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沙龙 > 文史语吧 > 正文

《我记得她》的崇敬与感恩(杜书仁)

发布日期:2011/10/17 14:33:46  阅读:2992  【字体:
 
 
    算起来至少应该是在二十年前,我那时在建湖县中学教书,曾用过一篇短文做材料,让同学们进行阅读训练。
 
    这篇文章的构思非常精巧,我不能肯定作者是一位女性,但是可以明确地说文章体现的就是一位很细腻的女性作者的情感,即使她(他)不是一位女性。这么说没有别的意思,而是说这样的构思很值得学习,也很容易学习。文章题目叫《我记得她》,而通篇写的都是老师“记不得你”,而这种记不得都是基于“我记得她”。这样构思的精巧只能用“令人叫绝”来感叹。
 
    说来真的让人十分感慨,读完这篇《我记得她》以后,我明确要求同学们模仿此文写一篇表示感恩老师(当时明言除了我之外的老师,呵呵)的文章。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说得太容易得到验证了,因为这次同学的作文中出现许多的佳作,以至于那次作文讲评会上我打破了早已对同学们宣布的三篇为限。到现在我还记得其中的一篇,题目是《我还是要谢谢》。文章从总体上是参照了《我记得她》,选取了三件还是四件事情,这一点我是记得不太清楚了,但小作者所用的中心句真的撼动了我,我一直记着,估计会永远记着。文章里是这么说的:“我知道,亲爱的老师,您不需要谢谢,但我还是要谢谢。”多少年,我始终忘不了这句话,我认为是我的学生发自肺腑的一句话,也是我可以为自己更是为教师们骄傲的一句话。
 
    其实我知道这位同学并非就一定是对我所说,但我还是很自豪地自我对号,我很有自信地觉得同学们会赞同我的。并不是要吹嘘,说真的,我是真心地把这些同学作为自己的小弟弟和小妹妹一样来关爱,有时这就是一种无法控制与扼抑的爱,而且说真的是并不知道还需要回报的爱。
 
    爱需要回报吗?或者说需要回报的还叫爱么?起先我有着自己一种单纯的想法,对上面两问都是否定的。实在说,在建湖县中学教书时,我的付出是出自诚心,从未想过回报,更未计较过回报,即使有些所谓忘恩负义者也没有引起自己的不满与愤怒。随着年岁的增长,当然也随着经历的丰富,我的想法与感受都在改变,而且是一种彻底的改变。付出爱固然不一定需要回报,但接受到爱就应该自然生成一种回报,否则爱就等于是对牛弹琴,也可以说是明珠投暗。爱的投入者也许不需要回报,但社会需要对爱的回报,因为这样才会酝酿出更加浓郁的爱与永远的爱。我有时也在为自己庆幸,幸而早就离开了教师岗位,否则真的难说我会怎么接受如今的一切。
 
    现在我们对多少东西还保存着应有的崇敬?在相当的人心中,可能除了金钱还是金钱,金钱成为某些人的终极目标,那实际是相当可悲的。在一次文史在工作会上,我曾经对还在痴情于文史资料整理的人们说过,从物质上讲,我们可能是这个时代的落伍者,但从精神讲我们则永远是富翁。八十年代“理解万岁”的口号,引领了全社会的人们对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浓浓的感恩之心。可是这样的口号很快被另一个口号淹没,从此很多人不只是精神滑坡,而且还名正言顺地有了堕落的理由。这个口号就是:消费者是上帝。据查,这个口号最初起源于上上个世纪工业革命期间,一些星级酒店或者说是星级宾馆为了提高服务水准,要求职工把顾客作为上帝。既然是上帝就有一种绝对服从的内涵,不过那实际上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顾客本身就应该具有上帝的素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许多该拿来的没拿来,却拿来了这样的口号,结果全盘污染了人们本来就不很强烈的感恩意识。“消费者是上帝”演变成“出钱的是大爷”,于是很多人因为自己财富的增长,变得气粗起来,什么人也不会放在眼里,更何况文弱书生之风华典型的老师?现在人们常常会抓住教师队伍中一些个别现象,对整个教师妖魔化,在这个方面媒体扮演了非常丑陋的角色,或者说令人作呕的角色。
 
    真的不想再多说什么了,还是说说这篇《我记得她》吧。象当年一样,今天我还是没有找到此文正式文本,从网上寻来的依然是训练材料,所以究竟是否有误,无法保证。而且最可惜的是,至今还搞不清楚《我记得她》的作者是谁,他(她)给所有在做上帝的人们或者自认为付钱就应该是上帝的人们在敲一记清醒的钟声。愿这钟声一直响在我们的耳畔。
 
 
                   《我记得她》(作者:?)

    二十五年了。

    如同二十五年前,我叩响了她的房门,我是她的学生;而今我带着我的学生来到这所中学实习。我的学生肃立在我身后,我肃立在她门前。

    七十六岁的她,苍颜白发,眯眼打量着来客。我含笑摘下呢帽;我的学生也满怀敬意:“靳老师!”

    她当然认不得我的学生——她的“徒孙”;却也似乎认不得我了。

    啊,老师,我要唤醒你的记忆。

    ……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如歌的行板,悦耳的清音,发自你的内心——那旋律,构成一个美好的梦。这梦,并未远逝,至今缭绕在我心潮的上空,现在,我常给学生讲:优美的朗读,能拓展含羞不语的文学所蕴藏的意境。而当时的我,只有惊异;我怎么会听见童话中小天使那银铃般的歌声?

    “孩子们,想想,小朋友们看戏后划船回家,那船头的激水声为什么更其响亮了呢?”

    “因为夜深了……”

    “不,是因为他们肚子饿,想急着回家,就划得快些……”

    对同学们的回答,我不以为然,举起了小手。我是在家乡的小河中长大的。

    “那是因为逆……逆水行……行舟。”

    而课文中并没有写明顺水逆水的问题。也许没有必要写。也许静静的河汊,无所谓顺水逆水……总之,我的回答是她始料未及的。

    她笑了,一如当时的笑容。

    “有很多聪明的孩子……”她说,显然记不得我是其中的一个了。

    ……

    那么,老师,你总记得困难时期吧?你带着我这个年纪最小的寄宿生到这里来,点燃小炉,一点盐,一点油,熬了一锅粥,叫我吃……滚烫的、醇香的粥,跟妈妈做的一样;你的叹息,也像妈妈爱怜的目光一样:

    “孩子,你太瘦了……”

    她再一次笑了,没有了叹息:“熬粥的日子,不少……”

    她依然记不得我。

    我和我的学生告别了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我的学生不无惆怅:“怎么会记不得你呢,老师?”

    “我记得她。”我说。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