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通讯 > 文史建湖 > 正文

塘河锦路——镇村文化史料专辑之沿河镇

发布日期:2017/7/3 9:52:01  阅读:5785  【字体:
 

沿   

沿河忆旧

东夏庄的由来及人文

名人辈出王家舍

历史长河中的郑沟庄

难觅“樊”家踪迹的樊阳庄

英雄热土天美村

多彩风情碾基垛

树海大队的诞生地树桥村

五姓一庄黄土沟

 

 

 

沿河忆旧

彭淑玲

 

  沿河的得名,与镇南一条叫盐河的河有关,后人把盐写作沿,盐河就成了沿河。沿河除了盐河,还有庙家河、长征河、向阳河、引江河等河流。小镇中心在东夏庄,东夏庄因在楼夏庄之东而得名,有东夏河穿街而过。早年的东夏小街很热闹,民国二十七年,日寇占领盐城,盐城县政府迁至东夏庄避了三个月。

  1942年,剧作家阿英应陈毅将军邀请,带着全家从南通出发去阜宁,经过东夏,因王必成的二旅旅部在此,阿英一家在此小住了几日,日记记下了当时的东夏街貌:东夏庄古老如六甲镇,惟商业繁荣不如之。街市所有,应用品店铺而已。市街滨河,成直线,长不及半里。阿英在日记中还写到曾在小街上买过茶叶,沿河镇一些村落的名字在他的日记中得到了永恒。

  沿港村原有桑台寺,乾隆《淮安府志》记载,旧府志桑台寺,楼夏庄东岸,初建无考。光绪《盐城县志》记载,莱州知府夏升墓,桑台寺西。桑台寺东,有梁孝子墓。孝子梁秀墓,桑台寺东,沈甸庄南有祭田四亩,墓土色白,与他处异。蒿仑庄因旧时土墩子上长满蒿子而得名。天美村因纪念滕天美烈士而得名。

  马沿庄因马姓人家多而得名。民国三十三年,民主建阳县政府迁马沿庄。树桥村因村里人多姓树而得名,是一个有着红色记忆的村子。盐城历史大事记记载:民国二十八年(193910月,在树家桥成立中共盐城县工作委员会。刘大谟任书记,章群任组织部长,树海任宣传部长。县内第一支地方抗日武装树海大队也在这里诞生。第一个登上太空的美籍华人王赣骏是沿河人的骄傲,王赣骏的老家是王家舍的。

 

 

东夏庄的由来及人文

      胡志超

 

 

  东夏庄是沿河镇镇政府所在地,是沿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东至向阳河,西至马沟河,地势为东高西低走向,是较为平坦的次高地。

  东夏庄,现有居住户1800户,5000余人口,其中,夏氏居民占近60%,另其它姓氏66个。居民从业以商贸为主、种植养殖为辅。工业有管道制造、钢架结构、服装加工、橡胶制品等。服务业有客货运输、餐饮洗浴等。

  东夏庄是个古老的村庄。古老的东夏庄,只有东夏河北岸一条东西小街,7条南北巷,河南靠河边住几户农家,另有零星作坊,大片是农田。据夏氏宗谱记载,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夏氏后裔荣八公、荣五公兄弟分居,弟荣八公留居塘河西(楼夏),兄荣五公迁居塘河东。夏氏荣五公致力屯垦农耕、经营商贸,潜心兴教创业,繁衍生息,后庄园拓展,始称东夏庄,岁月沧桑,距今已有600多年。

  旧社会的东夏庄旱涝灾害频繁,土豪劣绅争权夺利,恶霸地痞敲诈勒索,横行乡里,百姓生存艰难,有“任走十里荒,不走东夏庄”的传言。19419月,日本鬼子从湖垛派出约15人的一个班、约130余人的一个伪军连盘踞在东夏庄的东庵堂(现在的粮管所所在地),强迫民众在庄子四周挖出壕河,构筑6座更楼(碉堡),并架设吊桥通行。日伪军经常下乡清乡扫荡,抢劫财物。1944年秋,新四军三分区派谭参谋化装潜入东夏,成功策反伪军张连长(张傻子),配合我军端掉了日伪据点,解放了东夏庄。

