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六师野战医院移驻大李庄史实
李一涛 整理
“兔港渔歌芦荻唱,马河帆影晚霞撑”。在苏北射阳河与西塘河交会处,有一座历经千年的朦胧古塔,塔东约6公里处,有一个叫大李庄的村子。村子里的李姓人家,相传是明代苏州移民,先落户堰头,后迁朦胧古塔东,氏族繁衍,人户众多,李姓成为庄名。为不忘祖先,在村子里建有“堰头李氏宗祠”。宗祠历经风霜雨雪,李氏人家代代相传着许多故事。几年前,我返乡探亲时,听说在祠内已经生长190多年的银杏树下,曾留下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六师野战医院医疗队队员和新四军伤病员的足迹。为寻觅这段历史史实,我查阅了大量相关史料,多次去南京、盐城及建湖县宝塔镇、阜宁县沟墩镇等地,实地调查访问,历时三年,基本揭开了这段尘封近八十年的历史。
知情人的回忆
现年94岁的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副书记陈学章老人是一位离休干部。《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曾采访他。他回忆说:“我1943年8月入伍,在新四军二师甘泉县货场管理局所属高邮湖大队当战士、通信员。1944年后,调扬州北郊淮泗和酒甸、扬州西郊七里店税所当填票员。1946年6月北撤,在苏北高良涧(洪泽)地区随淮南军区独立旅三团编入新四军六师。因得疟疾住院,转移到射阳河东射阳县慕塔林镇,秦振华卫生队长让我病愈后留下来,后进入六师卫生部野战医院办的卫训队学习,从此步入部队卫生行列……”陈老回忆中说的“慕塔林镇”即今建湖县宝塔镇丁仁村。“慕塔”或为“墁塌”之误。在朦胧古塔东有个叫“墁塌仑”的村庄,建湖方言读“墁塌仑”的音似“牡丹林”,外地人也可能听为“慕塔林”。“墁塌仑”之地名早在明代就有。《刘氏家谱》记载:前川刘公号柳村,籍本姑苏,由元末明初兵戎越境,与家人洒泪分袂,携李氏孺人驾车从阊门而出,行至淮东古盐北塘河北岸墁塌仑下车。1943年实行新乡村制时,某区委领导说“墁塌仑”不好叫,你们村民都重仁义,人丁兴旺,不如改叫“丁仁庄”。大家都说这个名子改的好,从此就以“丁仁”为庄名,但是仍有人说古名“墁塌仑”。另外,陈老回忆说“扬州北郊淮泗”中的“淮泗”,亦为地名“槐泗”之误。
1946年,大李庄及周边村庄住过伤病员,许多年老的群众都有记忆。我先后采访了李标、李有运、李有春、李有森、李峰云、李容湖、李松、李正山、李德干、李新兰、徐富银、吕京宁、李成宪、曹以花、姜兆彩,以及李云妹妹李德兰、李虹长子徐海星等人,他们回忆说:野战医院办公场所、食堂设在宗祠内,手术室设在宗祠东北200米左右的李容旺家,医院领导人住宗祠西隔巷李长印家,伤病员化整为零,分散在马泥沟南岸东西长约10公里的大李庄及东侧墁塌仑、大李庄西侧的后辛庄和裴桥、宝塔等村庄,除个别家庭因房屋太小无法安置外,所在村庄人家都住有伤员。徐富银老人回忆说:1946年秋收,新四军六师野战医院医疗队在宝塔镇裴桥村时,我在田里割稻结束后回家时在路上不慎摔倒,割稻的镰刀划伤右手指,到医疗队救治,医疗队军医用红药水涂搽手指伤口,伤口痊愈后,现在还有疤痕。李有春回忆说:为防日寇盘踞,1942年春夏之交,大李庄人主动拆除宗祠主体建筑,仅保留西厢两间房屋。因房间小,放不了几张饭桌,只有医院领导坐在屋内桌子边吃饭,警卫等其他人员在宗祠门口广场上摆放桌子,大家围着桌子吃饭。有一天我路过宗祠,正好碰到他们吃午饭,桌上大面盆里盛的是鹅肉。他们喊我:“小鬼,小鬼,过来吃一块肉”,于是一位新四军战士用筷子夹了一块肉给我。那时,经常有新四军路过大李庄,到了做饭时间,他们就在路边地上架个锅煮饭吃,部队从不打扰老百姓。
大李庄还流传一个“七仙女”参军的故事。1946年大李庄搞土地改革,李容乾、李燕、李高氏、李云、李虹、李小宝、李素华等七位女青年积极参加土改,她们后来到医院当护理员,医院北撤时上级指示吸收她们参军,其中李云、李虹、李燕参军后分在第一医疗队。李云在1948年初参加了华东医干轮训队,学习战伤外科。新中国成立后,李云以军医身份同丈夫一起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2020年11月4日下午,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李宣良大校考察大李庄。听说堰头李氏宗祠1946年曾住过新四军第六师卫生部野战医院领导、医务人员和伤病员时,建议做一些救治伤员场景;听到李氏“七仙女”参加救治伤员和参军的故事时,他希望挖掘真实历史资料,还原那段峥嵘岁月。
新四军第六师野战医院寻踪
据历史资料记述,新四军六师于1941年1月20日成立,下辖16、18两个旅,是活动于长江以南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1941年8月,以江抗后方医院部分人员为基础,扩建为师后方医院。后来因战争形势变化,六师师部奉命率第18旅渡江北上进入苏中地区,第一、第六师领导机关合并,18旅归一师建制;16旅归第一师指挥,保留六师建制,坚持在长江南岸江浙一带打击日伪军。为保证伤病员得到及时治疗,先后建立4个疗养所。1943年7月,16旅在安徽广德、浙江长兴的白岘地区组建野战医院,由四十六团卫生队长马慧明担任院长,医院设有轻伤组、重伤组,收治伤病员。到1944年夏,医院扩编有工作人员近300 人,他们因陋就简,利用祠堂、民房做治疗室或病房,用毛竹自制床铺、床头柜等,由旅部供给被服,可以收治伤病员500到600人。