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通讯 > 文史建湖 > 正文

塘河锦路——镇村文化史料专辑之冈西镇

发布日期:2017/7/3 10:09:15  阅读:4994  【字体:
 

 

  西 

冈西风土

充满传奇的东吉庄

尖墩突围战发生地尖墩庄

前陶庄人文轶事

江苏省首家初级社成立地张家荡

塘河明珠东徐庄

 

 

 

冈西风土

彭淑玲

 

 

1

  冈西因地处沙冈西部而得名。东西走向的冈西河和南北走向的大港河十字交叉着在冈西的土地上流淌。西冈河、东塘河、黄沙港和渔深河环绕在冈西的周围,以水的温润护佑着冈西大地上的万物众生。

  镇政府所在地西吉庄因有吉姓人家而得名,在冈西,除了西吉庄,还有东吉庄。西吉庄现是白果居委会。冈西早年也叫过白果人民公社,还有白果小学,如今还有白果路。白果原名邓延熙(1919-1941),字康民,山东省聊城人,是一位可敬的烈士。邓家在聊城是望族,康熙年间状元邓钟岳是他的先祖。白果毕业于济南省立第一师范,最初的工作是在鲁西北特委领导的冀鲁青年记者团,为特委机关报《抗战日报》和民先机关报《先锋》月刊撰稿,后任聊城青年抗日救国团团长。1940年春,白果随新四军来到盐城,任盐城县十四区(今建湖县东部地区、射阳县西部地区、亭湖区北部地区)区委书记,他是从延安来的。19417月下旬,日伪军占领上冈镇,白果随区机关一起转移到西吉庄。1941823日,冈西发生了盐城历史上有名的尖墩突围战斗,白果牺牲在这场战斗中。

  张荡村早年有左幼中学,左幼是1941年在学校不远处牺牲的烈士,北左庄人,出身于塾师家庭,原在湖垛邮政局和清江导淮指挥部当雇员,后加入共产党,牺牲时年仅29岁。现仍有左幼村。

2

  县志记载,东塘河两岸古为沼泽,多荡,有萧家荡、张家荡、黑鱼荡、符家荡,后淤为平田。在一本《萧氏家谱》里有这样的记载,祖籍:苏州阊门迁至盐城西北乡,垒墩团萧家荡。从苏州阊门而来,是不少冈西人家谱的开篇序语。除了荡,冈西的地名叫墩、舍、圩、沟特别的多,最多的地名是墩,有周墩、唐墩、张墩、赵墩、韦墩、双墩、陶墩等。冈西的风土人情、乡野趣事、还有历史传说,被冈西人邵云老先生写进了小说《双舍传奇》,老先生的文字有冈西的水草气,那双舍就是冈西的双墩,双墩早年很热闹,冈西很多地名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文字上的家,还有听出语、打水平、僮子做会这些业已消失的民俗都可以在书中读到。早年乡土就有唐老窝子听出语——雷响雨到的歇后语。

  早年的淮剧名家李玉花,夫家姓潘,冈西潘庄人,乡人多叫李玉花为潘二娘或李老姑奶奶,李玉花是六字句唱法的创始人,淮剧八大流派之李派旦腔,有人把她的唱腔称为李玉花调。1899年出生的她是淮剧第一代女演员,从家乡一直唱到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到上海那年她才22岁。她和一批淮剧人用自己的努力奠定了淮剧在上海的立足与辉煌,在偏僻落后的乡村,这样的女子算得上奇女子。抗战时她回建湖演出过。台胞薛鸿钧先生在《江淮戏源流探志》里提到,抗日战争以前,名伶李玉花等蓄意改良,各戏班私相琢磨,演技之精,深为顾曲家击节称誉……名伶李玉花演唱五子哭坟,哀感动人,犹以快板连环句子最为称道不是绕梁三日不绝,而是终身记忆犹新!如今,在百度上依然可以听到她的唱腔,因年代久远,声音模糊而沙哑。他的儿子就是被誉为胡琴大王的淮剧演奏家、曲作家潘凤岭,是淮剧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

 

 

 

充满传奇的东吉庄

徐维台   凌炳奇

 