  解放后,东夏庄河南陆续开设米厂、糟坊、酱醋坊、银匠店、豆腐店,百姓慢慢迁到河南建房居住。1960年前后,人民公社政府机关建成,医院、初中、大会堂、银行、商业公司、兽医站、物资站、蚕茧站、邮电局、农电站等单位相继迁址新建。1982年建了自来水厂。1986年,又建了合金铸造厂,有了派出所等单位。其后,政府组织疏浚了东夏河,取土填掉了南小沟,形成现在的28米宽,东至向阳河西至马沟河,全长约3.5公里的沿河路新大街。

  现在的东夏庄经并村合组后,行政区划为东夏居委会(孙陈村并入东夏居委会),村居内已建成65纵的水泥、沥青公路网、南连331省道,西接建宝公路,东通231省道。宽敞的沿河路全新绿化亮化,沿街两侧店铺、超市鳞次栉比,集市兴旺。庄南的农民公寓、小区楼群、人和公园、中小企业创业园环境优美,宜居宜业。

  东夏庄历史上涌现了不少杰出人才。1967年春,东夏油米厂机师嵇彬被国家选拔进入援非专家组,赴马里援助建设,用中国制造的大头车发电,加工大米,培训马里青年,近三年荣归故里,其间,受到周恩来总理和马里尼雷尔总统的亲切接见。东夏庄还出了不少的乡土文艺人才,1958年,东夏庄组建了文工团,团长夏正洋,导演马龙,演出大型淮剧古装戏和现代戏,如淮剧《血泪荡》、《芦荡火种》、《红灯记》等节目。

  东夏庄书法诗词爱好者较多,杰出代表有杨洪元、纪万森等。杨洪元是一位退休老干部,退休后执着于书法艺术,曾参加全国各类书法大赛80余次,获奖50余次。他还潜心创作诗词上百首。2016年元月,他创作的《七言集·孝满人间》获全国首届“孝善行天下翰墨颂中华”邀请展金奖。诗的全文如下:

人间六亲情最重,经典百善孝为先。

羊有跪乳拜母义,鸦有反哺育雏情。

崇尚文明尽孝道,报答父母养育恩。

时代弘扬真善美,传承大爱昭后人。

 

 

名人辈出王家舍

      胡志超

 

  说到王家舍,首先说到桑台寺。桑台寺是王家舍一个古老寺庙。据老人说,解放前,凡苏北的人到苏南,碰头互问住址时,要是你说我是盐城西乡人,叫人弄不清住西乡哪里,要是说盐城西乡桑台寺,人家就晓得了。

  桑台寺建于哪个朝代,没人说得清楚,据《中国通史》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推崇佛教,在全国许多地方建了佛寺。据说,桑台寺就建于那个时期,是全国著名的一百零八寺之一。

  桑台寺坐落在一个土墩子上,建寺之前,这地方种桑树用于养蚕。朝廷重臣尉迟恭率领民众开拓塘河时,就在此安营扎寨,为迎合太宗旨意,令每个民工每天中、晚收工时带一担泥土到此。塘河竣工后,土堆成了一座小土山。尉迟恭即选在小土山东半坡筹建佛寺。佛寺占地约0.25平方公里,有前庭、后大殿,东西厢房,东厢房为两层。佛寺因建于桑田之上,故取名“桑台寺”。后世高僧仓慧在前庭大门两侧题了一幅对联“桑麻拢古寺、台阁碧柱天。”“桑麻”,古指代“百姓”,此联涵意不仅深刻,而且令人油然而生“高哉!巍哉!”之赞叹。外观寺院,小瓦飞檐,青砖作壁,玉石为基,内殿红漆大柱顶梁立地,黄绸帷幅披挂井然,各类菩萨整齐排列,一律金装,豪光四射,神态炯然各异,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前庭东房有黄铜香炉一鼎,整日香火缭绕;还挂有铁铸大钟一座,晨钟响起,连方园三里之内的百姓都闻声而起。寺院殿后有古白果树一棵,树干够六人合抱,树上枝叶密茂,乌鸦、鸽子成群。曾亲眼目睹过桑台寺的老人至今仍津津乐道当年盛况。平日方园百里之内的烧香拜佛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农历三月十八庙会,赶会者的小船挤满寺院前后的南塘北沟和王家舍的东西小河,河岸上商贾云集,来往人群熙熙攘攘。

