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民间艺苑 > 民间舞蹈 > 正文

建湖的民间舞蹈(一)

发布日期:2011/10/18 10:52:50  阅读:4894  【字体:
 

    建湖是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淮剧的发源地,是全国杂技主要发源地之一。建湖的民间舞蹈也非常丰富。这里据《建湖县志》、《建湖县志(1986~2008)》、《西塘流韵》(沈中顺著)等作些简介。

    恒济龙舞  龙舞也称“舞龙”、“耍龙”。龙身用竹篾扎好,再用布裹成,有7~17节不等,节与节之间用布连接。龙体有数丈长,画有颜色,龙头、龙尾和每节均有撑杆作玩龙者的抓手。表演时,龙头龙尾及各节均按一定节奏摇摆或翻舞,互相协调。龙头前面配有一人,手握有音响的火球(火珠又称龙鼐)作引导,在大锣的配合下,玩龙者采用若干种套数(据说有108套),不同的舞法进行表演。例如两条龙凑在一起,紧逐火珠,称之为“二龙抢珠”。玩龙者大多是在春节或庆祝游行时进行,用以祈求吉祥、欢庆丰收、祝贺胜利、祈雨祈福、彰显力量、兴旺人丁等。这种形式群众喜闻乐见,流传很广。其中以恒济镇舞龙最具代表性。在该镇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战国时的鬼谷子和金角老龙相遇,鬼谷子说:“据我掐算,近日有雨,城内三十六点,城外四十八点。”金角老龙有意让鬼谷子的预言落空,便利用职务之便,让城内下了四十八点,城外下了三十六点,结果城内不少老百姓死于水患。后来玉皇大帝问罪,金角老龙受贬。为了赎罪,老龙便在每年的新春到来之际,逐门逐户地向老百姓鞠躬赔礼,并承诺一年的风调雨顺。于是,人们便据此传说,用竹条铁丝、绸缎纱布制成彩龙,每逢年节舞耍一番,表达欢快喜悦之情,也寓意老龙臣服,天遂人愿。

    恒济龙舞的耍法有多种。9节以内的龙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11节、13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海破浪,具有很强的观赏性。龙舞动作招式按它的动作形态特征可分类为:8字龙舞动作、游龙动作、穿腾动作、翻滚动作、组图造型动作。8字龙舞动作是龙舞者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龙舞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主要招式有:原地8字龙舞、行进8字龙舞、单跪龙舞、套头龙舞、搁脚龙舞、扯旗龙舞、靠背龙舞、横移(跳)步龙舞、起伏8字龙舞等。游龙动作是龙舞者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地起伏进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主要招式有:直线行进、曲线行进、走(跑)圆场、滑步行进、起伏行进等。穿腾动作是龙体运动路线呈纵横交叉形式,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下穿过,称“穿越”;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上越过称“腾越”,主要招式有:穿龙尾、越龙尾、首尾穿(越)肚、龙穿身、龙脱衣、龙戏尾等。翻滚动作是龙体呈立圆或斜圆运动,展现龙的腾跃、缠绞的动势。当龙身运动到龙舞者脚下时,龙舞者迅速向上腾起依次跳过龙身,称“跳龙动作”;龙体同时或依次做360°翻转,龙舞者利用滚翻、手翻等方法越过龙身,称“翻滚动作”,主要招式有龙翻身等。组图造型动作是龙体在运动中组成活动的图案和相对静止的造型。主要招式有:龙门造型、塔盘造型、尾盘造型、曲线造型、出宫造型、组字造型等。

    1978年,恒济的龙舞队在全县农民运动会开幕式上大展身手,名声大噪。龙舞被赋予了新意,成为表现百姓喜庆欢悦气氛的最佳形式,不但舞出老百姓的气质,更是舞出恒济龙的名声,成了各地重大喜庆节日、重大庆典,甚至个人喜庆活动邀请的对象。从此,恒济龙舞队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县烟花杂技节、森达集团驰名商标祝捷、蒋营螃蟹节、建湖金店开业等活动上都有他们龙飞凤舞的身影,还走出县门,到南京、安徽等地演出。该镇东袁村、沿南村、恒丰村及孟庄小学共有大、小龙16条,还先后帮助县内蒋营镇收成村和扬州宝应的蒋堡村等地办起10多支龙舞队。龙舞在恒济镇已发展成为一项集娱乐、喜庆、竞技、健身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民运动。