 

  冈西集镇所在地是西吉庄,西吉庄向东一公里叫东吉庄。东吉庄形成的时期已无记载。传说历史上是一个以耕牛买卖为主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故称为东牛集,毗邻的西吉庄称为西牛集。据《冈西乡志》记载,清道光三十年,东牛集的徐粥楼考中武举,淮安府派报子给他家送报单。报子认为东牛集作地名不雅,将其改为东吉庄,西牛集也随之改名为西吉庄。“集”改为“吉”,表达了人们喜欢吉庆祥和的良好愿望。

  东吉庄以徐姓为主,也夹居其他一些姓氏。其他姓氏大部分也和徐姓沾亲搭故。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东吉庄人家都在县城以上的城市买了房子,但这个历史形成的自然村庄丝毫不减当年的人气,据东吉村2016年人口信息统计,东吉庄仍然居住着140多户近400人口。

  战争年代,东吉庄遭受过日本侵略者的蹂躏。1942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一群鬼子窜至东吉庄烧杀抢掠,庄子上的徐氏家祠被一把大火烧得精光。日寇野蛮的“三光”政策点燃了庄民们反抗强暴的怒火。人称“徐大娘”的唐兆兰1942年连续送三个儿子参加新四军,1946年又送一子入伍。徐大娘的感人故事被区文工团编成一首脍灸人口的地方小曲,在解放区传唱,老辈人至今还记得这个歌词:

                       提起三区铁石乡,

                       有一位徐大娘送子把兵当,

                       亲兄弟三人一起上战场。

                       县政府优待徐家老大娘,

                       房三间田十亩耕种有人帮,

                       他儿子在部队心中喜洋洋。

                       又送大红匾挂在大门上,

                       一传十十传百美名传建阳,

                       参加新四军徐家是榜样。

  东吉庄有不少像这样的至今仍流传的红色故事,《兔子下乡来烧汤》就是其中一则。1942425日凌晨,时任东吉乡指导员、情报站站长的郭德胜得知鬼子要来建阳三区“扫荡”的情报后,识字不多的他用火柴棒蘸黑墨写下“兔子下乡来烧汤”的纸条,派人送给区长李甲。李甲一看,知道是鬼子要来“扫荡”的意思,赶紧组织军民转移。19494月,郭德胜带领民工参加渡江支前,对华东军区司令员张云逸说:“我是中国共产党员,我如果牺牲在江南,请保留我的党籍,如果牺牲在江北,就开除我的党籍。”张云逸见他表现突出,在民工中很有威望,就把东路江阴一线八圩地段1000余只木船交给他调度。21日凌晨渡江时,郭德胜3次跳入江中救起9名同志。张云逸看到这惊人的一幕幕,由衷地赞叹道:“因为好强,人称我‘张疯子’,今天渡江我发现了比我还要强的‘郭疯子’。”渡江结束后,郭德胜被华东地区和华东军区授予“渡江英雄”称号。

  东吉庄还有徐建育献船支前渡长江的故事。19494月,徐建育响应县政府号召,把自家的5号木船献给部队,自己随船当船工,421日渡江开始后,徐建育的木船行到江心时,桅杆蓬绳被敌人打断,他不顾生命危险爬上桅杆重新系好蓬绳。渡江结束后,徐建育荣立三等功。

  东吉庄遭受过民族敌人的摧残,也遭受过自然灾害的袭击。1969年农历五月初六,本是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吃粽子的传统日子,一场特大龙卷风将整个村庄折腾成断壁残恒,庄子100多户人家,除徐建友家三间南北走向的房子安然无恙外,其余房屋的上盖都被掀得搬了家,钢筋水泥结构的“忠”字门也被连根扳倒。冈西公社党委政府连夜组织抗灾自救。第二天,200多条装满小麦秸杆的船只全部驶向东吉庄,全公社所有有笆瓦专长的能工巧匠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义务帮修赈灾。不屈不挠的东吉庄人也没有被灾难所吓倒,在各级党委的帮助下,大力开展生产自救活动。通过重建庄园,这个伤痕累累的古老村庄又焕发了生机。