  民国初年兴新学,桑台寺曾有办校助学之举,在寺院东部建了五间平房作教舍,外请教师,让周围百姓子女上学,在校学生有五六十人。

  桑台寺一直存在到1941年,这年,黄克诚将军率领新四军第三师在苏北建立抗日根据地,八旅一营教导员发现桑台寺寺院和校舍计有六十一间,南、东、北三面环河西面有小土山为屏障,山丘西是一片开阔地,从军事上讲,桑台寺易守难攻,便于驻军。后为防止日寇以桑台寺为据点,地方群众服从抗日大局,按照新四军部署,拆除了桑台寺,砖石木料连同石碑封存于原地,其它主要物件被分散藏匿。桑台寺被拆之时,周围百姓夜闻悲泣声,正是桑台寺地方民众共赴国难的悲情写照。

  1942年初,日寇推进“清乡伪化”,将桑台寺的砖石、木料运到东夏庄建了炮楼和军需仓库,最后连仅存的一棵老白果树也被日寇平根锯掉闷烧成炭。同年,为粉碎日寇汽艇利用塘河水路对荡区抗日根据地实施围剿,地方武装树海大队发动桑台寺周边4个区的群众,用几千条小船装运寺院墩基近三分一的泥土,一夜之间在塘河上拦腰筑起了一道长400多米的大坝,据老人说上面能打场,出水宽度至少有15米以上。日寇用重磅炸弹炸坝,炸出了一个小口子,泥土向四周飞出一里之外,树海大队由此与日寇在桑台寺展开了拉锯式的炸坝与保坝的殊死战斗,白天日寇炸坝,夜里树海大队发动群众打坝保坝。

  桑台寺门前两块石碑,因王家舍族人藏匿,才免于日寇之手。其中一块后来被用作滕天美烈士墓碑,原碑文被磨光,刻上了烈士纪念碑文。另一块用于王家舍西河码头。桑台寺座钟藏于庵塘河底,1958年大炼钢铁时用绞关绞上岸,送到芦沟大崔庄熔入炼铁炉中,原高高的庵墩因逐年平整至今已夷为平地。

  历史上旧盐城县治之西皆称为盐城西乡,桑台寺则为盐城西乡的标志性地名。建立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曾建立桑台乡,后改为桑台村。土改后,因桑台寺已毁,王家舍、中舍、前舍、后舍均改称王村。小孙庄、匡家舍划入新河村,隶属建阳县沿河区东夏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北王村与孙庄村合称为塘南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后改称塘南大队。原隶属桑台寺的匡家舍划入日新大队。1983年大队改为村,2001年塘南村与新南村合并,改称“沿港村”。

  自古以来,桑台寺出了许多的名人志士。就现代而言,王家舍的王氏家族就有美籍华人航天员王赣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等。

  王赣骏,美籍、博士,著名物理学家,世界上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华人。王赣骏的父亲王章,原名王士章,出身在王家舍,金陵大学毕业,在上海、江西铁道部门工作,“七·七事变”后,积极参与抗日,上海沦陷后,他不愿为日寇做事,毅然辞职,回到王家舍。日寇投降后,王章曾担任江苏省省会镇江市招商局镇江分局局长。王赣骏,1940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乳名隆隆。幼年在上海正志小学读书,1950年随父母去台湾,在高雄一所子弟学校读书,高中毕业于台湾公立师范学院附中。1963年赴美国留学,196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在该校研究所深造,1971年获博士学位。1972年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喷气推动实验室主任兼加利福尼亚大学客座教授。1976年,美国航天局征求太空科学实验计划,他提出的《旋转中的液体平衡状态》项目在1980年获得通过,成为500多个应征的实验方案中的14个入选者之一。经过一年半的苛刻挑选,只剩下4个人。又经过反复口试、体检、反应测试和观察,最后只剩下他和另外一位美国科学家。从1983年开始,他接受宇航飞行训练。1985429日至56日,他乘“挑战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华人。他所主持的太空试验项目获得成功,不仅对研究液体在失重条件下的变形和运动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推动了医学上细胞移植研究的发展。19857月,王赣骏携妻冯雪平和儿子回大陆探亲,受到我国政府领导人的接见,他将带上航天飞机的一面五星红旗亲自赠送给我国政府,后又专程来盐城寻根问祖,带上了家乡的一包泥土,在途经台湾时,赠送给了盐城同乡会。

