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民间艺苑 > 民风民俗 > 正文

建湖民间传统文艺形式简介

发布日期:2013/10/5 8:40:55  阅读:2393  【字体:
 

 

 

玩麒麟

 

麒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我地过去春节期间,有一些民间艺人以“唱麒麟”的形式,串乡走户,娱悦看客,以作为一种卖艺形式,任凭看客赏赐。

这种文艺形式很早在民间就有流传。唱麒麟时,一般五人配合进行,其中一人肩扛一条板凳,板凳上绑着用竹篾和五色纸扎成的麒麟,其余四人边敲锣边唱。每段四句,每句七个字或十个字,都押韵。唱时,一人先独唱,然后齐敲一下锣鼓,合唱最后一句。唱的内容不定,有临时自编的,也有传统固定的。它可以是新年贺辞,也可唱生产农事;它可以咏叹古人,也可以唱故事,祝福主人吉祥如意。其曲调比较动听,舞姿较自由,任其发挥,有的也很精彩。解放后,唱麒麟的内容充进了时事新话,农村合作化后,此种民间文艺绝迹。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一种简单的卖艺形式,由两人联手进行。一人在旁敲锣,一人置身于用竹篾、彩纸制成的狮形外壳内,一手执狮头,将上身俯下,然后将狮头作左右旋转。旋转停止,将嘴张开,看客赏赐的糕饼或钱币即投入狮子口中。这种动作简单易做,只做不唱。

 

舞龙

 

龙身用竹篾扎好,再用布裹成。有七节、九节、十一节、十三节、十七节等,节与节之间用布连接。龙体有数丈长,画有颜色,龙头龙尾和每节均有撑杆作玩龙者的抓手。表演时,龙头龙尾及各节均按一定节奏摇摆或翻舞,互相协调。龙头前面配有一人,手握有音响的火球(又叫火珠)作引导,在大锣的配合下,玩龙者采用若干种套数(据说有一百零八套),不同的舞法进行表演。例如两条龙凑在一起,紧逐火珠,称之为“二龙抢珠”等等。玩龙大多是在春节或庆祝游行时进行,用以祈求吉祥、欢庆丰收、祝贺胜利等。这种形式群众喜闻乐见,流传很广。

 

荡湖船

 

湖船用竹篾扎成,裱糊花纸,形状像船。船中舱的篷顶装饰得像花轿一样,五光十色,引人注目。

玩湖船,有的是三个人。船篷中站一化装的女子,船前有一个扮相滑稽的撑船者,船后有一名化装撑船的老艄公。有的是两个人,船篷外只有一个撑船人。说唱是从滑稽的撑船者开始的,接着对说对唱。在乐器的伴奏下,随着进进退退的步伐,船向左右摇摆晃动,好象在河中行进一样。演唱常用梨膏糖、八段锦、打彩台、杨柳青、下河调等等,表演很风趣,群众喜闻乐见。

 

踩高跷

 

这种形式很盛行。由二人、三人或一群人组成。每人两条腿上各扎绑一根木棒,代替一双脚在地上走路。

表演时,演员往往化装成传统戏剧中的著名角色,观众一望便知。高跷有高有矮,高的达三米左右,矮的只有一米左右,以夸张对比的手法表示有高人、矮人,有老人、小人。表演中,演员边踩边唱,饶有情趣。

 

挑花担

 

花担是用竹篾扎成,用彩纸裱糊。花篮里满装着五光十色的纸花。

表演时,由两名身穿花衣的女子,各肩挑一副花担,在乐器的伴奏下,按一定的步伐进退,边走边唱。

 

打莲湘

 

莲湘用竹子做成,里面用铅丝穿着铜钱,一打即发出响声。表演时,右手执一支莲湘,也可两手各执一支。最早的是一人表演,边打边说,后来发展到两人。说词句数不限,每句字数限制也不太严。

解放后,打莲湘的形式有了发展变化。人数不限,表演的动作和队形变换的花样很多,表演者不仅可以说,还可以夹唱。

 

数莲花落

 

这种形式比较简单。表演者将两块竹片一张一合,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跟说词表演相应拍。

 

小放牛

 

演此节目需男女两个角色。男角扮成牧童,女角扮成村姑。表演时,男的似在吹笛放牛,女的亦做些挑柴拾草的动作,以对唱夹对白,轮番交替。小放牛曲调悠扬婉转。抗日战争初期,不少地方利用这种形式宣传抗日救亡的思想内容。

 

打花鼓

 

这种节目由三个角色表演。一个扮“百跳”,演滑稽角色;两个扮成夫妻,男的一手持小堂锣,一手拿敲板,女的左手持一只花鼓,右手持彩色手帕和花鼓条。

表演时,夫妻俩对舞手帕和花鼓条;“百跳”敲竹板或堂锣伴唱,并夹些滑稽动作,引人发笑。演唱中,三人的位置不断变换。

解放以后,这种形式有了革新,大多是表演凤阳花鼓。

 

门叹词

 

旧社会里,农民们常常背井离乡,外出乞食谋生。而一些民间艺人,则往往挨门卖唱。唱者一人自敲夹板,自己演唱,又叫唱清板。因为讨饭,求人怜悯,唱词凄凉,曲调悲伤。旧时人们把这种演唱叫做唱“门叹词”。《赵五娘上京邦》、《孟姜女送寒衣》等逐渐形成门叹词的固定脚本。“门叹词”和“香火戏”的结合,是淮剧的源头。

 

转自《塘河流韵》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