝的情义:

早投簪绂遂幽襟,偃卧蓬蒿足醉吟。

衣履独存耆旧色,须眉真见老成心。

天涯故国忧方切,梦里华胥感自深。

闻道欲归仍远适,去山何路许追寻。

院道庄不大,因有了风雅之人,历史上也有山庄十六景的说法,陶庵先生的好友宋曹写过《舆图说》,文中是这样描写院道庄的:

去西南二里许,拔地而起隐三军,其色蔚然深秀,其巅若与云齐。予与唐子陶庵联好,常往来登之。里人造其亭曰留云,盖以地与人交相目之,兹不具论。乍陶庵自河南解组归,召予话旧,复盘桓其上,诚意想不到也,因留连久之,俯视山庄,了如指掌,北有树虬横空,当暑直如张盖,老幼咸纳凉也。西有桥虹梁跨涧,临渊不待招舟,往来诚就便焉。吊沟帮紧接溪头,桃放春三,每引渔人返棹,尚贞院特迎浦口,钟鸣夜半,若留估客收帆,此悉予所熟识也。其他曾伴同人钓游,同人指示向予称道者,流团浦倚范堤西坡,道路平坦,湖水一经下注,竟藉此汇归入海。南界草堰,故捍海堰并同载志,沙缺口属西岗巨缺,缺口沙停,恰有塘河边波心云汤,相为对偶。至若野渔荡孤舟钓月,墁塌埝旷野耕云,则别有天地。院道庄杨垂春露,令人常忆陶潜,大小穹土缀秋霜,煮海何为管仲?然一居西南,一居东北,似乎遥遥相对,诚有露井清泉,宛在中央,各地均为联属,同条共贯,不宜乎脍炙人口哉!

从文字中可以读出,宋曹先生是经常来这里的,这里曾建有留云亭,这样的描写也因了那句话,内心有风景的人才会见到风景。因为这样的历史,这样的诗和文,院道港的流水似乎更加缓慢,而且意味深长了。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