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沙龙 > 文史语吧 > 正文

“法乎其上得其中”出处排除(唐明白)

发布日期:2011/10/17 14:33:42  阅读:43449  【字体:
 

 

     “法乎其上得其中”这话的说法有多种多样,比较完整明确的是“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法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因为经常用到这话,就想到它出自何处,也是自己平时看书不认真,也可以说自己不够聪明,反正说不上。曾查过《辞海》、《辞源》、《新华成语词典》等,均无结果,只是在《汉语成语巨典》上发现“取法乎上,则得乎中”,但仅有解释,例句是民国时期孙中山之语,并未指明语源。后来心想上网查呗,没想到上网一查,更加眼花缭乱,让你莫衷一是。有说出自《易经》,有说出自《论语》,有说出自《孙子兵法》,有说出自《吕氏春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说是孔子教育学生时说的。当然,一些权威人士解释时会强调出处已难确考。

 我想,既然出处难以确考,那咱也别伤那个脑筋了,但又一想,有那么多的出处,何以说难以确考?特别是当我查遍了《论语》没有发现记载孔子这么大影响力的话时,我更觉得考证一下的必要,不过我是来个排除法的考证,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几本古籍里究竟有没有这样的记载,以免总在以讹传讹,或者自诩为智者,让这样的流言止于此吧。呵呵。当然止流言的目的是太低了一点,更想以此文就教大家,把这句话的来龙去脉理清楚,那也可以说虽是小善,亦为积庆之举啊。

 先看《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易经》,又叫《周易》,主要由卦辞(包括卦象、爻辞、文言、彖辞、象辞)、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五大部分组成。传统说法认为文言、彖辞(分上下彖辞)、象辞(分上下象辞)、系辞(分上下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这十篇都是孔子所作的释《易》的文章,称为“十翼”。今天的研究至少表明这样的说法是缺少起码的依据的,只有系辞上下两篇中大量标明“子曰”,《易经》是儒家的经典,孔子对《易经》又是十分推崇并且认真作过研究,再加上“子曰”的内容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贯通的(只是基本贯通,当另文辨析),有的说法还可以从《论语》中得到互证,一般来说,“子曰”即是指的“孔子说”,当是没有什么疑问的。这样,我们从系辞上下篇中寻求“法乎其上则得其中”这句话是否为孔子所言是比较可靠的,然而其中标明“子曰”19处,并无类似的说法,其实在《易经》中的其他部分也无类似的说法。

 第二看《论语》,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论语》实际上是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综合当时最流行的《鲁论语》和《齐论语》而形成的本子,又号为《张侯论》。在这个本子的二十篇中,没有类似的记载。倒是第六篇《雍也》第二十一章中,孔子说过这样的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大意是,智力中等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智力中等以下的人,不要和他讲那些高深道理。这与他老人家一贯的思想倒是一致的,就是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当然这样有另外的解释,不赘)。细品起来,孔子这话似乎与“取乎其上,得乎其中”云云,正是相反的。虽说这里孔子是教学生教育别人的原则,但对于那些“中人以下”者来说,也就是他们连求得“语上”的机会也没有吗?当然,我们还可以这样来理解,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就是说的,中人可以取乎其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就是说,中人以下者可以取乎其中,而不应拔苗助长,直取其上,这样来看,两者的思想还是贯通的。不过,不管怎么说,在《论语》里再没有更为接近这一意思的说法了。莫非是有人正是由孔子此语演绎出“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么?但演绎归演绎,看来不能依据《论语》中的这段话证明此语为孔子所云。

 第三看《孙子兵法》,有人说《孙子兵法》中,孙子说过:“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孙子兵法》通常是指春秋孙武的所作的《孙子》十三篇,当然因为战国还出现了一个同样伟大的军事家孙膑,也被称为孙子,也著有兵法,不过这部兵法失传已久,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山东银雀山才重新被发现,现在一般称为《孙膑兵法》。在孙武的《孙子兵法》(《孙子》)中,并无“求其上,得其中”这样的话语,不知引者何据。要说类似的话,只有第一篇《计篇》末尾的观点相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战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第四再看看《吕氏春秋》,八览十二纪里头也没有看到此语,类似的思想倒是有,如《仲春纪·当染》中说,所染当,故王天下;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又说,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意思大约是说人所取法的榜样应当慎重,但与“取法乎上,则得乎中”似乎还是不能算作一类。

 现在已知此语有明确语源的,一般认为是唐太宗《帝范》卷四,其语曰:“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手边无有此书,未能确证。以此语明确用以教人求学的,一般认为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手边亦无此书,只能待后再为查证。

 知道一句话的意思,并且能够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也许就够了,何必为语源如此大伤脑筋呢?不过,问题在于有人制造语源,再进而以讹传讹,这样辨明语源就成为相当严肃与很必要的工作了。您说对么?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