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民风勤劳淳朴,忠诚笃实,宽容仁厚,尚礼重情。四时八节,生老病死,待人接物,办事兴业,形成一系列约定俗成的习惯,知晓并沿袭,就会被称为知礼、讲究,反之或成为笑柄。随着时代的进步,风俗习惯亦悄然变化。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全社会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和文明创建活动,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晚婚晚育、遵纪守法、劳动致富、济贫助困、见义勇为蔚然成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逐步成为社会主流。本节主要记载境内美德新风,以及节庆、生日、婚嫁、丧葬、称谓、饮食、服饰等礼仪习惯,居住、出行、通信、休闲、娱乐等方面习俗已在此前有关章节中详记,故不再专录。
一、美德新风
1.重教兴学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后,境内重教兴学之风愈加浓烈。1984年起,各村集体和群众纷纷筹资兴建校舍,添置设备,全县的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成为当地最好的场所。1985~2000年,全县群众共集资6915.79万元。1992~2008年,县内及建湖籍在外人士捐资助学8100多万元。
让子女读书成为家长们首要任务。至2008年,全县人均接受教育程度超过12年,众多家庭皆竭尽全力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同时,利用星期假日让子女参加艺术等方面的校外学习教育,培养特长。高考、中考乃至小学升初中都被视为重大的事情,高考更是全县上下关注的焦点。送考时节,许多镇、村会像过年一样热闹,学校会为考生举行壮行仪式,勉励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发挥最佳水平,亲友们也会送上祝福的心愿与礼品,集镇上悬挂出预祝高中的横幅,考生车队出发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许多中小学生会自发地涌上街头送行,在为他人送上祝福的同时,也会更多地鞭策自己。高考成绩杰出的学生便会迅速地成为热议的中心,特别是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更会被人们传颂,他们的家庭也会倍受社会敬重。
1986年以来,全县高考本科达线率、录取数、万人口升学率始终居于盐城市前一、二位。1986年、2001年,建湖县先后被江苏省政府表彰为“基础教育先进县”、“教育先进县”。
2.尊老爱幼
敬奉老人,关爱儿童,是境内传统美德。自80年代起,全县“五保”制度趋于完备。80年代中期,各乡镇先后建立敬老院,将部分“五保”老人集中供养。2000年以来,对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不断提高供养标准。至2008年提升到每人每年1800~2400元。恒济镇敬老院被江苏省民政厅表彰为“优秀敬老院”。2006年,钟庄镇丁港村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敬老模范村”。在家庭中,敬重长辈、孝敬老人蔚然成风。颜单镇吴满玉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中华孝亲爱老之星”。
80年代以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逐步被境内城乡家庭接受,生男生女一样对待,父母双方家庭同样庆贺,男女平等,抚养、教育不分性别。1991年,建湖县被江苏省政府评为“幼儿教育先进县”。
草堰口镇政府自1995年起,使全镇28名孤儿达到“六有”:即住有房、吃有粮、穿有衣、病有医、学有校、玩有友。镇关工委副主任唐维田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委办公室联合表彰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03年,县关工委、教育局在草堰口镇召开“助孤工程”现场推进会,至2008年全县所有孤儿都得到很好照料、培养。