1945年1月,改编为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医院;9月,连同300余名伤病员北撤,于10月改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野战医院。1946年4月,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奉命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六师,谭震林兼师长、政委,王必成任副师长,江渭清任副政委,张闯初任参谋长,下辖第16、18旅6个团。4月,在高邮城内永清寺组建以苏中二分区卫生部和16旅卫生部为基础的六师卫生部,调苏中二分区卫生部长盛立为师卫生部长 。师卫生部医务主任唐志炯、政治协理员金衡、医疗保健科长林伟(后调16旅)、沉勃(兼医训队长)、药材科长许文华、管理科长曹永如。成立野战医院,院长马慧明、医务主任袁伯龙、副协理员曹金友。成立三个医疗队,一个手术室。每个医疗队100人左右,下设两个医疗室。盛立回忆说,高邮整编不同于一般整编,“就师卫生部本身来说,作为一级医疗救治机构是从高邮整编时开始的,在此以前,师卫生部不担负下属部队的卫勤保障任务。师卫生部成立医院和医疗队后有利于大兵团运动作战时分级治疗实施。”
1946年6月底内战爆发,新四军第六师在华中野战军司令粟裕的指挥下参加了苏中战役。为了落实粟裕同志“救治好每一个伤员”的指示,华东军区卫生部部长崔义田和华中军区卫生部部长齐仲桓、副部长李振湘一起对野战军卫生工作力量作了统一部署,扩建了原有的野战医院和后方医院。在兴化县中部的唐子镇建立了伤员转运站,在该区西丁庄、东林镇的魏庄等村庄先后组建临时野战医院。在淮安、淮阴、宝应、兴化、射阳、盐城一线设置了后方医院或重伤医院。从苏中前线将伤员转送到军区后方医院相距约5百多华里,而且是水网地区,又时值炎夏,运输工具主要是担架和小民船,这就增加了运输途中的困难。为此,军区卫生部在前后方之间,又建立了伤员转运总站及分站,负责伤员转运中的组织、医疗、护理、食宿等工作。第六师卫生部也组织了第一线转运站和野战医院。在苏中战役从7月13日开始,到8月31日结束的45天里,第六师野战医院、转运站先后在东台、如皋等地收治、转运伤病员。
苏中战役进行中,淮南、淮北的形势紧张,从6月初,淮南的后勤人员开始撤往苏北,第六师的后勤人员也从宝应、高邮、三垛等运河沿线向东面的兴化大邹方向转移,再由大邹转移到射阳河东的朦胧古塔周边(现为建湖县宝塔镇),其中野战医院医疗人员进驻大李庄。由于苏北战场形势恶化,当粟裕司令员奉命率华野主力自苏中到达苏北时,两淮(淮阴、淮安)已经失守,涟水保卫战正在进行中。从苏中撤回的华野主力10纵、11纵,华野第一师、第六师和九纵参与了涟水保卫战;随着战场转向鲁南,六师野战医院随主力部队转移,自10月底开始撤离苏北,在华东军区卫生部统一领导下参加了全国解放战争。第六师野战医院院长马慧明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后,又参加了莱芜、济南、淮海、上海战役战场救护和救治伤员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兰州军区总医院院长。
————————————————
此文由新四军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之子,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研究员谭晓光,六师野战医院院长马慧明之子,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建华,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副书记陈学章及之子,安徽省淮南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陈建强,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红色文化中心研究员、盐城市新四军研究会理事徐振理,淮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委员田富生老师提供线索并指导,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书法教研室主任丁恒生对文章进行校对,并参考《阜宁县志》《建湖县志》《射阳县志》《陈海峰文集》《新四军卫生工作史》《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部队卫生工作简史》及盛立《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六师卫生部组建概况》、朱根兴《朦胧塔下机声隆》等材料写成,诗词取自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培训部原主任张燕玺所作《排律•大李庄八景》一诗,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李宣良大校对本文进行审阅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上一篇文章: 新旅在文化城——桂林(节选新旅在盐城部分)
- 下一篇文章: 唐秉煜:智获《江防图》 密送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