  随着人口逐年增多和经济条件的好转,一代代、一批批东吉庄人不断外迁或涌向城市。尽管如此,这些游子们仍把故乡东吉看成是魂牵梦绕的地方。每年农历二月初十,他们都会从四面八方涌向生他们养他们的东吉庄,祭拜祖先,重温“克勤克已、惟耕惟续”的徐氏祖训,把优良的家风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

 

 

尖墩突围战发生地尖墩庄

杨本国   凌炳奇

 

  在千年流淌的东塘河支脉西冈河畔有一座村落叫尖墩庄。洪武赶散年间,杨氏祖先信三公随移民大潮来到尖墩定居,白手起家,插草为标,开荒垦地,荜路蓝缕,备尝艰辛,后经几代人的努力,杨氏族门向东发展为杨东舍,向北发展为杨北舍。古老的尖墩庄现已荡然无存,融入了集镇街道发展区域。但尖墩庄留存下来的脍炙人口的典故却经久不衰。

  1941823日,这里发生了盐城历史上有名的尖墩突围战,十四区区长白果牺牲在这场战斗中。这是一场鸡蛋碰石头的战斗,伤亡很大,唯一的办法只有后撤。遗憾的是,白果和战士多半是北方汉子,不会游泳,他们找来附近农家的水牛,想坐在牛背上过河。五岔口河面宽,水流又急,到了河中心,白果和李甲合用一头牛,抓着牛尾的白果不幸溺水,牺牲时才23岁。

  嵇舍村有白果烈士陵园,长眠着牺牲的白果烈士和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三营九连的44位战友,墓前有白果烈士的汉白玉雕像。他留给家里的最后一封信,除了向年老的父母表达报国的决心外,特附信给堂叔:愿吾叔有食一日,勿让家中断炊一天。一封平常的家书,像是有准备的遗书。

  在尖墩庄西南方向杨氏宗族的老祖坟旁,屹立着一株距今有二百余年历史的老榆树,每到盛夏,枝繁叶茂,蔚为壮观。村里还流传着与老榆树有关的两个故事。

  民国二十年(1931)夏秋之交,连月的大雨导使长江、淮河两水并涨,加之洪泽湖溃堤,爆发了一场罕见的“大南水”。扬淮之间的低洼地区顿成泽国,一只破鸭船坐着逃生的母子俩,在水中打着盘旋从上游顺水漂来,船上的母子俩嘶哑地呼救着,随时有颠覆的危险,这时一阵风吹过,将小鸭船吹到枝繁叶茂的大榆树旁,母子俩像是见到了救命树,拚命扯着树枝,爬上粗壮枝杈,回头再看破鸭船时,已被沉没得无踪无影,母子俩后被乡邻过往的大船救起。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第十四区在冈西尖墩庄一带组织发动地方群众积极抗日,工作进展非常顺利,由于汉奸的告密,日伪军联合从上冈、石桥头、湖垛、草埝口等五个方向围攻十四区驻冈西部队,我军奋起阻击,一名战士用高大的老榆树作掩护体对敌射击,在接连击毙几名日寇后被敌人发现目标,鬼子从西冈河的汽挺上抬下钢炮,对着老榆树精准开炮,连发三钢炮却都打偏了方向,而发现老榆树却岿然不动,正当敌炮手目瞪口呆发症之时,被我军一发子弹击中毙命,这时这名战士机智地随部队撤退。因此这株老榆树成了当地民众心中的英雄树、神树。2011年,这株老榆树经省园林管理局专家鉴定为本地的名木古树榔榆,保护编号为060,并每年拨专款护理,由本村杨本华爹爹看维护,老人现年已81岁,默默管护老榆树60多年,无怨无悔。

 

 

前陶庄人文轶事

宋如东   凌炳奇

 

 

  明朝洪武年间,陶氏家族从苏州阊门迁至盐城、淮安、宝应一带,称为盐城陶氏。据陶氏族谱记载,陶氏十一世至十八世祖葬于本地尖墩各处(称尖墩祖墓),位于大港河以西,即现在的后陶庄,十九世祖广裕公葬于后陶庄前,故称前陶庄。

