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庄千年古迹清洁庵
东吴庄千年古迹清洁庵
东吴庄千年古迹清洁庵
吴效凡
公元618-619年,隋亡唐兴。627年,秦王李世民承继大统,建年号贞观。在平定内乱,荡平突厥、高丽之后,他悉心治理朝政,安抚民生。他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兴废之道,礼贤下士,俭以息人,发展农耕,广泽天下,使人口增加,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出现了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
一、贞观遗梦
初唐佛影灿留痕, 普度众生依佛门。
庵院留香花一朵, 莲台远唱越千春。
在唐代,射阳河畔的盐城西北乡已稳定成陆,先民在这块土地上耕种、建庄、修庵、立庙。在今建湖县域内,首建的庙宇就有宝塔村的净慧寺、沿南村的大云寺、西阳村的泰山寺、收成庄的罗汉院等七处之多。位于庆丰镇东吴庄的清洁庵,也是沾了大唐的灵气应运而生的。据《建湖县佛教志》记载,它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至今已有1390年的历史。又据民间传闻,清洁庵第一代住持姓姬,布衣芒鞋,仙风道骨。她奉佛旨传教,誓欲普度众生,就在东塘河畔的一块风水宝地上,划地建庵。此后,人们每到东吴庄西北侧,便会见到一处院落,门上有联曰:静心能超三界外,有佛方度八方人。横批为此处是灵山。进内一看,佛殿上金光灿灿,供奉着佛祖如来与观音等一众菩萨的庄严法相。
这位住持学问广博高深,不但精通佛学,还懂得天文和医学,能治病救人。人们不知她是仙还是人,只在心中念她,尊她为仙师,又称她为姬老姑太。不知不觉过了多少年,清洁庵成了周边百姓心中的圣地。
二、潜心修道
灿耀东吴话玉贞, 修身崇佛有心人。
开基创业千家颂, 救苦度人百世尊。
据旧《盐城县志》记载,从明嘉靖到清乾隆这200多年间,盐城一带特大水灾多达44次,其中仅康熙在位的61年中,就发生了20余次水灾,平均三年一次。先民们无力抗御自然灾害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和磨难,便把希望寄托在神佛和菩萨身上。他们盼星星,望月亮,盼望古老的清洁庵能带给他们好运,赐给他们安详。忽然有一年风传,有个人间仙女要拜祖弘佛,重修千年清洁庵。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东吴庄的吴玉贞。
在古老的十八团东吴庄,周文王的伯父、吴泰伯的后裔迁盐德政公第十六世孙日新公,生了四子一女,其女玉贞天生丽质,秀外慧中,自幼精通文墨,兼研医药。一年不幸生了天花,脸上留下了疤痕,成年后不肯嫁人。一日早睡,梦一神仙,直称“你是我的弟子,应修东吴庄清洁庵,以教化生民,最终定能成正果”,说罢飘然而去。醒来后玉贞询问父辈,方知庄上真的曾经有过一座清洁庵,于是萌生善念,立下宏愿,重修清洁庵,潜心修行,济世度人。
其父日新公,勤劳厚德,名扬乡里。女儿不嫁,立意出家,他尊重女儿心愿,把家中田产分成五份,让女儿玉贞分得其中一份,计有庄田四十多亩,作为生活之本;另建三间主屋、两间厢房,以墙围其四周,一如四合小院,并亲书门匾上“清洁庵”三个大字;又铸释迦牟尼金像一尊作为镇庵传世之宝。玉贞入庵修行以后,人们称她为“麻老姑太”、“麻老姑奶奶”,又称她为清洁庵的第一代住持。从此清洁庵内梵音飘眇,佛舍经堂应时开放,香客如织,游人如云。又收姚氏冰清,带髪修行,作为清洁庵第二代传人。二位姑太有缘同心,在庵修行前后有六十多年之久,平时衣食清淡,礼让谦和,还出资为东吴庄中心河上架能行牛车的木桥一座,铺二米宽的砖石路四条,两纵两横呈井字形。她俩平时常为平民调解矛盾,医治病痛,所以德高望重,颇受世人赞颂。
