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本意辨(唐张新)
常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般词典上的解释是: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也指培养人才很不容易。但是现在人们往往强调的是后一个意思,却忽视了前一个意思。
一直以来我也是总以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讲培养人才之不容易,但总有些疑心,花上百年去培养人才,这人才还不老掉牙么?后来似乎也想通了,无非是强调培养人才相当有难度吧。现在,看来这个成语的另一层意思更当引起重视,那就是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也就是得换一个角度,不是光从培养人才的艰巨性,而是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不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本意却并非如此。此语出自《管子·权修第三》,其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这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权修》通篇讲的是如何牧民,也就是驾驭、统治百姓,先是讲以粮食与财货来控制百姓,继而阐述如何通过礼与法来教育百姓,使之知礼有义、守廉知耻。所以,此篇所讲的“百年树人”中的“人”,并不是指的人才,而是指的百姓大众。
《管子》此书虽说不全是管子所作,但其中重民的思想与管子的思想是完全契合的。管子,名夷吾,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被誉为“春秋第一相”。《国语·齐语》所记几乎全部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的过程,管仲任齐太宰(即国相、丞相)后,向齐桓公献的首策便是重民。管仲对齐桓公说:“昔吾先王昭王、穆王,世法文、武远绩以成名,合群叟,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比缀以度,等本肇末,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大意是建议齐桓公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会集长老们一齐进行评议,把百姓中那些有道之人设为百姓的榜样,并授予权力,相应的明确管理范围,善者给予赏赐,不善者加以处罚。接着,管仲又说:“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他还是以圣王治理天下为喻,劝齐桓公在国都内设立三军,国都分为五属,使百姓各居其职,各有所事,各得其终,也就是解决百姓们的生存与生活问题,慎重地对待百姓的“生杀贫富贵贱”这样一些根本。
这样来看,《权修》中教民先富民、富民必教民的思想,也就是《管子·牧民第一》开篇中所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是与管仲的思想是一致的,也可以说,这里认为百年大计的是对百姓的教育与培养,而不是后世所误解的仅仅是对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管仲以后约170年,中国最大的学问家孔子创建了儒家学说,很明确地继承了管子重民的思想,而这种重民也就表现在富民与教民上。《论语·子路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天,孔子到卫国去,他的得意门生冉有为他驾车。到了卫国,孔子看到那里人口众多,便赞叹道:“庶矣哉!”冉有便问:“既庶矣,又何加焉?”也就是说,人口众多了,您还能为卫国做些什么吗?孔子说:“富之。”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意思是,如果让卫国的老百姓都富裕了,那时您又能为卫国做些什么呢?孔子的回答是:“教之。”至于教民的目标与手段,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没有继续讨论下去,不过在《论语》的其它地方类似的记载还是相当丰富的,概括地讲,一是重祭祀,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也就是《国语·齐语》中所说的“陵为之终”;二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民“有耻且格”;三是训练武备以御戎寇,孔子所谓“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司马迁后来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引用了这两句话,只是把两个“则”改为“而”,并说:“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其意思还是教民先富民,司马迁甚至说“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不过,无论是管子也好,还是司马迁也好,其实都知道富民不等于教民,富民之后必须教民。
我们追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本意,并不是说人才问题不重要、不关键,而是说应该在重视人才的同时,更多地重视对全民的教育与培养。1989年时,邓小平同志说过,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同年6月,他又明确地解释说:“我对外国人讲,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无法从市场经济上体现的,也就是说至少主要地不是通过它的经济基础来体现的,而是通过它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来体现的。没有一个执政党会忽视对自己价值观的宣扬与灌输,在这个问题上不必顾虑西方的叫嚣与雀噪,也不必担心接受的快慢与诚否,关键是要坚持去做,做到位做细致。
百年树人,不仅仅是全民教育的大计,更不仅仅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大计,而是长期执政的大计。孰能忽之?孰敢忽之?
- 上一篇文章: “猴子称大王”时之老虎(唐白虎)
- 下一篇文章: 不毁乡校与孔子称仁(唐明伯)