  建国前的前陶庄三面环水,东边有一座小木桥,居住几十户陶氏等族人,占地面积约30亩。建国后的前陶庄,隶属白果公社同进大队第九生产队,后又更名为前陶村,第九生产队更名为前陶组。目前,由于征地等原因,向集镇、城镇转移分流了部分住户,庄上还有常住户15户,全组人口200多人,耕地尚存50余亩,有30多个姓氏家族共居于此。

  前陶庄历经风云变幻,族人矢志不渝,传承祖训,许多人为保家卫国屡立功勋,充分展示族人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也隐藏一些不为人知的传闻轶事。

  前陶庄人陶正祥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曾在上海与刘少奇、曹荻秋、陈丕显等共产党人一起闹革命,入过党,大革命时期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时,陶正祥在阴沟洞里躲了好几天,才逃过一劫,四十年代回到家乡后,他与冈西区区长李甲、交通员郭德胜一起共过事。文革期间红卫兵审查他历史时,他才说出自己的身份,曾任上海沪西工运负责人兼秘密交通员,建国后刘少奇、曹荻秋等首长曾写信给地方政府给予陶正祥生活上接济照顾(信件有好多干群亲目所睹,老人于文革期间因病去世)。

  1941年冬,日伪军侵入东吉、西吉庄和前陶庄,拆去风车三部,在东、西两庄烧毁民房二十余间,还在前陶庄过了一宿,通夜大火不息,烧毁农民若干农具家具。就在这天夜晚,发生一件舍已救人的故事。日伪军进庄时,庄上多数青壮年群众向庄西南方向撤退,少数老弱病残被日伪军强迫回家为其烧火做饭,陶士秀大爷就是其中之一,他抱草到锅门口时发觉里锅膛内有细微的喘气声,随即起身到锅台前,假装洗锅(本来里锅已裂缝),他用铲子使劲敲打里锅,顺手舀了一瓢水倒在里锅,向日伪军示意锅漏水了不能用,日伪军又逼他烧小锅,无奈之下,只好为其烧水煮饭。日伪军在庄上翻箱倒柜、捉鸡杀鸭无恶不作,闹腾大半夜,吃饱喝足后,如同死猪一般睡去。老人借倒洗锅水之机,到屋外一看,庄西南方向未发现有日伪军岗哨,回到屋里,立即端起里锅,示意蹲在锅膛里的这位穿着灰布军装的(半边身子衣服被烤黄)新四军战士,摆手暗示朝庄西南方向撤退,战士爬出锅膛后朝老人深深一拜,便消失在夜幕之中。建国后,陶士秀将隐藏在心中多年的事情告知同辈陶士顺等人,问他为何有这般胆量,他微微一笑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心里只想这位战士能平安无事就行了。老人在50年代末因病去世。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前陶庄涌现出许多同仇敌忾英勇事迹,有父母送子上前线,妻子送夫上战场事。有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宋如坤、仇兆海。有1939年参加县大队,曾任指导员等职,1946年又转战到华东野战军,参战上百次的抗战老兵陶金成,建国后荣获抗战胜利60周年、70周年金质纪念章各一枚。有在战场杀敌致残的甲级残疾军人彭兵(2013年病故)。还有参加过淮海战役,荣立二等、三等战功的陶相华,1949年带病还乡(1989年病故)。

  前陶庄在建国前属于伍港乡管辖,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地下党员钟守山、顾朝汉、顾朝(农会成员)、陶秀芬(妇救会成员)等人带领乡民在冈西河打坝拦河,在仇家墩至金渡舍打了二、三道土坝,在仇家墩后一处用树木、砖石、土草包等打起一丈有余的暗坝,成功阻挡了日寇小汽艇下乡扫荡。打坝拦河这一做法,受到八路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同志高度赞扬。

  1944年民主建政时,原区委、区政府在前陶庄西南角小顾家顶处建区大会堂,大会堂成为全区动员广大群众保家卫国宣传的主阵地,从这里动员输送出上百名青壮年赴抗日前线,筹集了不计其数的军需粮送往前线。19452月,建阳县县委在此举办整风训练班(简称顾顶会议),顾家顶大会堂因年久失修已不复存在。