吴、姚二位姑太晚年,又收收成庄罗汉院茗山法师的师弟王善圆为弟子,接着王的伴友李道贞也入庵修行。吴、姚二位师太心胸开阔,办事豪爽,均享有高寿:吴玉贞姑太于1930年仙逝,享年98岁;姚冰清姑太于1936年仙逝,享年96岁。
三、弘佛拜师
二圣升仙一梦牵, 千年承继谱新篇。
荣登佛界同心结, 普度众生年复年。
吴老、姚老姑太先后归天,成佛而去。从小就受父亲崇佛影响的王善圆,一因幼年出过天花,脸上落下了许多麻点,二因婚后不久,不幸失去了自小定情的丈夫,她终于走上了修行弘佛之路。15岁失去母亲,19岁又失去父亲,家中唯有一个比她小三岁的弟弟,于是她放下牵挂,一心向佛,来到建湖收成庄的罗汉院,拜院主宏台祖师为师,同茗山成了师兄弟。她遍访名山大寺,在南京宝华山受戒,头顶上留下了整齐的九枚戒疤。受宏台祖师之命,为东吴清洁庵住持,李道贞为监院。王、李姊妹一心修道,乐做善事,拜佛念经,崇敬赤诚,深受庶众爱戴。
王善圆姑太博学多闻,她趁云游的机会,借读过清华佛学院。她不但精通佛学,而且对心理学和医学也无不通晓,善治疑难杂症,老百姓称她为活神仙。她还精通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在海内享有盛名。李大姑太并无学历,当年伴王出家,形同姊妹,念经拜佛,以王为圭臬,全靠死记硬背,一生出家无家,虽与人有书信往来,未见其家人探望。她终生从事庵内杂务,来往于东平、双河两村,诸事都能得到两村群众的帮助。
几年后,庵内又接受了一位端庄秀丽的年轻佛子夏士莲女士,师徒们协力同心,虔诚拜佛。庵内暮鼓晨钟,木鱼梵音悦耳,香客痴迷,游人驻足,诸多佛事、香期、庙会都如期举行,在县内外享有盛名。有一首《西江月》词颂其盛况:
庄上人流似水,庵中瑞气祥云。路河环绕映山门。胜地风光似锦。
琢玉装金示敬,弘扬佛祖观音。莲花座下列奇珍。香客游人朝觐。
庵堂与民无争,人们敬佛尊师之心更虔诚,对几位姑太也更贴心亲近了,华中鲁艺革命办事处、中共民运办事处的人员都成了庵堂的常客,三位女共产党员关华、成英,翟光华干脆就以清洁庵作掩护,与姑太们亲如一家。1942年的一天深夜,汉奸向日伪军告密,驻西吴庄据点的日本鬼子在扫荡时,特地到清洁庵搜查一遍,把清洁庵和学校都炸毁了。不久当地政府和群众重建了三间小屋,改称清洁祠,王、李两位姑太伤心欲绝,做梦都盘算着何日才能再现清洁庵旧时的风光。
到了1987年,当地人林咸仁、谷德权、谷加瑞、朱荣坤、吴书珍、严以芳、吴绍怀、吴中信、夏咸清、吴沐生等近五十多位居士、香客、施主,纷纷捐款、捐物、捐工,又得到庆丰镇领导的鼎力支持,经过一年多时间准备和施工,终于完成了大殿、西殿、厢房的土木工程,又对前殿旧房进行了修缮,清洁庵终于成了一座青砖黛瓦、龙脊花墙、古色古香四合院式的庵堂,比原来的清洁庵更为恢宏壮观。
四、临危受命
三代归天遗恨多, 一朝圆梦逐妖魔。
庵堂圣洁佛光照, 金凤临危唱颂歌。
