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水心和他的乡土教材(李世安)
印水心(1883-1968),原名印鸾章,印水心系他的笔名,祖居县境高作镇印家舍。他一生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是一位知名学者和老报人。
印水心自幼聪明好学,才华出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遂被留校任教,年方24岁,令人刮目相看。宣统元年(1909),风华正茂的印水心来到上海,先后任商务印书馆、中国图书公司校理和《神州日报》、《民权报》、《新闻报》主笔及上海广学会编辑,曾翻译和校刊过100多种书籍,在上海出版界颇有影响。印水心又是精通乡土史地的学家。他在商务印书馆期间,曾为东南各省校刊新编乡土地理、乡土历史。其时,他想到故乡盐邑(时建湖地域为盐城西北乡)文教尚称发达,学校林立,独乡土教材尚付厥如,久思纂辑未得其机。为了实现编写盐城乡土教材的夙愿,民国四年(1915年)5月,他利用回乡为父母庆贺60双寿的机会,雇舟四出,东至海滨,南抵大冈,西入射阳湖,北达草埝,走访全境,实地调查全邑25市乡的基本概况,并一一笔录。这种求真务实的作风,在今人看来,亦弥足珍贵。
返沪后,住在沪北寓所小楼一角,杜门谢客,屏绝尘扰,尽数十日,终于一气写成《盐城乡土地理》两卷,每卷十八课,共三十六课,分章节介绍了盐邑本境的疆域、沿革、地势、河流、物产、民俗、交通、区划以及各市乡的基本概况。后又按朝代顺序,分六章三十六课,介绍了县境历史的文教、人才、制度、变乱等内容的《盐城乡土历史》一卷。两书凡课文所不能详括者,都有附记于后,以便参稽。
两书编成后,由盐城饱学之士胡毓彬(字鉴卿)、胡应庚(字启东,胡乔木之父)负责校订,并由印水心本人自费交上海商务印书馆付印。该书封页附有印与二胡的合影,康有为特为此题诗:
瀛海东环古射州,孤忠双烈亘千秋。
而今三子峥头角,又露文章在钓游。
从诗中可以读出这位曾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公车上书”紧相联系的著名政治改革家康有为,对盐城三子颇多赏识,尤对印水心自费编印家乡史地教材的义举褒扬有加。从民国九年(1920年)起,在全县各国民学校及高等小学正式使用,从而填补了盐城历史上乡土史地教课书的空白。这两本乡土教材,体例严谨,文字晓畅,叙事明达,融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既方便教师施教,又利于学童养成系统的乡土知识,引发其爱国爱乡土的情感。这两本乡土教材,为当时乡土教材中上乘之作。因此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成为每个学童必备之书。到了民国十八年(1929),因25市乡改为14行政区制,才将使用十年之久两本乡土课本更换其它新教材。
我的父辈年少读书时,用的就是印老先生编纂的乡土课本,记忆一辈子,享用一辈子。平素,只要有人提起老盐城的古典,他们总是津津乐道,如数家珍。上代人丰富的乡土知识,全来源于这两本乡土教材。至今,我仍收藏着家传的这两本书。由于是书详搜博采,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便成了我学习乡土知识的参考书,对研究乡土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李世安收藏的《盐城县乡土地理》与《盐城县乡土历史》两本书
- 上一篇文章: 《现代汉语成语唐氏由词速检法》正式印行(唐张新)
- 下一篇文章: 《风雨路上》前言、后语(孙善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