近湖镇镇北社区退休职工郑步俊1995年担任社区关工委主任,牵头成立以党员为骨干的社区“安帮”小组,帮扶312名失足未成年人和“问题青年”。她还筹集资金3万多元,组织社区17名孤寡老人到北京旅游。她的先进事迹于2006年获县“十佳文明新事”奖。
2000年以来,以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农村关爱工程,成为境内城乡人民共同的自觉行为。2007年11月,江苏省农村关爱工程推进会在建湖召开。
3.自主创业
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不断开放,建湖人视野不断开阔,以兴办实业、勤劳致富为荣,更加敢于激流勇进,重视自主创业。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在县内外、省内外创办上万家企业。
90年代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境内全民、集体企业不少职工下岗,但他们不气馁、不懈怠,自主创业,勇闯市场。县印刷厂下岗职工陈亚红白手起家,组织下岗姐妹,兴办棒针衫厂,2003年又创办宏泰百利服饰公司,2008年创利税797万元。陈亚红于2008年12月当选为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1993年2月,县委、县政府决定行政事业单位敞开大门,让企业挑选技术管理人才。是年,200多名县级机关干部奔赴经济建设一线。此后,一些在编在岗的县处级、科局级干部主动停职、辞职,自主经商创业,一度被媒体称之为“建湖现象”。
2003年,县举行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创业之星”评选。是年3月,吴重言获江苏省首届创业之星称号。2007年,在江苏省第三届“创业之星”经验交流表彰大会上,县内就有徐向阳、徐永林、陈兆阳、陈永军、陈亚红、朱汉文6位创业者获得“江苏省创业之星”称号。
嘉汇米业有限公司符红兵、华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夕忠,于2005年被团中央、国家农业部表彰为“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4.乐善好施
1991年、2003年境内发生洪涝灾害,2005年境内发生“4·20”龙卷风灾害,以及1998年南方抗洪、2008年南方严重冰雪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县内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纷纷自觉自愿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无私援助,还有人自发去做自愿者。
90年代,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在年初或年底捐款,支持县政府为民办实事。许多企业负责人捐款捐物支持兴办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发展教育事业、修桥铺路等。
建湖籍上海退休高级警官程立斌为家乡修建10座“三农桥”,被评为全市2004年度“十佳文明新事”。
庆丰镇戴有洪祖孙三代40多年来,义务修桥20多座,铺路近15千米。其子戴功琪、戴功富打工致富不忘回报家乡,每年接纳家乡劳动力近千人到山东打工,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多元。他们先后12次捐助家乡公益事业,数十次捐助特困乡邻和亲戚朋友,累计70多万元。儿媳孙凤英、吴广美多次出钱帮公公修桥铺路。孙女、孙子把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捐给“希望工程”,资助经济困难的同学,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他家的先进事迹先后被《盐阜大众报》、《中国老年报》、《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2005年获建湖县、盐城市“十佳文明新事”奖,并获省第九届“新人新事提名奖”。
1987年,县城湖中小学五年级学生颜海霞(后升入建湖县第二中学),将父母给自己1.6元压岁钱寄往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成为北京亚运会捐款第一人。