回顾东吴庄清洁庵,从初唐到民国,先是姬姓姑太草创其制;后由麻老姑太吴玉贞立志出家,承继清洁庵,历经风雨兴衰。接着是初婚丧夫的王善圆和端庄秀丽的夏士莲相继入庵。不幸的是夏士莲91年因煤气中毒、58岁不治早逝,而83岁的王善圆和81岁的李道贞两位住持也于1993年、1995年相继发病仙逝。这样一来,就使清洁庵后继无人,不能顺利传承与交接,庵堂的持续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几代遗存释迦牟尼金像从此不见踪影,十分可惜!为了使古老的清洁庵发扬光大,县佛教协会于2011年决定,请射阳法号叫静修道人的孙金凤为清洁庵第六代住持。孙虽年纪偏大,但她心慈面善,敬佛护法,在庵数年,口碑甚好,大家都习惯尊她为姑太,享受前几代姑太的称谓。她在庵中念经、做佛事,一刻也未闲着。平时收入的香火、捐款,她一直妥为保存着,曾以此为庵堂兴建了东大门楼,又请了一对镇庵的吉祥石狮,受到当地民众的称赞。
五、佛光普照
建湖佛众建奇功, 代代英贤聚庆丰。
清洁庵堂迎圣主, 佛光普照倡新风。
孙金凤住持清洁庵,并在庵内度过了她幸福的晚年,时间虽不长,只有短短的几年,却作出了无私的奉献。2014年春80多岁孙老姑太病重,县佛教协会关心她,特派太平庵住持净月来照顾并送她最后一程。庵内一时无主,佛教协会又派在佛学院受十戒毕业的优秀学生圣正、果池这两位英才佛子来清洁庵任住持、监院,使清洁庵迎来了新生的曙光。
两位年轻的法师,道德高尚,奉公守法,学识广博,亲切谦和,很快与东平、双河两村干群相处得亲如一家。平时的佛事活动,从不给地方和群众添麻烦,生活上坚持清淡,自食其力,长瓜种菜,从不与民争利,且能主动帮助平民、乡邻排忧解难,他们勤于讲经说法,教化生民,嫉恶劝善,深受百姓爱戴。
现在的清洁庵每天早上、午间和傍晚,木鱼声声,钟磬阵阵。来庵烧香、请愿的善男信女,总爱驻足聆听二位法师的讲经说法。有人撰写一联称颂道:
清洁庵堂有一番“神圣”能醒世;
东吴庄院现万缕“佛光”善度人。
每逢佛教的传统节日和历代住持的诞辰、忌日,两位法师总是及早安排,如期召开纪念香会,至于春节的庙会,更是规模空前,令人难忘。
经过多年的惨淡经营,如今的清洁庵已全面装潢,菩萨也装了金,面貌焕然一新。
庵的正门朝东。进了正门向南拐,便来到修缮后的前殿。正中的佛龛里,盘膝端坐着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他的身后,是手执神杵的韦驮,面对着大殿,忠实执行着护卫大殿的任务。朝北隔着一个方整的大天井和一个大香炉,便是雄伟的大殿庵堂了。
大殿正中的神台上,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金身塑像,两侧侍立着他的弟子阿难和迦叶。再向两边,东间供的是观世音菩萨,西间供的是地藏王菩萨。佛祖的周边,还供奉着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济公活佛等。年初,圣正、果池两位法师,又想方设法募集资金,在大殿东南角和西南角分别购置一口一人高的大钟和一面直径为160厘米大鼓,每逢香期庙会,龙钟凤鼓齐鸣,交响悦耳,给大殿增色了不少。
大殿的西北方有一大间朝东的偏殿,殿内供奉着历代住持的神主,这里的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她(他)们为维护一方平安、保佑人民幸福所作出的功绩。这真是:
洁地缘生心偎依, 偶来探秘见神奇。
参禅能化尘中网, 遣兴堪吟壁上诗。
人海茫茫抛俗念, 世情淡淡望晨曦。
云涛卷起人生梦, 鸥影秋汀志不移。
- 上一篇文章: 辛亥革命在西北乡反响
- 下一篇文章: 高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