  建国后,前陶庄人重文兴教,50年代村里有前陶小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如陶九成家两代出了三名校长,父陶章,曾任左幼中学、冈西中学校长;陶九成本人曾任徐王初中、冈西中学校长;妻顾会婷,曾任冈西小学校长。农民陶田成全家省吃俭用供七个孙子孙女上学读书,有五人考上大学,其中研究生一人,一类本科生二人,大专生二人,还有二人正在小学、初中读书,成绩也十分优秀,是当地学子学习的榜样。

  在高举三面红旗的特殊年代里,前陶庄人陶庚兰与本地青年钟守英、乔凤华等人组成青年妇女突击队,充分展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英雄气慨。她1957年当选为县人民代表,1959年当选为白果公社妇联主任,1960年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被授予“民兵英雄”称号,荣获金质奖章一枚,半自动步枪一支,金笔一支、奖状一张,还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是当时盐阜地区杰出妇女代表人物。

  2010年前陶庄人支持政府决策,让出承包土地250余亩,搬迁二十多户,为建设前陶土工软基材料园作出贡献,园区建筑面积达250多亩,建有40多幢标准厂房,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已入驻申茂等20多家民营企业。前陶庄人过去靠种田为生,现在靠进厂务工挣钱,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美满幸福生活。

 

 

江苏省首家初级社成立地张家荡

季法玉   凌炳奇

 

  冈西镇向南大约六七里路,有个名叫张家荡的村庄。庄上以张姓居多,加之这个地方属低洼荡区,故庄子就起名叫张家荡。叫法上为了顺口,人们往往简称为张荡。庄上现有近两百户人家,他们的祖上据说是明洪武年间从苏州赶散来这里开荒的。

  庄子中间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把庄子分成河南庄和河北庄。张荡原是个十分贫穷落后的村落,原因是这里的土地不出产,种田几乎是望天收,一年忙活下来一亩地只能收百十来斤稻子。贫苦农民一年四季逃荒要饭,即使是富户人家收到的粮食也十分有限。可谁能相信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这个穷得再无法再穷的庄子慢慢地成为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1940年秋,女共产党员刘大谟来这里开展工作,她在探访中得知,张荡这个地方很穷,于是就接触了庄子上的一些年轻人。有个叫孙书生的年轻人虽不识字,家境也十分贫寒,但眉宇间透着一股朝气,刘大谟便介绍他入党。孙书生也就成了冈西本地的第一位共产党员。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对党十分忠诚,不久他便发展张映青、张映堂、季祥、吴金发等人入党。贫穷的张荡人在几位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发展生产组织自救,日子好过多了。日子好过些的人们又积极配合党组织,在一系列运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土改后,张荡贫苦人分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可由于该地区是荡区,自然灾害频发,有人家如遇天灾人祸或缺乏劳动力,分得的土地因此又无法耕种了。面对这种情况,在1951年的春上,庄上的乡民在孙书生的带领下,自发搞起互助组,先后共有三十多家加入了互助组。互助组里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亩产能有200多斤。加入互助组的农户生活自然比以前有了提高。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孙书生等人又按照上级党组织“将农民进一步组织起来”的要求,成立了江苏省首家农业生产合作社——张荡初级社。

  张荡初级农业合作社成立后,针对荡区的实际情况,首先是大力兴修农田水利。1954年,建湖境内遭遇大洪灾,张荡人全民上阵加固圩堤,保住了农作物,使秋季稻子获得丰收。在了农村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背景下,搞农业合作化运动增强了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由于张荡初级社是江苏省首家农业生产合作社,省里奖励张荡不少农具,特别贵重的是资助其新办了一所初级小学(该校原座落在庄子的东头,现已拆除)。不久在张荡庄上又办起了粮站、碾米厂;还开了浴室、商店和诊所;1958年在庄子向东500米的地方还建起了以烈士命名的学校——左幼中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个村庄能有这么多民生设施是很了不起的。周围的人家都奢望能把家搬到张荡庄上,或靠近庄子居住,沾一沾庄子的灵气。于是张荡庄子在几十年里扩大了不少。一个字不识的孙书生搞起了农业生产合作社震动了全省;而另一位从张荡走出去的周曰礼,力主大包干也影响到了整个中国。