  王学浩,也是王家舍的王氏后裔。他1942年生,硕士研究生,任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1983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研修肝脏外科及肝移植,1985年回国后一直致力于肝脏外科,在任江苏省人民医院肝移植中心主任的同时,担任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还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移植免疫学主任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江苏省医学会副会长等职。2011年王学浩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历史长河中的郑沟庄

      胡志超

 

  郑沟庄,地处西塘河东岸约1公里,北离芦沟河约2公里,是个历史久远的自然村庄。庄子东西长280米,宽126米,现有住户106户,12个姓氏,320个人口。庄子成扁担型,有人赞颂郑沟人的性格就像这庄子一样:郑沟庄扁担型,能负重挑担行,吃苦耐劳嘴不言,求知好学出圣贤。

  郑沟庄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抗战时期庄上的姜尧培、唐大乔、唐小乔、王干、孟立桂、孟泊等6名热血青年奔赴抗日战场。唐大乔在盐都伍佑战斗中壮烈牺牲,其余五同志在对日作战和解放战争中均成为团级以上指战员。长期以来郑沟走出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的杰出人才近百人。王达夫是早期郑沟庄上走出的苏北里下河地区著名中医,曾担任过县政协副主席,其一门五杰都是著名中医,现都是北京、无锡、徐州、南通等大城市医院的专家教授。其三子王士亚是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北京振兴盐城经济委员会主要成员。

  据老人传说,郑沟庄起初叫孟杨庄,上世纪60年代,有人从古墓中挖掘出古石碑的上面的记载文字就是孟杨庄,此碑文字至今保存完好,也验证这里多孟姓和杨姓居住的实际情况。传说早在几百年前,孟杨两姓在庄子中间开杨沟取土,挖出许多珍贵的地下宝藏并瓜分了。庄上居住的郑姓觉得此事不公,地下宝藏是庄上众姓氏的共同财富,不应该只属孟杨二姓,便状告到官府,官府裁定把所有财富拿出来,购青砖填庄子中间的沟,就这样庄子中间有了一条由东到西的街道。因郑姓赢了官司,这条街道叫郑沟,后来人们把沟名用作庄名。

  郑沟从此逐步兴起集市和商贸活动,小街上经营项目日益俱全,有日杂百货绸缎布匹等商店8家,药店2家、豆腐坊3家、鱼摊1家、肉摊2家、染坊1家、烧饼摊3家、银匠店1家、铁匠店2家、浴室2家、米厂1家,酒厂1家,理发烘锅吹厨4家。每天上午和逢集,郑沟庄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市场十分繁荣,是个典型的商贸集散中心。

  郑沟的民间文化底蕴也很丰厚。郑沟曾组建过20多人的淮剧团,剧团组成人员都是地方上的乡土文艺人才,他们既继承传统文化,又不断总结提炼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把传统的踩高跷、挑花担、荡湖船、小放牛、大补缸等文艺形式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地方群众喜闻乐见。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夺印》、《小儿黑结婚》、《白毛女》等大型淮剧节目,在地方上产生过很大影响,郑沟淮剧团曾是盐城西乡五团十三庄的主要艺术团体之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郑沟庄经历了多次盛盛衰衰,目前庄中古建筑,只有一处还有残存着。虽然没有历史遗留,但关于郑沟的历史记忆却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难觅“樊”家踪迹的樊阳庄

      胡志超

 

  樊阳庄地处沿河腹部,樊阳河穿庄而过,将庄子分成南北两个部分,中间以樊阳河桥相连接。

  据传,樊阳庄与樊姓有关。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山西一樊姓家族兄弟3人迁居此地,在此繁衍生息,形成村落,称“樊阳”庄,沿用至今。1972年,樊阳庄农民在深耕深翻时,曾挖出几座古墓,墓砖上刻有“樊”字样,这是有关该庄名称由来的唯一证据。令人奇怪的是,此地目前无樊姓人家居住。

