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通讯 > 西塘书话 > 正文

新版《建湖方言》让人很多启发(唐张新)

发布日期:2012/3/29 14:40:33  阅读:3886  【字体:
 

               

新版《建湖方言》面世,是建湖立县七十周年所收获的,一份厚重而又有着特殊意义的礼物。这里我们自然要说到姜茂友、徐清国同志全力推出的首版《建湖方言》,2004年当这本建湖文化风味、建湖乡土气息浓郁的著作奉献在全县人民面前时,让全县上下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文化氛围,更加激发大家热爱家乡语言、热爱家乡文化,更加激发大家奉献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今天徐清国同志倾注大量心血的新版《建湖方言》,在党的六中全会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氛围中出版,很有说服力很有启发性地告诉我们,在基层的文化实践中我们可以大有作为。对于建湖方言来说,这本著作是一种留存与传承;对于建湖文化来说,这本著作是一种提炼与弘扬;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这本著作是一种新的教育载体与工具。

                  

建湖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中心,从方言区的分布来看是北方方言区江淮分区的中心地带,再加上江淮方言区又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成为主要方言,为此建湖方言逐渐成为江淮方言的代表性方言,也正是因为如此,诞生于建湖一带的淮剧自然地选择了建湖方言作为舞台标准用语,1961年淮剧艺术考定研究会的确定是在程序上的认定,确立了法理上的地位。建湖方言是建湖人民值得骄傲的社会资源,乔冠华外长把建湖方言带上了联合国讲坛,也让全世界知道了建湖方言。建湖方言成为江淮方言的代表,不仅仅是语音上的代表,更重要的是建湖方言融汇了江淮方言的特色,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建湖方言的语法与通行规则契合,而建湖方言的词汇、语调丰富、生动、富有表现力。也正因为如此,姜茂友、徐清国两位先生出于对家乡语言的热爱与深刻理解,对建湖方言展开的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同时采用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形式加以著述。新版《建湖方言》保持了这样的特点,摆脱了一般语言学著作学术面貌太板正,普通读者难以接近的缺点,所以一定会获得更热烈的反响与更大的成功。

                  

我们说新版《建湖方言》富有启发性,也是很道理的。单就建湖方言的研究来说,它就说明了建湖方言本身内涵的丰富,值得我们多方位去研究。比如我们建湖文史网上曾转发了一篇关于建湖方言中的歇后语,“孟亚清倒圩子——天意”,说的是恒济过去有个恶霸地主孟亚清,伏着与官府的关系,每到发水季节就强征乡邻的钱粮修圩子,但同时又要求各家自保,谁家倒圩子就拉谁家的人打肉桩,众人敢怒不敢言,有一年发大水,孟亚清又借机敛财,没想到这次他自家的圩子倒了,冲走了他的全部家产。于是乡民们就编了个歇后语,“孟亚清倒圩子——天意”,很快在全县流传开来。这种歇后语是很生动也很有地方特点的,但是有其流传的区域性与时限,类似的还有,车家桥的锣鼓——各打各的;高马庄吃春叙酒——各不相扰;收成的董事——一芝麻不让;孙大鹏吆蝗虫——吃得了又见人;王妈妈把猪食——吃是一顿,不吃也是一顿;张歪子交枪——反正不是我的;二姑娘的簪子——两头忙;三官殿看牌——由不得主家。这些歇后语中都有故事,有历史,有风土人情,也就是有文化有学问有教益,很值得研究。如果从语言研究再说开去,那对我们的启发更多,让我们明白对建湖的历史、人物、艺文等等加紧研究,很有价值很有意义。

                  

当然,新版《建湖方言》的面世,还给我们这样的启发,那就是只要我们付出辛勤劳动就能有收获。姜茂友、徐清国同志首版《建湖方言》花了十八年的时间,把休闲的全部时间投入到对家乡语言文化的研究,新版《建湖方言》徐清国同志从2008年起到今天又花费了许多时间与更多的心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至少说的是两个层面的内涵,只有耕耘才有收获,只要耕耘就有收获,在文史研究上不劳而获象生活中一样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之所以搞这样的联组活动、委组联动,来为新版《建湖方言》举行首发式,我想也应该有这样的用义。

                  

最后祝愿姜茂友、徐清国先生有更多的著述奉献给家乡,据我了解建湖方言研究这一块两位就有编写《建湖方言大辞典》、《建湖方言音像版》的打算,这些必将作为建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衷心期待。同时,也希望有同志能以建湖方言为主要语种创作出象周立波《山乡巨变》那样的作品,希望文艺组、文史组的各位同志有更多的作品奉献给建湖的文化与历史。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