  周曰礼家住张荡河南庄子的西头,父亲周宏熙是位铁匠,他靠打铁手艺挣钱让其读完了中学。学校毕业后,18岁的周曰礼就离家参加工作(根据周曰礼的简历,他主要在安徽、山东、北京工作)。周曰礼虽在外地工作,却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他认为孙书生等人建国初期搞的农业合作社是正确的。后来他发现农业合作化中的浮夸风,瞎指挥,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多年的“一大二公”,农村还是贫穷落后,从事农村工作的周曰礼认为这样的体制非改革不可。周曰礼工作非常认真(他曾先后任安徽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主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办公室秘书,《红旗》杂志社编辑等职务),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一有时间就到农村考察。他还利用探望父母的机会来家乡考察。他的妹夫张少华曾任张荡大队党支部书记多年,周曰礼也从妹夫那里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安徽省1961年、1979年先后两次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包产到户,两次“包产到户”从开始典型试验到全面推行,周曰礼都是直接参加者。尽管有些在1961年“包产到户”的人在文革中被整死,周曰礼还是在1977年任安徽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主任时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支持凤阳、肥西等地搞起了联产包干责任制的“大包干”。他的做法得到了时任安徽省第一书记万里的支持。1979312日至24日,国家农委在北京召开农村工作座谈会,在会上周曰礼直接向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汇报安徽省的农村工作,在汇报中,周曰礼着重强调包产到户应当看成是责任制的一种形式,周曰礼的汇报显然与当时的主流观点不协调。中央随即打电话问万里:“安徽参加座谈会的同志所谈的情况,省委是否知道。”万里在电话中坚定地回答说:“周曰礼是省委派去参加会议的,他的意见完全可以代表省委的意见。”从1977年到1982年,周曰礼的家庭承包制的探讨与实践经历了五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得到中央的重视,并在全国全面推广。这一伟大的改革,富裕了中国,影响到了世界。周曰礼说:“家庭承包制不仅是治穷致富的灵丹妙药,而且也是富上加富的锦囊妙计。”

  “大包干”在全国推广没几年,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2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作了修改,删去了宪法中关于人民公社的提法,修改后的宪法规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的基本经营管理体制长期不变。周曰礼在他的著作中还对中国农村第二步、第三步改革作了详细的阐述,现在农村的土地流转正是周曰礼农村改革理论的实践。

  2008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历程》中就有周曰礼的较长访谈。张荡人从电视镜头里看到从庄子上走出去的人为中国改革作出如此大的贡献,感到无此的亲切和欣慰。

      说到这里还得说到另一位建湖人陈庭元,全国最早推行大包干的凤阳县委书记。周曰礼的理论,陈庭元的实践,使得家庭联产承包迸发出强劲的活力。在改革开放中,有两位建湖人成为重要角色,还真得让人感到很奇妙,当然作为建湖人更是相当自豪。

  历史上的张荡庄,茅屋低矮,一片萧瑟;如今是翠竹映红墙(张荡许多人喜欢长竹子),到处喜气洋洋。75年前张荡人种地一年忙活下来亩产多在百把斤;“大包干”后亩产早已过吨粮(正常年景小麦亩产800斤以上,水稻亩产在1300斤以上)。历史上张荡人经常讨饭逃荒:现如今丰衣足食已奔向小康。秋天站在张荡庄子的高处四处望;东面棉花白、西边稻子黄、北面有洪志养猪场,年出栏生猪500多头,南面有璐禾200多亩的养殖场,养殖着鱼鳖虾蟹等水产品。

 

 

塘河明珠东徐庄

徐清元   凌炳奇

 