  后来,其他族姓迁居于此,人口增多,兴旺发达起来。祁姓是樊阳的名门旺姓,成功的秘诀在于重视教育。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祁姓集资办学,将祁氏祠堂用作私塾,先生的报酬由富户共同捐资。在历史上曾经出过:明山东莱州知府祁世珍,文林郎祁君如,清监生祁攀元。抗战期间,樊阳庄的学校被日寇拆毁后,材料运至北3公里的胡家庄修建鬼子炮楼,至此中断教学。在民国时期,樊阳庄曾出过方圆数十里都有名的儿科中医熊家旺。据祁俊成回忆,熊家旺本是上海人,世代行医,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成了沦陷区,熊氏一族便迁徙到樊阳庄。熊家旺医技精湛,医德崇高,实在无钱看病的贫苦农民,可分文不付,抓药看病,待经济好转后,如有心意,随便给。现沿河中学又称樊阳中学,即是熊家的老宅地。目前尚余一口古井,井水清且甘甜。熊家旺的医技后传至曾孙熊玉庆(其人曾任樊阳村支书,公社党委委员),看痧麻痘疹,确实神奇,小孩妇女出现上述症状,几味草药一起煎服,几日必康复。

  抗日战争结束后,樊阳庄成为民主政权十四区的区政府所在地,邮局、合作社、饭店、染行、卫生室等应运而生,邮局一直到80年代末才撤除。当时人们前往县城,大多乘坐樊阳庄的小帮船,可乘人带货,十分方便。每天人来货往,生意十分兴隆。

  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樊阳庄的读书人特别多,特别是熊家旺家改成沿河中学后,人才辈出。这里民风淳朴、人们勤劳、善良,目前樊阳庄1300多人口中,90岁以上的老人竟有12位,善待老人的孝举成为樊阳人的自觉行动。

 

 

英雄热土天美村

      胡志超

 

 

  天美村,地处沿河正东,与芦沟镇裴西村接壤,沿芦线穿中而过,境内大小河流37条,它的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都有相当深厚的底蕴。据天美村村史记载,村内有一地名曰花园垛,相传此处为明代富豪沈万三的一处花园,花园东西长800米,南北1000米,雇花匠20名,种植花草千余种,后沈万三为明朝捐献南京明城墙和军队税赋,被多疑的朱元璋所杀,此后花园垛衰落,这是有关天美村的最早传说。

  天美村有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在滕沟河以北的长不过2000米的河堤上,有两个至今仍香火鼎盛的庙宇,一为净土庵(和尚庙),另一处为长寿庵(尼姑庵)。相传达摩祖师传播佛经,云游至此,发现此处人心向善,乐善好施,称之为净土,后商贾人士集资建庙净土庵。在嘉庆年间建成大雄宝殿,添建东西厢房和钟楼,时人称“殚士林之功,穷选型之巧”,为一时之冠,然百年战乱,多次毁于战火,又多次重修,特别是在抗战期间,树海大队为抗击日寇把庵拆了,在滕沟河打桩,阻止日寇汽艇前进,最后庵只剩下二间土坯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村里德高望重的树凤高等人牵头,修复和改建,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宗教文化之地。

  天美村是纪念革命烈士滕天美而得名。滕天美(1895-1943),沿河镇富强村人,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为人憨厚,他18岁时就自立门户,承种地主土地生活,194010月,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在盐城县11区民运队的启发下,积极参加民主改革运动,19415月入党,历任蒿黄乡农救会会长,区农救会副会长,建阳县建县后,任8区农救会会长,县农救会会员。1942年初,日伪军进行大规模“清乡扫荡”,他3天通宵未眠,将塘河大队(即建阳县支队)一批武器埋藏好,伪军占据东夏庄后,他家的耕牛和猪等都被伪军牵走,财物被洗劫一空,但他革命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还带头送儿子滕竹辉参军,入建阳县支队。1943517日,因伪保长告密,滕天美落入敌手,伪军用针戳、踩杠、开水浇等酷刑,逼他交出共产党员名单和埋藏的枪支,滕天美的回答是“要命一条,要我出卖同志和交出武器办不到。”尽管牙被打掉,脚被踩断,遍体鳞伤,但他始终没有吐露一点机密。次日,残酷的敌人将滕天美押赴刑场,他昂首挺胸,高呼抗日口号,被伪军连砍数刀,英勇就义。此后,建阳县政府决定将义滕乡改为天美乡。新中国成立后,天美乡改为沿河公社,1960改为天美人民公社,1980年又为沿河乡。2000年,村居合并时,将富强与桂东两村合并,取名天美村,现在天美村境内有滕天美革命烈士墓,每年清明节,中小学生、居民都自发前来为烈士扫墓,共同缅怀这位为新中国诞生而献出生命的战士。

