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通讯 > 西塘书话 > 正文

世事沧桑变化 唯游子情不变

——《咨询会的故事》有感(刘云)

发布日期:2015/11/14 20:24:10  阅读:3383  【字体:
 

 

  当手里拿着《咨询会的故事》一书,感悟颇多。改革开放后,在京的曾在盐城战斗过的新四军老战士和盐城籍在京老干部,提议成立了振兴盐城北京咨询委员会,义务为盐城老区、故乡人民服务,为家乡出谋划策,为家乡牵桥搭钱,牵挂家乡民生问题。这也是作者希望读者所领悟的,一种反哺的精神。

 

  看完了,许多故事都留在脑海里,慢慢地也勾起童年时的模糊记忆,慢慢地也回忆起年少时祖辈讲诉的故事,《咨询会的故事》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情节,浓缩了的人生精华。不管世事沧桑变化,如何跌宕起伏,不变的是游子情,不变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咨询会的故事》里的主人翁之一吕以乔正是如此——学者国外打工挣钱捐故乡。吕以乔出生在建湖县高作镇,家中兄弟姐妹共九人,父辈都靠种地为生。靠着自己的努力,吕以乔成为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19928月,吕以乔应墨尔本大学邀请出国访问。作为学者,他感到肩负重担:白天按学校日程安排好工作,晚上加班加点研究西方学术书籍。节假日,他为接触社会外出打工:广告派送员、清洁工、剪修匠,刷厕所、运垃圾、扫道路......早晨4点就起床出门。如何坚持下来的?尽管不得而知,但我想其经历之多,人生历练之厚重,都不会阻碍他前进的步伐。在他看来,苦难是一种动力。

 

  1993年吕以乔回国,虽然已身为副教授,但那时吕以乔月工资为227元,即使到了1996年,其月工资也仅为480元。微薄的工资却没有阻挡他回报家乡的决心。当1994年的吕以乔回到故乡建湖时,竟把在国外打工的10万元报酬捐给故乡高作镇迎高村(现光明村)修桥、建路。而今,吕以乔捐助修建的7座钢筋水泥桥,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的事迹也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他的精神,难能可贵,可歌可泣。

 

  其实,吕以乔的故事仅仅是《咨询会的故事》中的一个缩影。德高望重的王俊,身为现任咨询委员会主任,以身作则,为盐城飞机通航、铁路贯通、电厂建设等;作为曾在中组部领导岗位工作过的水乡骄子刘是龙,也是咨询会的一员,时时刻刻关注着老家的发展,捐款40多万元建起希望小学,修建32座排灌泵闸站和一座横跨西塘河两岸的大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颜世贵,为家乡办实事,争取到了70万元修路;王兆海将军倾力命名盐城舰、周克玉上将资助家乡40多名家庭贫困孩子上学......

 

  还有许许多多人为家乡盐城的发展无私奉献。唐克、朱训、沈友竹、彭彬、徐平等等都是水乡走出去的优秀骄子,他们都是《咨询会的故事》主人翁,他们的故事在社会也一直广为流传。纸短情长,言犹不尽。

 

  这就是振兴盐城北京咨询委员会人的故事,好书《咨询会的故事》,可以说它是时代的烙印。早在1988年,北京咨询委员会成立之初,聘请的58位名誉顾问和顾问,如今绝大多数已逝世。《咨询会的故事》作者季阳林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让其子女在网络搜索相关资料,自己还到北京图书馆、部队资料室、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等地查找资料,更是数次登门拜访《咨询会的故事》主人翁的家或其子女家,只为向读者展现这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只为记录咨询会这25年的历史。

 

  通过《咨询会的故事》,通过那朴实的笔触,通过那真实的情节,我们感受到了时代的进步,感受到了家乡的成长,感受到了人的成长。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善良,让读者觉得自己岂止是在读书,而是与一位位智者、长者交谈,心中升起一股又一股的敬意,弥漫着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还带着暖意的警策。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刘云,人民网互动部  编辑记者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