交通系统职工曹翠花婚前主动领养2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幼儿(分别为3岁、7个月),直到他们成家立业。婚后不久,又将父亲过世、母亲改嫁的中学生王再兵接到家里吃住,并资助该生读完高中、大学、研究生,直至工作。1991年起,她为县内敬老院400多位老人每人做了一双合脚的布鞋,还为33名外地求助人员做过布鞋。长期服侍多病的公婆,从无怨言。其事迹被评为盐城市“十佳文明新事”,她被评为江苏省“百名孝星”。
5.见义勇为
1992年4月,上冈镇冈南中学高二年级学生赵忠文、吴其山晚自修后回家时,在学校附近的原204国道上,发现歹徒正实施流氓犯罪,他们不惧歹徒恫吓、暴力,勇敢地将其制服并扭送到公安机关,被盐城市政法委、团市委联合表彰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1994年,在建阳中学读初三的女学生杨红梅奋不顾身抢救落水老人,被评为盐城市“十佳新人新事”,并获首届“宋庆龄奖学金”。
2001年7月30日,一客船被龙卷风掀翻戛粮河中,建阳镇李庄村村民周秀成听到呼救声,迅即将自家的小水泥船撑向事发中心,和闻讯赶来的其他村民一起奋勇救助,20多名乘客和船员全部得救。他一人救起13人的义举,得到广泛赞誉。2002年,被省政府表彰为“见义勇为英雄”。
2001年10月19日,建阳镇路墩村村民路元兵,路经该村胜利桥北时,见一歹徒作案后逃跑,便紧追不放,并与之激烈搏斗,不顾威胁利诱,终于擒获作案10多起的抢劫强奸犯。2002年5月,被省政府表彰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1999年以来,庆丰镇廖庄村村民高光明,先后20多次见义勇为。2006年,路遇一女青年下班路上突遭流窜来的歹徒抢劫,立即骑上摩托车追赶歹徒,在殊死博斗中,其左肩背被严重砍伤,仍坚持制服歹徒。2006年被提名为“感动盐城人物”,2007年被盐城市政府表彰为“平安卫士。”
二、节庆习俗
1999年起,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年、节纪念日放假制度,2008年又作了新的调整。详见第二十八章第六节《人事管理》。
春节 境内最重要的节日。进入农历腊月即开始忙年,置办年货、新衣。80年代,一般每人一件新衣过年,此后则渐为每人一套新衣。2000年以后,一般家庭每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换新装。腊月二十四夜之前,完成扫尘、浆洗、理发等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除夕,贴福字、贴年画、贴春联,吃年夜饭,入夜燃放烟花。正月初一凌晨,家家争先开门,燃放鞭炮烟花,吃汤圆或是年糕。出外拜年时,人人笑脸相迎,互致新春祝福。正月初二,新婚夫妻一起去父母家拜年。正月初五,又叫过小年,早晨也要吃汤圆。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拜年也就结束了。
80年代以来,建湖春节习俗变化较大的是两样:一是90年代以前,一般家庭都会在除夕吃顿团圆饭,通常是在晚上,又叫年夜饭。90年代开始,电视逐步普及,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渐成习俗,许多人家把团圆饭改在中午。儿子媳妇通常带领自己的子女团聚到父母所在之处吃年夜饭。2000年以后,城镇很多家庭喜欢安排到宾馆酒店,也有的是几个近亲家庭一起吃团圆饭的。团圆饭主要有羹、肉圆、膘、藕粉圆。一般会上一道杂烩菜,由肉片、茨菰片、豆荚干、豆腐、卜页等烧制而成,称之为“平安菜”。最后一道菜通常是红烧鲫鱼,此道菜可吃可不吃,取“年年有余”吉祥之意。二是90年代以前,元宵节常组织踩高跷、划湖船、赏灯、猜谜等游园彩街活动,后为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很少组织此类大型活动。
80年代以来,春节前夕,县委、县政府和各有关单位组织慰问革命功臣、军烈属和离退休干部,慰问“五保”老人、下岗职工、困难家庭等。90年代起,每年举办回乡过节人士团拜活动、工商企业厂长经理新春联谊活动,激励在新年作出更大贡献。