 

 

 

多彩风情碾基垛

王学言

 

  水乡建湖,昔日的古老村庄绚丽多彩,留给人们多少的遐想和回忆。而这些村庄大部分以姓氏或地名命名,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以神话传说命名的村庄——碾基垛。

  相传洪武赶散年间,张姓祖先从苏州迁徙来到当时一望无垠,芦苇茂密的水乡荡区。张姓先祖为了生存,在这里治水栖息,捞土作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

  碾基垛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若干年前,距碾基垛西一公里处,就是现在的西塘河中心,居住着虞姓人家,虞家出了个天官。虞天官有粮田上百顷,为加工粮食,虞天官就在离他家东一公里多的自家田地里办起碾子坊,为十里八乡的百姓加工粮食,当时的东夏庄、楼夏庄、单家社、大崔庄的乡民纷纷用船运稻谷、麦子前来加工。相传碾子坊有几十间房屋,生意特别红火兴旺。为使碾子坊有个名字,天官就以碾子为基础,加之碾子是人们依赖维系生命的粮食加工器具,碾子坊占地不大,就叫它为垛,取名为碾基垛。后来因为地陷,虞天官居住的地方全都埋进了土里,形成一个大深坑。塘河水流经虞天官居住地陷下去的地方,所以人们都说虞天官居住地在塘河心里。从此,碾基垛名字世代相传至今。

  碾基垛还有一个神话故事。据庄上老人讲,庄上历史以来一直有个金榔头在敲。金榔头敲的地方是从张官银家的西山头到小沟头顶子,约十来丈长,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听到金榔头一路敲的声音,金榔头敲的声音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以后就再也听不到金榔头敲的声音了。碾基垛是凡6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这个奇事。

  碾基垛也曾出过多位名人志士。清朝末期,碾基垛张姓家族就出了一位名叫张翰黎的知县,他在家排行老二,共有兄弟五个,父亲叫张国苏。楼夏的夏嵩是张国苏的干儿子。夏嵩和张翰黎一同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张翰黎回国后被清廷封为兴化县县令,去兴化赴任时,是坐庄上吴二的小木船去的。兴化县衙接到通知,说张大人即日就来赴任,可迟迟见不着人。张翰黎到了兴化不知县衙在何处,就派吴二到县城打听,找到了县衙。县衙获悉县长大人驾到,随即派八人大轿前往迎接。当年兴化水患丛生,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痛恨前县官治水不力、贪赃枉法,兴化黎民百姓见了新知县,上百人跪地叩头,大喊清官大人,企盼他为百姓治理水患。张翰黎进了县府,只见府内金银无数,并有人将他捧若神仙,可门外百姓冤声一片,张翰黎感到这金银实在是烫手,他左思右想,朝廷腐败无能,治理不力,正义得不到伸张,贪官到处欺压百姓,他又想起了“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俗语,于是决定不做这堂县令。自己就装病回避,次日便辞官回到碾基垛。后随在碾基垛开木排行的哥哥张正豪经营木材生意。