    上冈“逗七巧”  “逗七巧”相传时兴于清末民间工匠之中。那时农村集镇,每年都会以行业为单位搞一次规模宏大的灯会,灯的种类和形式多样:农产品灯、小动物灯、植物灯等。为了给灯会增添热闹的气氛,多种创新元素被加了进来。上冈镇的灯匠们心灵手巧,能拼逗各种各样的七巧图制作成各种灯具,并在上面勾画翎毛花卉,格调颇为高雅,届时赴会演出,所谓七巧图,即用一个正方形,画成7块几何图形,这7块分别是1个小正方形、1块平行四边形、2个大三角形、3个小三角形。这7块又刚好拼成1个正方形。据传有个鞋匠心灵手巧,能拼逗各种各样的7巧图,即把1块正方形分割的几何图形,拼逗成西湖亭、宝塔松、白龙马、酒壶、船、南天门、鹊桥、百合花、笔架、伞等几十种图形。图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表演时,7个男演员手中各拿1块七巧板,相互拼合所成的图案名为“逗七巧”,加上7个女演员手执云片载歌载舞,来回穿梭,此起彼伏。起时遮隐拼合过程中的变化,伏时配合七巧各式造型的亮相。随着造型的变化,根据每段唱词内容的提示,分别出现许仙、白娘子、唐僧师徒4人和李白、牛郎、织女等人物的化妆表演。

    《七巧舞》演出时,7个艺人手执各异图形,拼成七巧图。随着时间的推移,艺人对此加以改进,把七巧板进行彩画。上面画起梅、兰、竹、菊。七巧板板子里面插起蜡烛,这样人们在晚上看演出时便可以看得更清楚,也就更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逗七巧的发展,艺人后来用上了小灯泡,装上干电池和开关,逗七巧更加引人入胜。

    《七巧舞》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原始音乐伴奏的特点。乐器以二胡、三弦、琵琶、笛子、锣、鼓、木鱼等为主。演奏方法灵活简单,节奏较慢,抒情感强。

    《七巧舞》的前奏曲是运用万年欢的曲谱。曲一:拼成正方形运用的剪剪花曲调;曲二(西湖亭):运用九连环曲调、小开门祝寿曲;曲三(青松):用的是道情调;曲四(白龙马):运用的佛调;曲五(酒壶):运用五大宫曲的一种;曲六(船):运用荡湖船调;曲七(南天门):运用南调;曲八(桥):运用宫曲。艺人根据舞蹈情节的变化、节奏快慢,把这8首民间曲调进行改编,与《七巧舞》融合,浑然一体。

    建阳“九狮图”  建阳镇古称灯镇,从前每当逢年过节,均举办灯会,每次出灯,少不了玩龙舞狮。《九狮图》是建阳喜庆活动中的一大特色。灯会上狮子极为精彩,常常是9人各扮1只色彩不同的狮子,按乐器的伴奏变换图形,形成了一幅动作优美、气氛热烈的群狮图,名曰“九狮图”。九狮图全舞共分7节:狮王下山、众狮出谷、八狮拜王、双狮对戏、九狮戏球、群狮追逐、拱王归山。九狮图的服饰:从头到脚为连衣狮服,9只狮子色彩各异,分黄(狮王)、橘黄、红、粉红、桃红、青、紫、绿、白9色。头部和尾部扎成9种不同形状,并装有烛环,供晚间演出。建阳镇区有个九狮巷(古地名,今未改),以善舞九狮图而名闻苏北。80年代,江苏省民间舞蹈调演时,建阳镇代表队所表演的《九狮图》荣获苏北片一等奖,被中央电视台录像,并被收入《中国民族舞蹈集成》一书。

    《九狮图》流传于境内建阳镇、近湖镇、高作镇一带。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灯会或重大庆祝活动,《九狮图》必定出现,是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形式。

    相传《九狮图》是根据一个民间故事创作的,说是唐朝贞观年间,突厥国向唐太宗李世民进献9只玉狮,色彩形状各异,首尾能动,栩栩如生,唐太宗见了大喜。但尉迟恭看出其中破绽,当即启奏唐太宗:“九狮中有一只大肚雌狮,内藏有地雷火炮,分明是蓄意谋害我主。”唐太宗大惊,欲发兵征讨。突厥使臣闻知,急忙拆去狮内爆炸机关,并当着文武百官戏狮,请唐太宗观赏。唐太宗见没有发生爆炸,查看狮内也无地雷火炮,心中对尉迟恭不悦,突厥使臣见有机可乘,便奏上一本,说尉迟恭有欺君之罪,挑拨大唐与小邦不和,应该治罪。唐太宗念尉迟恭是有功之臣,不忍过重处治,命他到沿海边境筑堤造塔戴罪立功。据说境内朦胧宝塔和东台市境内的海春轩塔均为尉迟恭监造。人民为了纪念和赞颂尉迟恭忠心保主的精神,创作了民间舞蹈《九狮图》。

    《九狮图》中的9只狮子,色彩各不相同,各由1个演员操纵表演。在狮形的头尾处各安有一根木柄,表演者手持木柄而舞。从右侧出场的左手握头部的柄,右手握尾部的柄;从左侧出场的则与之对称。动作比较简单,行进步伐有“圆场步”、“三进一退步”、“花梆步”三种。《九狮图》的艺诀是“猴拳上,弯腿上下翻”。所谓“猴拳上”,就是向上举狮时,形如打猴拳一般,手分高低,眼随狮子走;“弯腿”是说表演时演员不能直立行走,这样就缩短了狮子距地面的高度。“上下翻”是说演员两手抓柄不停地上下划小圆圈,带动狮子头尾摆动。摇头摆尾是《九狮图》的基本形象,在表演是不论行进或定位,两手都要不停地翻动。只不过是幅度大小不同而已。表演时情绪要饱满、欢乐,狮子才能舞得有精神。