清明节 境内祭祀先人、纪念已故亲人的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清明节前或当天到墓前祭拜已故亲人,在农村还会对亲人坟墓进行培土整修,又称为填坟。是日,学校要带领学生、机关单位组织青年职工凭吊先烈英灵,敬献花圈,讲述英雄事迹,缅怀先烈遗志。一些人还会成群结伴,春游踏青、野营野餐,开展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文体活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时兴吃粽子,在门檐上插蒲悬艾草,用红布条扎大蒜头悬挂门庭,禳邪招福,俗说“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人们还用艾草、菖蒲、大蒜皮熬水喷洒房前屋后,去邪避毒。节后女儿回娘家吃饭,谓之吃馊粽子。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亦叫团圆节。是日,有吃月饼、赏月的习惯,在外地的家人一般都要赶回家过节团圆。中秋节前,晚辈送礼品给亲戚长辈,称之为敬节。未婚女婿送月饼、鸭子、鱼肉等礼物给准岳父母家,称之为追节。
其他节庆习俗 境内对农历冬至相当重视,冬至前一日称小冬,当日称大冬。一般家庭会团聚在一起,在小冬或大冬上坟祭扫,纪念先人。此外,境内立夏时有吃煮蛋、吃藕的习俗;农历七月十五日亦为祭奠先人的日子;立秋有吃瓜的习俗,叫啃秋或咬秋;重阳节农村有吃饼的习惯,此节近年渐受重视,人们为老人举行各种活动,会到敬老院去慰问,以倡扬尊老敬老之风;腊月初八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其他法定节日,各单位都会按时举行纪念活动,召开座谈会、茶话会、表彰会、庆祝会,组织文体活动或是旅游。90年代后期开始,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习俗也渐受青年人的青睐,星级宾馆、大的商场借机宣传展示,招揽生意。
三、生日习俗
儿童生日 境内历来重视子女出生。80年代以后,独生子女增多,子女出生更成为家庭头等大事,亲友均来祝贺。孩子出生一个月,会设满月酒答谢亲友。周岁生日又叫头生日,亲友都会送礼庆贺,主家设家宴款待。10岁生日由外婆家做。
成人礼 成人礼渐被重视。境内青年人20岁生日,父母会为其举办生日宴,视为成人礼。2000年以来,青年人年满18周岁时,学校会举行集体成人礼仪活动,家庭也会设宴庆贺,通常父母长辈讲些激励学习上进的祝语,孩子自己则表示努力向上的决心。
成人生日 岳父母在女婿婚后第一次过生日或女婿满30岁生日时,带着礼品到女婿家去做生日。女婿以长寿面和果品、糕饼等回敬岳父母。女儿出嫁后在婆家第一次过生日,娘家带上面、馒头、糕、粽、鱼肉等贺礼,谓之交生日。特定年龄又有特定称呼,如“贺60”、“祝古稀”、“庆80”等等。寿礼一般在50岁以上才开始举行,60岁以前叫过生日、做生日,60岁及以后则称为做寿。逢十为做整生日。做生日又常有“做九不做十”之说。寿辰的前夕亲友的寿礼都先行送到,晚上先由儿女设宴为寿星庆寿,并款待宾客,叫“暖寿”。寿辰正日,宾客云集,向寿星道贺。寿宴席终辞宴时,主人家则将祝寿的寿桃、寿面等少许回赠宾客,80岁以上常会加赠精致饭碗,称之为“寿碗”。
四、婚嫁习俗
过去境内男女婚事多有请媒、定亲、下彩礼、送日子之说,此类礼节已逐步退出。现在多数为自由恋爱,即使经人介绍,婚嫁之事亦多为男女双方及家人直接协商确定。90年代,曾兴起集体婚礼、旅行结婚,至2000年以后也少有举办。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加之经济条件改善,在家庭中,子女婚嫁成为与子女出生、升学并重的事情。繁文缛节较过去减少,但攀比铺张较过去为盛。
五、丧葬习俗
城镇居民和工作人员家庭处理丧葬事宜,一般采用新式丧葬礼仪,家中布置灵堂,发丧后,亲友们均前去吊唁表示哀悼,可送花圈、挽幛、挽联等。在殡仪馆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亲友、同事等前往参加。亲戚在公墓举行骨灰盒安放仪式。农村多采用旧式丧葬礼仪,特别是2000年以来,骨灰棺木葬悄然抬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六、称谓习俗
工作称谓 上级称呼下级、同级之间称呼,有职务的会以姓加职务来称呼,没有职务的会在姓前加“老”、“小”,有时也会在姓后加上亲戚类称谓“大爷”、“大姑(读为bu”之类。有时为了表示亲热和睦,对双字名的也会去姓而称呼名字。下级称呼上级,基本上是姓加上职务,对称时也会去姓而直接称呼职务,如果上级是局长、科长、股长,也会省略“长”字。企业中下级称呼企业主要负责人则常用“老板”、“董事长”,有时机关单位里也会以“公家”或借用“老板”来称呼一把手。