  张正豪经营一直很讲诚信守规矩,当时的商场上哪里容得下如此正直之人。有几个同行手里有一大批滞销木材,便假借降价,想抛给正豪兄弟,让他烂在手上。张正豪与弟弟张翰黎商量,决定收购这些商家卖不了的木材,于是果断表态全部收购。当日,张翰黎凭着他的留学证件在盐城银楼拿到了买木材的借贷银两,收购下这一大批木材。说来也巧,那年江浙皖一带所有山上禁止砍伐,因而导致卖木材的那批商人无法买到新的木材,张氏兄弟手里的木材一下子成了十里八乡的热门货,一些购木材的人不惜路途遥远前来购买,兄弟俩重重地发了一笔。从此,张正豪和张翰黎成了盐城西北乡一带有名的大财主。建阳县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后,张翰黎当选为建阳县第一届参议员。

  在碾基垛,除了张正豪经营木材生意以外,还有多达十多家的碾米作坊,这一生意传承多少代人谁也说不清,这大概与碾基垛传说有关。除此之外,还有豆腐坊、磨坊、铁匠店、皮匠店、石匠店、熟食店等一些传统行业,一直传承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碾基垛四面环水,临河而立的民居各显特色,小桥、流水、人家,映衬着古老村庄的一片春色。碾基垛的人们与荡为伴一直到七十年代,直到政府号召改荡为田,那时周围芦荡渐渐减少,先是改荡为沤田,长一季水稻,后又全面回旱,稻麦两季。

  如今的碾基垛,不再完全是张姓居住,而居住着多家姓氏。他们以贤德家风著称十里八乡,他们勤劳好学,勇于争先的精神令人羡慕,他们中有商界娇子、学界精英、政界俊杰。其中,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等一代政界俊杰成为今天碾基垛人新的骄傲与自豪。

 

 

树海大队的诞生地树桥村

      胡志超

 

  树家桥坐落在沿河镇中部,明洪武年间,树氏一族临滕沟河成庄,由于地处水网地区,为交通方便,遂砍树木成桥,树氏村庄被称之为“树家桥”。据查,树姓先祖在五千多年前,是楚国贵族春君的后裔,后因获罪,族人遂将姓氏改为参天大树的树,取之自然,望发之参天,生命茂盛,子孙繁衍不息之意。由于该地段地肥水沃,逐渐吸引外地树氏迁居于此,树家桥最兴旺时人口达1800多人,大多以务农为生,其中一部分小手工业者以打磨为活,较辛苦。

  树家桥四百多年间,人丁繁盛,庄内有树氏宗祠、学校,先后出举人11名。清乾隆年间,树宗望入翰林院,任户部侍郎。晚清时,树志成参加李鸿章淮军任标统。民国以后,最为出名的便是名震盐阜的“树海大队”。

  19412月,树海大队在树氏宗祠组建,召开成立大会,宗祠也是大队军事训练的重要场所。宗祠在树家桥南庄后,滕沟河北岸的一个高墩子上,建于清代,为四合院豪华建筑,有房屋22间,因树氏是清代官宦之家,大门两侧砌有八字墙,大门上方雕有“圣旨”和八仙过海砖像。东厢有门楼,挂县立树村小学,抗战时,新四军的过往部队也在这里驻训过,1943年日本鬼子“扫荡”时遭到破坏,新中国成立时完全拆除。

  树海大队是20世纪40年代初县境内颇有影响的农民抗日自卫武装。树海(1912-1981),原名树延绮,生于树家桥,早年就读于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与务本中学的张美茵等创办《辟生》半月刊,宣传抗日救国运动。“一二﹒九”运动时,担任暨南大学抗日救国会主席,193910月,中共苏院第三地委派刘大漠来树家桥,在他家中建立中共盐城县工作委员会,树海重新履行入党手续,任工委宣传部长。由于他活动过多,政治身份暴露,由党组织安排去泰州,后任靖江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长,1941年春,回盐城任县委委员,十一区区委书记,盐城行署主任,同年建立建阳县,任县农救会会长,县抗日自卫队副总队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1948年初,调皖北任中共西淮区党委委员,中共合肥市市委书记、市长,1951年调华东局政法党组工作,1955年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处长兼秘书主任,后调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60年代先后任上海市普陀区副区长、政协副主席,1981年病故,树海一生曾多次遭受挫折,但对党忠诚始终如一,生前著书《醉雪诗抄》。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村居合并以来,树家桥依靠传统的植桑、养蚕、荷藕种植,农民逐渐发家致富,特别是养蚕业,从居民的房屋结构变化可以看出老百姓的生活变化,60年住泥房,70年代搬瓦房,80年代带走廊,90年代建楼房,新世纪已是别墅加装潢,硬质道路组组通,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了,昔日的穷乡变成了“河流纵横,公路交叉,水陆交通,风清气爽,政通人和,文明富庶”的小康村,村级积累达80万元。

