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沙龙 > 文史语吧 > 正文

春联杂忆(李世安)

发布日期:2014/1/29 16:40:38  阅读:2641  【字体:
 

 

我在读书时代,每年大年初一早茶后第一件事,就是跟着父亲逛新阳小街,观赏各家各户的新对联。当年小街溢满墨香,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父亲边看边向我解读做对联的知识,讲究对仗工稳,使我受益匪浅。

 

老家新阳小街是一个古老的村镇,商业发达,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一贯重视春联文化,并成为小镇一大特色。抗战时期,县政府利用西南沿荡资源,在新阳小街河南兴建光荣村,收纳全县60多户住房困难的军烈属在此安家。1944年春节前夕,这里居民在做好优抗工作的同时,还开展了为光荣村军烈属送春联活动。小街上集中十几名写手,编写了200多副抗日春联,如“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英雄门弟,光荣人家”;“四时抗战,八节平安”;“忠诚门第千古美,烈士家庭百世芳”等,并敲锣打鼓为军烈属贴上门。春节那天早上,县委书记刘阳生和县长树海带着年礼,前来光荣村向军烈属拜年,看到家家户户贴的抗日对联,年味十足,便齐声称道:“新阳不光是优抗模范乡,还是一个楹联之乡哩!”从此,每年春节前为军烈属送春联成为地方风尚。

 

土改后,小街上又推出了一批新春联,如“想当年饥寒交迫除旧岁,看今朝丰衣足食过新年”;“有土地有自由人人努力生产,反战争反侵略家家安享太平”;“支援前线打胜仗,巩固后方永翻身”;“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全亏共产党。”当时有一种说法,叫“新年不忘新任务,看看春联就清楚”。当年的春联,不但有年味,还起着宣传鼓动作用。

 

好对联离不开高超的写手。在我的记忆中,小街上书法最有影响的要数祁报之,他的书法功底,远近闻名。民国时期,祁曾任盐城职中校长,民主建政后参加地方教育工作,每到寒假,就回来为街坊义务写春联。当时盐阜区有两位书画大家,即杨幼樵的画,祁报之的字。祁报之的篆书,有“江右第一人”之称。小街上的县参议员顾一天、祁国甫和后来的县政协委员陈石模、顾宗立,他们都是编、写对联的好手。教育前辈顾宗立,擅写大楷,过去每逢节日,地方上都要搭彩门、挂横匾,书写横匾上的大字,如“庆祝国庆”、“欢度春节”、“毛主席万岁”,非他莫属。老人家为邻里写对联一直写到90多岁。戴尧天也是编写春联的能手,他人在县文化馆工作,每年都要创作一批新春联,提前带回来,供人们选用。后起之秀有顾良则、孙文伯,他们的书法技艺不逊前人。在商界,差不多每个店员都能写一手好字,其中佼佼者有仇大生、李荣、韩朝、顾传道、姚利生等。每年春节,他们都要根据本店特点,在春联上露一手,推出独具特色的新对联。过去,有不少外地的文化人,到这里来领略春联文化的魅力。

 

今年春节,我去老家向乡亲们拜年,想找回记忆中春联文化的“乡愁”。走街串巷,看到的对联都是清一色的印刷品,几乎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惟有刘氏百年老宅后院门上还遗留文革前手写的“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的一副老对联,因涂过油,始终没有变色。身边祁汉三老人告诉我,从文革开始用印刷的语录作春联,从此就丢失了手写对联的传统。再说,现在能写毛笔字的人不多,加上有些人浮燥,坐不下身来,只好买印刷品来代替。而我对手写的特别是自编的春联却情有独钟。如今手写春联已基本消失,春联文化的吸引力严重减退。笔者认为,留住传统文化才能留住乡愁,传承手写对联才能找到乡愁。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