亲戚称谓 长辈:曾祖父母口语中称老太爷、老太太;外曾祖父母口语中称为外老太爷、外老太太。祖父母,称爹爹、奶奶;外祖父母称外公、外婆或称外公爹爹(读为嗲嗲)与外婆奶奶。父亲、岳父或公公,城镇多称爸,乡村大多称爹(读为嗲)、爷;母亲、岳母或婆婆,城乡均称妈妈。伯父母、叔父母一般依次称为大爷、大妈(婶)、二爷、二妈(婶)等;其中年龄最大的伯父多称大伯,而年龄最小的叔父母则多称为老爷、老妈。姑父母一般依次称为大姑爷、大姑、二姑爷、二姑等,其中年龄最小的姑父母通常称为老姑爷、老姑;舅父母一般依次称为大舅舅、大舅妈(姆)、二舅舅、二舅妈(姆),其中年龄最小的舅父母称老舅舅、老舅妈(姆);如一个舅舅则称舅舅、舅妈(姆);姨父母一般依次称为大姨丈(父)、大姨娘、二姨丈(父)、二姨娘等,其中年龄最小的称老姨丈(父)、老姨娘。
平辈:兄、嫂一般依次称大哥、大嫂,二哥、二嫂等;弟媳一般呼名,亦有称弟弟、妹妹。姐姐、姐夫一般依次称为大姐、大姐夫、二姐、二姐夫,亦有称姐夫为哥哥;妹妹一般依次称大妹、二妹,妹婿通常在其姓前加“小”,如小李、小王等,对妹妹、妹婿也有直呼其名的。堂兄弟、堂姐妹及其配偶的称谓与上述相同;表兄弟、表姐妹、姨兄弟、姨姐妹及其配偶的称谓亦与以上类同,有的则在前面分别加上“表”或“姨”字。
儿女结亲后,亲家双方父母称亲家公(翁)、亲家母(姆)。儿女称双方父母为爸、妈。未过门女婿称岳父、岳母为丈人、丈母娘。
建湖称呼亲戚的特点有:①婚后男女双方随对方称呼父母和所有亲戚;②夫妻有了小孩后,随子女称呼亲戚,也就是给别人长一辈,意在给子女示范教导;③长辈喜欢称与自己年龄差距较大的晚辈为“宝宝”、“宝贝”。
社交称谓 日常生活交际中,对年龄差距较大的长者,乡村多称老爹爹、老奶奶,城镇则多称为老先生、老师傅、老同志、老太太;对年龄相仿的,乡村多称大爷、大妈或大哥、大嫂,城镇则多称为师傅、同志、大姑、小姐等;对年幼的,乡村称为小大爷、小弟弟、小姑娘、小妹妹,城镇多称作小朋友。
在工厂企业的职工之间,对直接带自己的师傅,通常称师傅,而对其他师傅则往往要在前面加上对方的姓氏,如李师傅、王师傅等。
在学校,新中国成立前学生多称老师为先生,称老师的妻子为师娘;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老师,老师对学生则直呼其名。
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期,人们之间常以“同志”统称;90年代后,则多以师傅、老板、先生来称呼男性中青年。
七、饮食服饰习俗
饮食习俗 境内传统上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习惯两粥一饭。在农村,逢农忙时除一日三餐外大多附以早茶(早点)、节晌(腰点)。70年代后期,由于粮食产量逐渐上升,正常年景,农家终年以米为食,佐以焦屑(糯米面、粳米面,或麦面混合炒熟)、麦饼、米饼之类,作为调剂口味之用。农忙之际,多为两干一稀,中等以上人家中餐可有普通素菜和少量荤菜及小鱼小虾调剂味口。节日或有来客以外,很少食肉,多数人家副食品为萝卜、瓜菜之类。吃稀饭时,菜肴以咸菜、萝卜干为主,杂以咸蛋、酱菜、豆类。8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人家改为每日两干一稀,早餐除稀饭外,伴以米饼、麦饼、面条,中、晚两餐多为一菜至数菜一汤。2000年以来,更多讲究营养搭配,防止生富贵病。
服饰习俗 服装:70年代,服装款式变化较大,开始流行小筒裤。80年代,时兴喇叭裤。后又风行西装、牛仔裤、香港衫、羽绒服、滑雪衫、T恤衫、航空服,尤其女性广为流行着春秋衫、紧身衫、百褶裙、吊带裙、连衣裙、超短裙和各种毛线针织品外衫。童装变化更大,除成人流行的款式外,还出现海军衫、背带裤、中筋裤、蝴蝶裙、小披风等式样。2000年以来,着装不断翻新,男子多为西服、套装,女子多为西服套裙、连衣裙、旗袍等。
容饰:80年代,发型变化较大,男性烫发、西甩头、大包头、短披发并留长鬓角。中老年人仍然为分头、平头。男女老年染发、烫发较为普遍,流行黄、黑颜色。男性中青年发式有青年式、游泳式、自由式、有缝式、无缝式等;女性中青年大多烫发,发式主要有波浪式、花辫式、爆炸式、奔式、瀑布式、双花式、单花式,一般中青年妇女以披长发为主。
解放前,境内颇多迷信活动,赌博、吸毒等陋习为祸甚深。解放后,封建迷信渐被破除,丑陋恶习亦被扫除殆尽。80年代以来,随着开放力度加大,市场经济进程加快,社会经济活动频繁,人们发家致富心切,看风水、求神拜佛、放焰口、算命打卦等迷信活动渐有抬头,赌博活动屡禁不止。此外,摆阔攀比、奢侈浪费之风也愈演愈烈,生日满月、升学升级、乔迁贺搬、奠基开业等常常盛宴豪席。婚嫁之事更是相互攀比,再加上境内旧有闹翁媳的不良习俗,更致丑陋不堪、洋相百出,还名曰“闹发”,实在亟待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