    建阳人不光会舞九狮图,还创造了《九狮盘龙》这个舞台节目,建阳人说,把龙狮融为一体,是对民族英雄陆秀夫作象征性的纪念。据说,明万历年间,陆秀夫被谥为“忠烈公”,建阳人用自己的智慧,把龙狮引进灯会,塑造了《九狮盘龙》的形象。嘉靖十年,盐城知县陈节,于盐城首次创建陆公祠。在陆公祠落成那天,建阳人扎了1条18节长龙和9只金狮,赶去表演了《九狮盘龙》,以示庆典。其寓意是,龙比着天子、国家,象征着尊贵、伟大;狮比着陆丞相、陆夫人及其子女,紧紧守卫在龙的身旁,象征着不畏强暴,与国共存亡的英雄气概。从此,这个节目便保留下来。新四军东进时,建阳人特举办灯会,以示欢迎。具有民族特色、技术精湛、绚丽多彩的建阳灯会,尤其是《九狮盘龙》受到陈毅的赞赏。

    建阳玩龙也有特色,都是13节以上的长龙,除在平地上表演外,还能在高台上盘转,甚至能盘桥过河,故该镇有“灯镇”、“龙镇”之称。

    玩麒麟  麒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过去春节期间,境内有一些民间艺人以“唱麒麟”的形式,走乡串户,娱悦看客,以作为一种卖艺形式,任凭看客赏赐。这种文艺形式很早在民间就有流传。唱麒麟时,一般5人配合进行,其中一人肩扛一条板凳,板凳上绑着用竹篾和五色纸扎成的麒麟,其余4人边敲锣边唱。每段4句,每句7个字或10个字,都押韵。唱时,一个先独唱,然后齐敲一下锣鼓,合唱最后一句。唱的内容不定,有临时自编的,也有传统固定的。它可以是新年贺辞,也可唱生产农事;它可以咏叹古人,也可以唱故事,祝福主人吉祥如意。其曲调比较动听,舞姿较自由,任其发挥,有的也很精彩。解放后,唱麒麟的内容常充实时事新话。90年代以后,春节期间常有人借此形式上门拜年,讨得喜钱。

    荡湖船  湖船用竹篾扎成,裱糊花纸,形状像船。船中舱的篷顶妆饰得像花轿一样,五光十色,引人注目。玩湖船,有的是三个人。船篷中站一化妆的女子,船前有一个扮相滑稽的撑船者,船后有一名化妆撑船的老艄公。有的是两个人,船篷外只有一个撑船人。说唱是从滑稽的撑船者开始的,接着对说对唱。在乐器的伴奏下,随着进进退退的步伐,船向左右摇摆晃动,好像在河中行进一样。演唱常用“梨膏糖”、“八段锦”、“打菜苔”、“杨柳青”、“下河调”等民间小调,表演很风趣,群众喜闻乐见。

    踩高跷 这种形式很盛行。由2人、3人或一群人组成。每人两条脚上各扎绑一根木棒,代替一双脚在地上走路。表演时,演员往往化妆成传统戏剧中的著名角色,观众一望便知。高跷有高有矮,高的达3米左右,矮的只有1米左右,以夸张无比的手法表示有高人、矮人,有老人、小孩子。表演中,演员边踩边唱,饶有兴趣。

    挑花担 花担是用竹篾扎成,有彩纸裱糊。花蓝里满装着五光十色的纸花。表演时,由两名身穿花衣的女子,各肩挑一副花担,在乐器的伴奏下,按一定的步伐进退,边走边唱。

    打莲湘 莲湘用竹子做成,里面用铅丝穿着铜钱,一打即发出响声。表演时,右手执一支莲湘,也可两手各执一支。最早的是一人表演,边打边说,后来发展到两人。说词句数不限,每句字数限制也不太严。解放后,打莲湘的形式有了发展变化。人数不限,表演的动作和队形变换的花样很多,表演者不仅可以说,还可以夹唱。

    小放牛 演此节目的男女两个角色,男角扮成牧童,女角扮成村姑。表演时,男的似在吹笛放牛,女的也做些挑柴拾草的动作,以对唱夹对白,轮番交替。小放牛曲调悠扬婉转。抗日战争初期,不少地方利用这种形式宣传抗日救亡的思想内容。

    打花鼓 节目由三个角色表演。一个扮“百跳”,演滑稽角色;两个扮成夫妻,男的一手持小堂锣,一手拿敲板,女的左手持一只花鼓,右手持彩色手帕和花鼓条。表演时,夫妻俩对舞手帕和花鼓条;“百跳”敲竹板或堂锣伴唱,并夹些滑稽动作,引人发笑。演唱中,三人的位置不断变换。解放以后,这种形式有了革新,也称“三人花鼓”。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