  东徐庄位东塘河的东岸,塘河下游的出口处,在宝塔、上冈、近湖、冈西四镇的交界处,奔流不息的塘河水,滋养了这座美丽的村庄。

  庄东庄西各有一棵高大的槐树,树下是清澈的流水,槐树要两个人拉着手才能合抱起来。苍翠巨大的伞形树冠下,是夏天人们纳凉的好去处。

  有着悠久历史的东徐庄,街道整齐,绿树成荫,交通便利,成了临近四镇农产品和小商品的集散地。每旬一、六,东徐庄逢集,城镇的商人、农村的小贩都来这里交易商品。这里环境优美、气候舒适,物产丰富,适宜人居。东徐庄有商店八家、商品批发部两家、美容美发室三家、浴室一家、车辆维修部两家、棋牌室三家、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两家、村民健身广场一处。这里家家重视读书,全庄已培养出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15人,硕士以上学历3人。这里人才辈出,多有极强的开拓精神。农民的儿子徐清海,凭借着一股顽强拼搏的精神,白手起家创建了拥有8亿元固定资产的无锡伟丰建筑安装集团公司,业务遍及全国各地。农民的女儿陈立巧,文化水平并不高,然而她凭借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市场经济敏锐的洞察力,创建了拥有13亿固定资产的广西鼎盛建设集团公司,成为名闻全广西的女强人,公司的施工足迹遍布全国。

  谈到东徐庄的过去,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东徐庄的东南角有一段形似“金钩”的小河,那就是有名的“金钩钓月”之地。据说古时候的一年夏天,天气炎热,热得人喘不过气来,倒骑毛驴的张果老骑着毛驴来到这里,毛驴喘着粗气盯着果老的仙葫芦看,果老用手摇着葫芦,里面的水实在是不多了。低头看看,是遍地的茅草和荆棘,叹了一口气说:“是个兔子也不拉屎的地方啊,我老张得为它改变一下。”他随手折了一根树枝,在草地上一划,喊道:“金钩!”随手从仙葫芦里倒出几滴水来,一会儿功夫,一条形似金钩的小河出现了。太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明亮的影子倒映在小河里,果老看了很愉快,说道:“真是金钩钓月啊。”果老和毛驴喝足了水,在河岸旁沉沉睡去,一觉睡到第二天红日初升,揉了揉眼睛,他想,这里光有河还不行,还得有人住啊,随手在空中一划,小河的东西两端向现在的东徐庄两侧流去,一个大大的土墩子在中间慢慢升起,越来越高越来越大。果老骑着毛驴腾空而去。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定都以后,把在苏州周围居住的一大批人赶到苏北。最初到东徐庄的,是徐姓兄弟四人,他们到这里垦荒种地,当时不叫东徐庄,而是叫“秃子窝”。由于开出来的地是盐碱地,连野草也长不了几根,光秃秃的一大片。久而久之,人们都叫它“秃子窝”。张果老开拓的“金钩钓月”,也没有给人们带来好运气,倒成了土匪的藏身地。到东徐庄定居的兄弟四家,终因贫病交加,又受不了土匪的掠夺,相继死的死逃的逃,使东徐庄成了一座“空庄”。到了清朝中后期,又有徐姓兄弟五人到东徐庄定居,嫌“秃子窝”这名字太难听,又不吉利,请看风水的老先生起个好听的庄名,风水先生摇头晃脑地在庄子四周转了几圈说:“十几里外已有了东吉庄,这里就叫东徐庄吧。这名字吉利,紫气东来,姓徐的大吉大利子孙昌盛。”从此东徐庄的名字就传开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徐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挖了一条横贯全村的全长4.5公里的东徐中心河,彻底改变了耕地的盐碱土,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过去荒凉的“金钩钓月”,现在改造成了大型的以螃蟹、龙虾、甲鱼为特色的养殖基地,成了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东徐庄原来是正方形的小庄子,现在变成了有两条街道的大型村庄。过去“茅檐低小,溪边青青草”,现在高楼林立街道整洁;生活设施施应有尽有;第三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集旅游、休闲、商贸为一体的有特色的远离集镇的边界村庄。

  如今的东徐庄居民,不但经济上富足,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全村在外地担任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干部有七人,在高校任教、具有教授职称的有三人。陆应江,他的父母斗大的字识不到一箩筐,他的父母做梦也没有想到,儿子大学毕业后竟会成为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的秘书。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