  2014年,树家桥建成树海大队抗日纪念碑,这里已成为激励后人,激发爱国情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姓一庄黄土沟

      胡志超

 

 

  黄土沟,地处建湖、盐都、宝应两市三县交界。

  早在500年前,这里是芦荡深处的土墩子,战乱时期,孙、王、曹、邵、汪五姓迁居到土墩子上。五姓氏的先辈们主要依靠扳罾打簖和耕种土墩子周围开垦的园垛维持生计,极其贫困。庄上一直流转着这样的俗语“孙、王、曹、邵、汪,五姓住一庄,为了一碗汤,各有人一帮。黄土沟,十年九不收,遇到一年收,锅巴团子晒墙头。”就是说黄土沟人割柴、打鱼都得组团,是为了防土匪,遇上丰年黄土沟人很注重防荒年,有着很强的自主自强意识。

  传说某一年秋天,曹家第一世祖曹筱田到自家园垛上翻地时翻出八大缸黄金宝贝,曹筱田不知这财气是不是自己的,当即就剪下自己头上的辫子,倒插在这八大缸黄金宝地上,祷告说:“如果这是我的财气,就请到我家院内天井里,如不是我的财气就算了。”曹筱田耕种完园垛就回了家,进了家院门,天井里果真出现了八大缸黄金宝贝。曹筱田从此发迹,买得良田无数,耕田耙地的耕牛近百,成了小村落里的第一富豪人家。在小村落的东头,曹家有一个大牛汪,每天九十九头牛下汪,可到牛汪里一数是一百头,传说这百头牛中有一头是神牛。这么多牛天天下汪出汪,来来去去常年走,就走出了一条沟,因这里的泥土是黄的,当时这里没有地名,人们就把这牛走出的黄泥沟用作土墩子的地名,叫黄泥沟。因泥和土是一个意思,叫起来也顺口,后来就改名为黄土沟。

  五姓一庄的黄土沟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惟耕惟读,清白传家的古训,有着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气质,苦难的岁月造就了一批批能人志士。如曾任北洋军阀吴佩孚部少将旅参谋长的王友章(字焕斋),日本留学生、国民党部队空军驾驶员王毓生,还有曾留学英、法、美,任国民党最高法院推事的孙监三,建国后曾任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也曾做过江渭清秘书等职务,文革期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后被平反。

  抗日战争年代里,黄土沟的孙学宠、王有余、王之成等有志青年挺身而出共赴国难。地方武装的中队长李德清、孙志沛、邵长万、曹文亮等民兵干部,用游击战术与日伪军和国民党中央军残匪周旋,为保卫地方捍卫红色政权浴血奋战,成了人们永不忘怀的人。

  黄土沟的古居民建筑物现在还有部分遗存,计818间,是县内古居民建筑现存最多,保存最好的村落。

  黄土沟又为何更名为自强的?据老人回忆,1944年,日寇侵华美梦破灭前夕,人民武装树海大队在这里建立工农政权,共产党员夏守昌担任了这里的第一任乡长,在黄土沟召开的五姓群众大会上,夏守昌号召黄土沟群众要自立更生、发奋图强。之后他便取了这句话的头尾两个字“自强”用作乡名。从此,就有了自强乡政府,自强党支部。抗大毕业生金华彬是当时的民运队队长,兼自强乡党支部书记,相继任支部书记的有殷如坚、蒋学干、林祥、孙凤奎、姚万三;乡长有邵长万、姚保三等。

  黄土沟最多时达3400人口,为县内第三大(除近湖、上冈)人口聚集区。庄内南北街道6条,有派出所、供销社、信用社等商业服务设施,轮船站南北通达,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停业。如今的黄土沟还有人口2000以上,辖11个村民小组,是全县重大的人口居住地之一。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